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中医药学应用在航海医学中的效果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5.77KB
约7页
文档ID:229733219
浅析中医药学应用在航海医学中的效果_第1页
1/7

浅析中医药学应用在航海医学中的效果 关键词:中医学中药学海军医学综述中医药学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门古老学科,从古至今一直为船员健康提供保障,推动着航海事业的发展现将中医药在航海医学中的应用综述如下1、中医药学为古代航海提供医疗保障早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前476年),已有在战船上配有军旅医生的记载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带领船队7次下西洋(1405--1433年),是人类远航的壮举,而中医药正是为远航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据史料记载,郑和船队配有医官、医士,平均每150名船员就有一名医务人员其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的健康饮食方式,减少了船员营养缺乏的发生例如蔬菜的栽种和储存,新鲜水果的供应,为船员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茶叶的饮用也为船员提供一定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船舶设有厨房,供应品中有燃料,完全可按中国传统生活习惯烹制食物,可大大减少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与之相比,在同一时期,国外许多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船员遭缺粮、断水和伤病(坏血病、舰船热)的折磨,常造成大量减员但在明代史料中未见有关郑和远洋船队发生重大疫情的任何记述由此可看出中医药在航海领域中的重要作用2、中医药学在现代航海医学中的应用中医药学在现代航海医学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医药对于航海特发病、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及保健几个方面2.1 中医体质学说在航海医学中的应用中医体质学是一门较新的学科所谓体质,是指在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体质划分大多采用九分法,即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及特禀质),每种体质,除平和质外,都对相应的疾病有易感性从中医体质角度出发,研究体质与疾病的相关性,为航海领域筛选出适合人员,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目前,已有学者研究航海特种病与体质关系莫烽锋等通过对145名远洋船员的体质进行测评,发现湿热质远洋航海人员的晕动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和质远洋航海人员虽然体质与疾病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但是为中医学在航海医学中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2.2 中医药预防和治疗航海特种病航海环境不同于日常环境,船员可能面临着高湿、高盐、高温、低温、高压、低压、高氧、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噪声、次声、震动、摇摆及有害气体或有害生物等复杂环境,故容易出现一些特发病。

在众多疾病中,缺血缺氧性疾病、急性氧中毒、慢性放射病及晕动病较为常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这些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体现了中医药学的优势和特色晕动病的防治是航海医学研究的一大问题中医学认为,晕动病的发生与痰、风有关,在治疗上多从肝、脾论治,采用健脾化痰祛风方剂治疗袁驾南等Ho发现以生姜为主药,菊花、决明子等8味中药制成的抗晕茶可抑制旋转刺激诱发大鼠异嗜高岭土行为,从而证明了本方的抗晕动病效果此外,穴位贴敷、针灸及耳穴埋压等中医传统疗法,在晕动病的防治中有显著效果田华等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运用田氏晕宁膏(药物组成:天麻、乌梅、丁香、石菖蒲、车前子、赭石、薏苡仁)外敷脐部治疗晕动病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宁德春等M1运用晕痛针法治疗晕动病,选取四神穴、太阳、印堂穴作为针刺穴位,在对抗晕动病上有很好疗效徐亚栋运用耳穴贴压方法,选取耳穴神门、胃、枕3处贴压,有效预防和治疗晕动病生活在核潜艇、核战舰的船员还会受到辐射的影响,当辐射超过一定量后,就会出现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对于抗慢性放射性疾病,中医药也有效果在复方的选择上,多选用滋阴类的方剂有研究证明,养血滋阴合剂有抗辐射作用周迎峰一1通过临床研究发现,益气养阴清肺汤(药物组成:太子参25g,黄芪30g,茯苓15g,白术15g,女贞子25g,南沙参20g,北沙参20g,麦门冬15g,百部25g,桑白皮12g,枇杷叶15g,鸡血藤30g,杏仁20g,瓜蒌30g,紫金牛10g,苦参30g)能抑制放疗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过度表达,对放射性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防治。

此外,刘艳梅等发现当归补血汤(药物组成:当归、黄芪)能明显改善Co射线引起的小鼠体质量减轻,胸腺、脾脏萎缩,血小板减少现象,促进外周血白细胞回升证明了当归补血汤具有良好的抗辐射作用在短时间内在高压环境下吸入高浓度氧,或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可导致氧中毒目前,中医对于氧中毒的治疗多从脾论治,认为,氧中毒的发生多为虚证兰海波等发现具有健脾益气的中药四君子汤可有效延长大鼠氧惊厥的潜伏时问,具有预防急性氧中毒的作用同时,远航时船员食物相对单一,易患营养缺乏症,单纯补充营养元素有时效果缓慢有研究人员认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用中药治疗维生素缺乏症,可以起到加速治疗的效果2.3 中药有效成分治疗航海特种病的药理学研究从中医理论出发,筛选治疗航海特种病的有效中药成为目前基础研究的重点这些研究将为开发更有效、更便捷的新药提供理论依据目前,筛选针对于治疗航海特种病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科研工作者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对于抗缺氧中药的筛选,前期主要集中在补益中药,近年来主要探讨活血类中药的作用机制目前,已有多种实验证明了刺五加、人参、银杏叶、三七的抗缺氧作用有学者发现刺五加皂甙可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自由基清除力,增强细胞膜稳定性,提高皮质神经元的存活率,促进缺氧诱导因子la的表达。

从而发挥其抗缺氧损伤以及延缓神经细胞衰老的作用人参皂甙可降低神经元兴奋性,减少能耗,并保护线粒体,以维持胞内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减轻其兴奋毒性从而达到抗缺氧作用亦有研究证明,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可降低高压氧暴露后脑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物、一氧化氮的含量,使抗氧化物活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可有效预防急性氧中毒此外,银杏内酯对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已从细胞与电生理的角度被证实对于抗辐射单味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多糖类、皂甙类及多酚类目前,在多糖方面已有显著进展现已发现,植物多糖中的当归多糖、枸杞多糖、柴胡多糖及芦荟多糖等,菌多糖类的松茸多糖、灵芝多糖,海洋生物中的海藻多糖等都具有抗辐射的功效人参皂甙、黄酮类中药原花青素也被证明了其抗辐射作用同时,有研究证明原花青素可降低高分压氧条件下的机体氧自由基,从而达到对抗氧惊厥及高压氧氧化损伤的作用3、展望纵观中医药学在航海医学中的应用,尚有不足目前,航海医学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疾病的治疗及有效中药的筛选上,但在理论体系研究方面相关资料很少,能够体现中医特色(如整体观、辨证论治等)方面的研究不多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研究航海特种病规范的中医诊断、辨证治疗可以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此外,随着心理因素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其对船员影响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医在调控心理方面,方法很多,其中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七情”疗法治疗心理疾病,更体现中医特色这一方面的研究也可以为未来中医在航海医学中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参考文献:[1]鞠通远,王近中,刘巽明,等.中国的航海医学[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4,l(1):1-3.[2]龚锦涵。郑和远洋船队的医学保障[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05,12(3):8-13。[3]莫烽锋,郑国银,吴良能,等.145名远洋航海人员中医体质类型与晕动病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9(4):390-393.[4]袁驾南,王琰,董文度,等.抗晕茶抗运动病作用的实验研究[J].海军医高专学报,1997,19(2):67—69.[5]田华,顾小侠,许彦,等.田氏晕宁膏治疗晕动病92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4,26(6):417-418.[6]宁德春,秦升.晕痛针法治疗晕动病3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2,4(4):29.[7]徐桠栋.耳穴贴压防治晕动症[J].中国针灸,1999,19(4):201.[8]杨昌宁.养阴生血合剂抗辐射损伤9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152.[9]周迎峰.益气养阴清肺汤对放射性肺损伤干预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厂矿医学,2009,22(1):16-17.[10]刘艳梅,庞来祥,寻园,等.当归补血汤抗辐射作用研究[J].中医药信息,2011,28(6):61-62.[11]兰海波,范胜岐,王芳.中药复方对急性氧中毒预防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9,37(3):35-37.[12]刘丽萍,廖钴.航海维生素缺乏症的中医辨证思路[J].光明中医,2009,(11):2184-2185.[13]季秋虹,顾永健,朱俐.刺五加皂甙保护PCI2细胞活性与缺氧诱导因子1d的表达[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3):92-95.[14]顾晓苏,顾永健,姜正林.刺五加皂甙对自由基作用和无血清培养条件下两种神经元衰老模型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123-125.[15]姜正林,吴新民,陈云,等.人参皂甙的抗鼠脑缺氧损伤作用[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2000,7(1):28-32.[16]李润平,曹永兵,张汉明,等.三七总皂甙和银杏叶提取物预防急性氧中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04,20(2):201-204.[17]吴新民,姜正林,金淑仪,等.复方人参制剂抗脑薄片缺氧作用[J].交通医学,1999,13(1):1-3.[18]陈宏山,吴小梅,朱俐,等.银杏内酯对培养小鼠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1,21(3):226-228.[19]王宁,李应东,刘凯.当归、黄芪及其有效成分抗辐射作用研究概况[J].中国辐射卫生,2008,17(1):121-122.[20]于雷,王剑锋,刘丽波,等.枸杞抗射损伤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158-1159.[21]叶方,杨光义,王刚,等.柴胡多糖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12,31(8):1043—1046.[22]杜士明,孙荣进,陈科.芦荟的抗辐射损伤功效[J].中国农村科技,201l,(5):79.[23]陈月月,李雪静,王宏芳,等.松茸多糖抗辐射功能的初步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6):989-990,998.[24]陈润,林健,陈国忠.灵芝全芝孢子粉抗辐射作用的研究[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7,13(2):53-54.[25]孙抗,林江,张婷,等.海藻多糖抗肿瘤机制研究综述[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2):103-105.[26]邬蓉,高守红,辛海量.人参抗辐射损伤研究概况[J].药学实践杂志,2007,25(6):364-366,392.[27]高羽,董志.原花青素的药理学研究现状[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6):651-655.[28]杨冬梅,于涛,徐伟刚.原花青素对小鼠氧惊厥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9(17):122-123.刘晶,李峰,唐瑛,等.中医药学在航海医学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3,35(4):624-626.-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