关于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2)

上传人:杏** 文档编号:230397450 上传时间:2021-12-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全县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家乡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调研 摘要。进入“十一五”规划以来,我市民营经济开始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在全市各级的共同努力下,民营经济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快的增长和良好的业绩,在我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民营经济发展状况问题及建议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区经济的柱石。民营企业在我区国民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扶持下,一批批豪情满怀的民营企业家,紧随改革开放的脚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描绘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用自己的聪明和胆略,铸就了宜兴民营经济的辉煌。 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及作用 进入上

2、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步入高速发展的轨道,当民营经济展现出无比的活力时,政府也愈加放宽了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各种限制。 2006年末,全市有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4.82万户,总户数比上年同期增长11.3%,其中私营企业1.29万户,个体工商户2.74万户,均比上年同期增长14.2%。有从业人员23.85万人,同比增长16.1%,其中私营企业18.12万人,同比增长16.4%,个体工商户3.69万人,同比增长13.9%。在工商局登记的民营经济组织注册资金300.54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私营企业268.46亿元,同比增长40.1%,个体工商户6.91亿元,同比下降25.5%。 2006年,民

3、营经济实现税收26.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8%,其中私营企业上交税金14.73亿元,个体工商户上交税金1.08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42.9%和16.1%。 2006年,民营经济创造增加值274.0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29亿元,同比增长5.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36.40亿元,同比增长13.6%。 2006年,宜兴民营经济持续增长,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快速攀升,创造了全市64.0%的gdp总量,提供了全市63.5%的税收和40.6%的社会就业岗位,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民营经济迈出的每一步都能引来阵阵惊叹。正因为如

4、此,民营经济的发展也成为改革开放中最动人的乐章之一,在陶都大地上奏响。进入新世纪后,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更是呈现出崭新局面,民营经济也完成了从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工业支柱的历史性跨越。从2000年到2007年,我市的民营经济总产值翻了10倍,在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占有份额也从30%提高到了90%。 在宜兴,科技创新已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一撬动力:今年,该市被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制计划8项,被批准为国家级火炬计划有8项,国家星火计划有6项,同时被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9家,新批准省级火炬计划20项,省星火计划11只,省高新技术产品83只,其中有 一家研究机构已被批准为江

5、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令人欣喜的是,这些骄人的成绩90以上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据了解,今年XX县区地方工业民营企业税收已达该市工业总税收的96以上,在对该市今年实施高新技术产品的民营企业调查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企业产值的60以上,利税达70以上 近几年来,我区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支撑起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片蓝天。 1、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区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推动力量,对促进市场发育、提高市场化程度作用巨大。 2、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区经济素质的提高。民营经济是我区

6、经济增长的亮点,是充满活力的新的增长因素,是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生力军,直接推动了全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培育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 3、民营经济的发展扩大了就业面,改善了城乡人民生活。据统计,到2007年末,全区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26000多人,如果算上短期或季节性的农民工,这支队伍还将更大。在为城乡劳动力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为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蓬勃活力究竟来自何方。 首先来自于市委、市政府对民营科技企业的高度重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今年,市财政对科技的直接投入达1200多万

7、元,其中科技事业费和三项经费的投入达730万,高新技术产品补贴费200万,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每年补充200万,目前已经超过1000万元,宜城、官林等镇还将科技投入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政府还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落实对高新技术产品财政补贴、火炬、星火计划项目贷款贴息、农业成果示范推广、高新技术企业减征所得税等政策,对科技型企业须上交的地方留成部分全部豁免。 其次,科技部门坚持科技与经济一体化,扶持以项目为载体,以资产为纽带,以现代企业制度为规范的产学研联合体,增加企业的创新活力,为民营企业提供了从研发、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的一系列扶持。首先在骨干企业里扶持研发中心,使这些企业的研发中心有较高的创新

8、能力和行业辐射能力。江苏鹏鹞集团借助外脑,与大学、科研机构联合,创办了我省民营企业第一家江苏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生物流化床、膜生物反应器等一系列环保新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同时,宜兴电视大学与南京理工大学成立的博士后技术创新中心,对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建设开放性技术创新平台,为小企业提供专门的技术服务。 第三,机制创新焕发了企业的潜在活力。从1992年起,XX县区率先在全省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企业的自然人成了投资主体,民营企业开始焕发出蓬勃活力,技术创新成了各民营企业立足市场、加快发展的自主要求。大家的普遍共识是,只有技术创新,企业才有生命力,也才有后劲。 目前,在环保、电线电缆、精

9、细化工、陶瓷四大支柱产业领域中已涌现出了一批填补国内空白、技术领先的民营高新技术产品。江苏鹏鹞集团研制的“生物流化床”活性污泥处理法,处理效果好,一次性投资少,运行费用节省三分之一,作为国际环保领域的先进技术,已被国家科技部列为重点科技成果在全国推广。与此同时,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等一批民营高新技术产业也异军突起, 宜兴陶都巨龙软件有限公司通过高挂横联,与著名企业宏图高科联营,合作开发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办公自动化软件,打开了全国市场,今年该市计算机软件销售已达1个亿。 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宜兴民营经济无论是在数量的扩张上还是在效

10、益的提高上,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民营经济进一步的发展需要有更大的地理空间、市场空间和产业空间,必须在突破体制障碍和实现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上发挥更关键的作用。因此,从“建设民营经济最佳成长区”的标准来衡量宜兴,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1、民营经济组织单体规模相对偏小 从以上比较看,在二市四区中,宜兴民营经济的总体规模(民营单位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均居第二位,但是从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户均规模来看,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居第四位,户均从业人员居第五位;个体工商户户均注册资金居第三位,户均从业人员居第六位,显示宜兴民营单位规模相对偏小。 2、主要经济指标平均水平相对较低 从以上比较看,在二

11、市四区中,宜兴民营经济总量指标(上交税收、实现增加值、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位于第二位和第三位,但是从户均水平来看,民营企业户均上交税收居第六位,个体工商户户均上交税收居第五位,民营单位户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居第六位。其中民企户均税收与江阴比只有55.2%,户均投资只有江阴的67.1%,反映宜兴民营单位户均实力相对较低。 3、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看,宜兴部分民企业主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的思想,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够,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一些核心技术和前瞻性技术的战略研究、技术创新活动仅维持在低端技术水平上,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较少,拥有技术开发中心的更少。目前

12、,宜兴仅有“远东、五彩、银鱼”3只产品获国家名牌,驰名品牌屈指可数,而真正成为企业集团的企业比例也很低。宜兴高塍和官林、周铁和芳桥、太华和西渚以及丁蜀等地已经形成了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但产业集群如果没有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的支撑,将加快其衰落速度。据经济普查资料,宜兴全市企业平均寿命仅6.4年,民营企业寿命更短为5.8年,其中10年以上的只占全部民营企业数的19%。 4、民营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 从发展状况看,宜兴民营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高能耗、高物耗的粗放式发展基础上的。宜兴中小企业多,大企业的规模和数量要差于江阴、XX县区和惠山等。与他们相比,总体来说宜兴民企技术起

13、点低,规模小,配套型企业居多,龙头型和辐射带头型企业偏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整体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宜兴民营企业在现有规模和后劲发展上还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二)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不仅是总量与速度的简单扩张,更应是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是运行质量与效益的不断提升。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切实提高民营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1、继续创造和优化发展环境 营造一个良好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主要体现在政策环境上,社会的舆论和创业环境上。近几年,宜兴陆续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针对宜兴民营经济

14、发展中的具体制约因素,要规范贷款担保机构行为,增加融资总量,有效化解民营企业资金瓶颈的矛盾。要积极稳妥加快园区拆迁工作,为进一步发展腾出更大的地理空间。要引导社会和公众鼓励成功,宽容失败,尊重和宣传民营企业、个体经营户对社会的突出贡献,形成自主创业、合法经营、规范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2、引导和推进企业做强做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和世界范围内社会大生产格局的发展,民营经济做强做大的战略定位和路径选择日益重要。宜兴要积极融入XX县区实施的“小巨人”工程和企业家培育工程,有重点、有选择地扶持培育一批民营企业,引导和帮助他们发展壮大,力争跻身于“小巨人”的行列。特别要以创品牌为抓手,引导和支

15、持民营企业增强品牌意识,以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改变宜兴品牌经济整体实力偏弱的现状。要加快推进产业集群步伐,增强聚集效应和辐射力,注重发展与周边城市乃至长三角地区互补的产业,提高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民营经济做强做大,取得成效。 3、培养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对企业而言,拥有更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拥有了更强的综合竞争力。宜兴民营经济首先要从思想观念的创新上着眼,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其次要从发展模式的创新上着手,加快从外延扩张和粗放发展模式向内涵提高和集约发展模式转变;更要注重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并落到实处,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开展科技活动,要加强财政扶持力度,加大技术创新的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提高研发能力,扩大创新成果,形成和扩展宜兴民营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宜兴日报 宜兴网 钱梦云 08金融2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