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错误资源利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9375296 上传时间:2021-12-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错误资源利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错误资源利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错误资源利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错误资源利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错误资源利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错误资源利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错误资源利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错误资源利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方细莲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会起到深远的影响,在教学体制的不断改革下,这门课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教师为了顺应这一潮流,对学生会有很高的要求,会出现一味追求高分的现象,这会影响到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会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心理,这种现象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错误资源。关键词:错误资源;小学数学;策略G623.5 A 1005-8877(2021)32-0119-02【Abstract】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s a practical subject,which will have a

2、profound impa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ith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teaching system,this course has also receiv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order to conform to this trend,some teachers have high demands on students,and they will blindly pursue high scores. This will affect the

3、 enthusiasm of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make them fearful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This phenomenon is that teachers use wrong resources in teaching.【Keywords】Error resource;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Strategy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经常出现一些错误,如对问题理解不够透彻、不注意审题等情况。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这些现象,并正确引导他们,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在下次做

4、题时吸取经验,提高做题的效率,增强学习的自信心。1.错误资源的含义和利用的意义(1)错误资源的含义。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生活经验、年龄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这些因素导致他们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思考一些问题相对较为片面,在解题上没有正确的认知,由此出现了一些错误。同时,这阶段的学生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也容易进行错误的解答,如此便形成了错误资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这些错误资源。(2)利用错误资源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利用错误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学生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中存在不足,教师利用错误资源,能更清楚地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此遵循因材施教的

5、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运用错误资源,还能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改正自身在教学中的错误之处,帮助同学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错误资源的现状(1)教师不重视教学资源。当前,一些教师认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目的是向同学们传授知识,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得,但不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对于他们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会不理睬。在课堂中,当同学们提出一些错误答案时,也会尽量绕过这些问题,因此,同学们会意识不到自

6、身存在的错误,处于小学阶段的他们,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在遇到一些超过自身理解能力的问题时,往往会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此时教师如果不能充分利用错误资源,不去探究他们错误背后的原因,久而久之,他们会对数学学习失去耐心。另外,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好动,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中想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数学这门课程具有科学性,体现的是数量、质量等变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引导他们思考、解決生活出现的问题。想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要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养成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遇到问题会主动探究,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2)教师缺少正确的理念。在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为了避免犯错误,在面对学生

7、的疑问时,不表达自身的看法,这也导致了一些让同学在学习中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时,因为害怕被其他同学嘲笑,不敢发表自身的看法。一些教师还会认为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是没有认真听课,这种传统教学观念使得教师和学生都不敢在课堂中犯错误。(3)不重视错题反思。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接触数学时,对于这门陌生的学科,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急于向他们展示答案,而是要注重引导他们,让他们明白答案是如何得来的。在一些测试题中,一些同学即使做过很多类似的题,但他们还是会出错,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重视错题,没有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点,所以他们即使做再多的题,也只是在完成抄写。对此,教师

8、要善于引导同学们,让他们学会反思和整理做过的错题,从中汲取经验。3.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错误资源的路径(1)利用错误,促进发展第一,利用错误,培养发现意识。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一种常见现象,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够反映出同学们学习的情况,这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首先是让同学们发现这种资源,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这也是培养他们创新性思维的一种方式,他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时,会正确看待自身存在的问题,能自主纠正这种错误,提升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同学们错误意识的一种方式。以人教版三年级下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可提出“同学们,我们

9、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除法运算,那你们知不知道,如果一个数除不尽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啊?”的问题。此时,学生便会对“除不尽”产生疑问。进而,教师可设计如下对话:教师:“同学们,谁能告诉我255的答案是多少?”学生:“等于5!”教师:“那265呢?285呢?”在思考中,学生就会发现26和28并不在5的乘法表中,不能直接整除。此时,一些同学不了解余数这一概念,会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得到各种商和余数,为了培养同学们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教师便要趁热打铁,引导他们寻找26、28和25、5的关系,即“26、28均比25大,26比25多1,28比25多3,1和3都比5小。”如此,便可以对多出来的 和 做出解释,即“余

10、数”概念。通过这样的问答方式,学生会对自主学习知识更感兴趣,他们学习数学知识要不断地探索,但因为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存在不同,他们在学习知识时很容易出现错误,此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同学们,让他们敢于面对自身出现的错误。第二,利用错误资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是一种新颖、灵活的思维方式,它能够引导同学们主动探索求知,能够对自身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入挖掘,教师在此时可给予他们适当指导和鼓励,开拓他们的视野,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享受到思维中的快乐。以人教版四年级上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创新性地为同学们设计这样的练习题:3名工人2小时可加工120个零件,照这样计算

11、,车间6人4小时共加工多少个零件?根据以前学过的知识,一些同学会这样列式:1203264还有个别同学这样列式:12036(42),在后一个算式中可看出这名同学的算式列的不对,但想法很有创新,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教师要鼓励这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特别引导他说说42表示求什么,让他重新思考这一问题,同时鼓励其他同学重新思考,还可以怎样列式,如此也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还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多数同学还能这样列式:12036(42),120(63)(42)。另外,教师可让他们观察课本中223+244、35+65405等算式,引导他们思考在这两个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并让他们对其进行验证,得出相关结论,如此,

12、同学们能够懂得除法、乘法、加法的运算准则,即在一个算式中,要先运算乘除法,再运算加减法。这种教学活动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他们犯错是一种创新和尝试,如此方能有效地为课堂教学增添新的活力。(2)用新的观念看待问题当前,一些教师在面对学生错误时,大多采取消极的态度,而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犯错的过程,在意识到自身错误,改正后才能更多进步,而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意识到这一点,给予学生犯错的机会,让他们将犯的错当成成长路上的动力,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看待他们。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发挥他们自身学习的积极性,自身做好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敢于面对他们所犯的错

13、误,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将同学们分成不同小组,方便他们讨论和交流,鼓励小组的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如果他们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的内容无关,教师也不要批评他们,要从侧面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提出问题的不足之处,对他们的思维进行调整,以便让他们对知识更好地探究,如此学生的探究欲望会被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也会得到充分激发。以人教版三年级下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为例,在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有这样一道题:52+2.5=54.5,有一位同学在计算时,会得到77的结果,教师此时不应批评他,而是要问他是如何思考的,并让他列出竖式,此时他们会了解在计算小数时,要将整数部分与整数部分对

14、齐,小数部分与小数部分对齐,即小数加减法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他能明白自身做错题的原因,这不僅能够让他自主解决出现的问题,还能增强他学习的自信心。(3)提升反思意识数学教学活动是富有挑战性的,同学们在学习中难以出现错误,教师在面对这些错误时,如果教学活动是避而弃之的,则不能有效减少错误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让同学们尝试错误,引导他们不断将这些错误思辨、比较,让他们了解自身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升他们的反思能力。如此,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到特别轻松和愉快,他们会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系统地掌握数学知识。以人教版四年级下第五课三角形为例,教师在讲解这一课程时,可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在一个三角

15、形中,假如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当同学们得知这种说法错误时,他们会产生困惑,这一题具有抽象性,能够锻炼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部分知识,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三角形的种类有哪些?”“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听课,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指出教室中的哪些物体是三角形,让学生观察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这样小学生会对三角形的概念有更好的理解,此时在想到这道题时,会说“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它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说它是锐角三角形太绝对了,因为如果两个锐角的和大于90度,则它是锐角三角形,但如果和小于90度,则它是钝角三

16、角形,等于90度的话,则是直角三角形。”如此,其他同学能够了解到自身在理解上的错误,这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思维,提升孩子们的反思能力。教师还可让同学们建立错误题库,让他们准备一个专用错题本,在这个本子中,他们要记录日常的错题、出现错题的原因、解决的办法、类似题等方面,要详细地写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在记录过程中,他们能够发现自身在做题中的优缺点,以便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4.结束语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中要意识到学生和自身犯错误是正常现象,不不要忽视这些错误,要对学生犯错误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充分利用错误资源,让他们看到数学的本质,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参考文献1毛新荣.小学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0(12).2沈阳.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运用J.求知导刊,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