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现代演变——兼评企业市场互补观

上传人:秋**** 文档编号:229507332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战略-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现代演变——兼评企业市场互补观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企业战略-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现代演变——兼评企业市场互补观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企业战略-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现代演变——兼评企业市场互补观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企业战略-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现代演变——兼评企业市场互补观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企业战略-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现代演变——兼评企业市场互补观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战略-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现代演变——兼评企业市场互补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战略-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及其现代演变——兼评企业市场互补观(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档资源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理论界长期讨论的一个课题。近年来,随着企业组织以及生产的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这一问题又再次引起争论。有人针对科斯关于企业是为节约交易费用对市场机制替代的观点,提出企业与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黄桂田,李正全,2002),而不是相互替代关系的观点。也有人认为,企业对市场的替代实质上是高级市场对低级市场的替代,即企业本质上就是市场自身的升级演进(郑文全,2000)。这些问题的提出,将企业市场关系的研究推向深入,要求我们联系实际,进一步明确企业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一、企业与市场的共生关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斯特?瑟罗教授曾指出,全球型的大企业和缝隙企业(Niche Player

2、)是当今全球竞争中最有效率的两种企业组织形式。这种在企业规模上的两极化趋势,产生了经济全球化中所谓的“哑铃经济”现象。国内有些学者(例如黄桂田)根据现实中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同时扩大的现象,否定科斯关于企业是为节约交易费用对市场的替代的观点。认为科斯理论逻辑与现实相背离,企业与市场之间是互补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其实这种观点无论从方法上看,还是从结论看,都是值得进一步推敲的。科斯把企业和市场看作两种可替代的资源配置方式,把交易费用看作是选择资源配置方式的原则。这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即把交易成本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进行比较,来说明企业的性质和企业的边界。其实,科斯强调企业与市场相互

3、替代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否定它们之间的互补性。企业与市场之间本来就存在着一种共生关系,既有相矛盾的一面,也有统一的一面。统一的一面既体现在两者相依存而存在,又体现为在协调作用上的互补性。企业与市场的共生和互补关系可以表现在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的关系上,但是不能反过来,仅仅从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的关系上来判断企业与市场间的互补关系 。从静态观点来看,即一个经济体系的经济活动总量不变时,在企业组织内部进行的经济活动的增加,便意味着由市场机制协调的经济活动的减少。或者相反,如果通过市场机制而不是企业组织协调经济活动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那么就意味着市场的规模相对于企业规模而言会加大。企业规模与市场规模之

4、间因而就是一种此消彼涨的关系。从动态角度来分析,则存在着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由于经济总量的增长,企业替代市场的发生不一定会使市场的范围萎缩。在发生企业对市场的替代时,原来由不同企业间通过交易来完成的经济活动,被“内化”到同一个企业之中。这的确会引起市场关系的减少。可是,经济活动总量迅速增长,更多新的经济活动源源不断进入市场,推动着市场关系的发展,有可能使市场规模与企业规模同时扩大。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这方面的例证。以麦当劳为例,全世界119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26800多家餐厅。自1990年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至今,已在北京、广州、上海等40多个大中小城市开设了260多家餐厅。麦

5、当劳在全球分店的增加,直接表现为企业规模的扩大,同时市场交易活动量也是增加的。抛开分析上的“企业与市场”两分法,可以看到,随着信息*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一类被称为准市场或中间形态的组织形式正日益显示出其优势,如企业集群、战略联盟、虚拟企业和物流公司等等。这类新的组织形式产生后,直接参与经济活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原来由传统企业进行的经济活动。第二,从经济存量调整的角度看,各种兼并与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简称M&A,)所导致的结果并不一定是市场的交易量下降。兼并与收购实质上都是一种企业产权的交易,会引起股权所属关系的变化。兼并企业获得被兼并企业的全部业务和资产

6、,并承担全部债务和责任。被兼并企业作为经济实体不复存在,这意味着原来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被兼并后的企业所取代。而收购企业通过购买被收购企业的股票达到控股,只以控股出资的股金为限承担风险。被收购企业的经济实体依然存在,这就意味着被收购的企业可以继续作为独立的利润中心和法人单位进入流通领域。由于自身股权关系的变化,被收购企业不得不在总体上服从收购企业的战略性安排,体现为被收购企业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加大创新的研发工作,通过与收购企业之间形成经验共享和互补效应,进一步获得规模效益,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和交易的能力,市场交易量因此而加大。所以,从整体上看,企业并购行为的发生并不一定导致市场交易规模的减小

7、,即使在兼并的情况中,也可能存在这种情况,即兼并后的续存企业由于竞争优势地位的加强,进入新行业新市场障碍的减少,或者实现了多角化经营,使得在市场上的交易行为日益活跃,交易总量甚至大于兼并前各企业所拥有的市场交易量总和。下表简单概括了以上各种情况。表1 企业与市场规模变化及关系一览表静态企业替代市场企业规模扩大替代关系市场替代企业市场规模扩大动态(新的增量加入;原有存量的调整,以并购为例)增量经济总量加大,企业与市场规模同时扩大互补关系中间形态的组织出现,承担一定的经济功能,广义上的市场替代企业替代关系存量收购情况企业规模不变或扩大,市场规模扩大互补关系兼并情况企业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减小,或扩大

8、,或不变替代关系注:表中最后一列代表的是在每一种情况中,企业与市场之间主要的代表性关系。以上分析表明在经济增长时期,企业替代市场不一定会使市场的范围萎缩,所以不能仅仅以企业与市场之间规模的变化来证明二者之间的互补关系,并进而否定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替代关系。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互补关系始终是动态的,其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企业和市场两者之间基于各自力量对比而形成的替代过程。而且这一替代过程也是动态的,可以是企业替代市场,也可以是市场替代企业。在共生关系的条件下,两种替代现象或者说替代趋势也可以同时发生。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现代发展特点就体现在这种替代关系的演变上,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又表现为一种新型的超市场契约

9、关系。二、市场替代企业与企业替代市场并存的内在一致性:费用最小化科斯及其之后的学者都倾向于研究企业替代市场的趋势。这是因为在工业化时代,企业替代市场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可是近几十年来,现实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是国际兼并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强强联合,大公司战略越来越被视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新技术在经济活动中的广泛运用又使企业的平均规模呈现下降趋势,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开始把原来一体化企业中的某些生产环节外包给专门的制造企业加工生产,而自己只从事产品的研制、开发、设计、市场研究和营销。物流公司、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也不断发展。也就是说,现实中存在着兼并与分裂并存,一

10、体化趋势与非一体化趋势并存的现象。这就要求经济学者,不仅要研究自科斯以来大家就关注的“企业替代市场”的现象,更要研究现实中越来越重要的“市场替代企业”的情况。市场替代企业与企业替代市场这两种现实中并存的、看似相反的趋势,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的这种市场交易行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相互交换信息、相互作用的市场关系,而是一种在新经济条件下,基于分工的细化形成的一种紧密的、互相协调的关系,节约了在市场交易的成本和其它相关的费用,所以市场机制重新替代企业后在生产上是有效率的。第一,现代信息技术节约了交易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相关费用。如企业之间分工的细化需要企业之间加强交流与协作,而交

11、易各方由于持有的信息分散,存在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导致的彼此不信任现象,虽然可以借助于法律来规范双方行为,但无疑增加了交易的难度和潜在的费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和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通信联络,缩短了企业之间在信息持有上的差异。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经营者通过互联网可以便捷地实现信息交流,增加沟通来了解对方,以缓和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冲突,明确各自责任增加相互协调,弥补正式契约的不完备性,从而实现一种企业之间的默契或隐含契约。另外,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存在一个判断合作方劳动贡献的问题,即如何确定其劳动产品或服务质量及其相关定价的“测度问题”。现代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保证了行为的规范性,减

12、少交易时的考核困难和相关测度费用。例如条形码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使相关企业了解物流的变动情况;自动分拣机、自动化立体仓库、信息处理通讯自动化都有助于现代配送中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库存和成本,并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如防止货物串换,保证货物来源正宗,进而也大大减少了道德风险以及由此引起的交易风险。所以,技术手段提供的监督控制越来越多地替代了科层组织的监督控制,组织本身也依靠先进技术的运用发育为更为成熟、完善的市场主体,它同时提供了更加便于交易的对象,因而组织之间能够发展起有效率的市场交易关系,以代替科层组织内部关系。第二,以新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在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为基础,新兴的非一

13、体化组织形态也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直接生产费用的节约。电子商务的兴起,实现了业务数据数字化,产生了将数字信息的使用和电脑化的业务处理与因特网进行集成的一种全新的操作模式。通过全球性的联网作业,简化了商贸过程及企业内部或之间的业务距离,增加了商业机会,并必将把人类最终带入以网络为发展特征的信息社会。非一体化的组织之间依赖这一网络可以减少组织内部生产的直接费用。如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兴起,以专业化服务承担了原来由企业内部部门所从事的运输、仓储、保管等环节,使生产部门只从事于核心业务,既降低了成本,又增强了竞争力。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来看,各个生产环节都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高效化,有可能通过从一定生产链中

14、分离出来的方式,降低整个社会在直接生产费用上的耗费,增加社会效率。所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为一体化组织提供了重新组合交易活动的技术基础,把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生产链逐渐分解,由不同的企业依据自身的优势参与协作生产,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交易的效率,既获得了市场机制的优势,又减少了企业组织费用的付出。这种企业与市场之间替代与被替代关系的转变,即由企业替代市场向市场替代企业转变,将成为一种企业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也是资源配置方式的一种变革。更多相关文档寻租、逆向选择与国有企业改革 (11429字)另一种竞争战略企业竞争性情报 (9956字)中小企业的繁殖技巧:项目发展模式 (3

15、286字)中国大型工业企业战略性再造的两个层面及理论基础 (11328字)中西合璧探索建立国有独资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式二论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 (17597字)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方法 (3889字)基于隐性知识的企业竞争优势及其实施策略 (5950字)企业战略联盟技术定价的一种方法研究 (6617字)基于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外包策略选择分析 (7375字)定位之痛试析期刊市场定位的五大误区 (6984字) 本站资料来于互联网,我们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和合法性承担任何保证责任,如有信息存在侵权行请Email我们,我们会即时删除!收藏到书签里: Email:hxdoc 站长统计 上而下的一贯表现。而国有企业的改革与重组的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 关于内部人垄断国有企业控制权,以个人目标方程营运国有资产的案例俯拾皆是,广东健力宝集团在改制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怪”现象就典型地说明了问题。九十年代以来,与其他很多国有企业一样,健力宝集团面临股份制改造的历史性任务,1993年,健力宝集团获得了在国内上市的机会,然而,为了逃避上市公司的严格财务监督,以前总经理为核心的管理层放弃了这次机会;之后,在健力宝集团销售额大幅下降的1997年,该集团又获得了在香港H股上市的机会,和上次如出一辙,因为公司几位副总没有资格在香港购买股票,管理层再次不惜放弃集团在海外融资的大好时机,使企业继续在业绩下降的轨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