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金针菇栽培主讲人:齐 辉主要内容管理措施发菌期分化期子实体生长期(抑制期、伸长期)间歇期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菌丝体、子实体)1.2 生活条件(营养、温度、湿度、光照、空气)概述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又叫构菌、朴菇、冬菇、毛柄金钱菌等,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金钱菌属 代号:FI是一种适于冬季栽培的食用菌,因其柄细长,脆嫩,色泽及食性似金针,故称金针菇 营养价值金针菇营养极其丰富,据分析每100g干菇中含蛋白质31.28g、脂肪5.78g、纤维3.34g、灰分7.58g,并含有18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高(占总氨基酸44.5%),高于一般菌类而赖氨基酸和精氨基酸含量尤为丰富,分别达1.024g和1.231g,誉为“增智菇”药用价值 1)金针菇保健品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增进身高和体重, 2)金针菇中含有朴菇素是一种分子量为24000的碱性蛋白质,具有抗癌作用 3)金针菇性寒,能利肝、益肠胃,经常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肝脏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灰白色、绒毛状,浓密、较细,略有爬壁现象灰白色、绒毛状,浓密、较细,略有爬壁现象 易形成粉孢子(粉孢子过多的菌株菇体质量差易形成粉孢子(粉孢子过多的菌株菇体质量差 )菌丝体成熟时转入雪白色,并分泌深棕色液滴菌丝体成熟时转入雪白色,并分泌深棕色液滴1.1.生物学特性生物学特性1.1 菌丝体子实体 菌盖:半球形、白色或淡黄色,表面粘滑,直径23 cm; 菌柄:中生、圆柱状、中空、直、硬, 长29 cm,直径0.20.3cm; 菌褶:白色或淡奶油色,离生或 弯生到菌柄 细长的柄圆小的盖异宗四极结合性菌类无性初生菌丝子实体初生菌丝次生菌丝粉孢子或节孢子总史粉孢子节孢子担孢子初生菌丝次生菌丝子实体担子1.2生活史1.3.1营养 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能从枯木上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营养。
但金针菇分解木质素能力较弱,坚硬木材不适于金针菇生长应选用木质较松软的树种栽培;(段木栽培)用木屑栽培时,陈旧的经堆积发酵木屑更适于金针菇栽培木屑栽培)金针菇是VB1、VB2的天然缺陷型,必须由外界添加才能生长得好人工栽培时可提高米糠和麸皮的比例以补充栽培主料中VB1、VB2的不足 1.3生活条件1.3.2 温度 金针菇是低温、恒温结实型 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 1)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433,最适2023,32停止生长; 2)原基形成:温度范围433,最适1014; 3)子实体发育:温度范围433,最适812;在68下生长的子实体质量最佳,温度超过15,菇体颜色加深,易感染病害1.3.3 湿度1)菌丝体生长阶段: 培养料含水量应控制在6070%; 空气R.H控制在60% 2)子实体阶段: R.H应提高8090%;R.H过低,影响正常出菇,过高易发生各种病害1.3.4 空气(空气对金针菇子实体形成与发育的影响) 空气中CO2浓度对金针菇子实体菌盖与菌柄影响不一致,菌盖对CO2浓度的忍耐力较低,菌盖直径随CO2浓度(0.064.9%)增大而变小,相对地说菌柄的伸长则受CO2浓度影响较小,较高浓度的CO2会促进柄的伸长,可培养出优质的商品菇。
但CO250%时,子实体不能形成 CO2含量()子实实体形态态0.030.10.150.1950.5菌盖大、开伞伞、菌柄粗短菌盖球形或半球形、菌柄细长细长菌盖似针头针头 、菌柄纤细纤细子实实体形成困难难CO2含量对子实体的影响1.3.5 光照厌光性菌类菌丝生长期:黑暗子实体分化:散射光子实体生长:弱光通气少、光线弱,易长盖小、柄细长、质嫩、色浅的优质菇(六)pH最适:6.0左右配制:8.0左右弱酸性黄色:产量高、抗逆性强、适于鲜销白色:产量及抗逆性较低,适于出口浅黄色:介于两者之间按颜色细密型、粗细型分支:低温型、偏高温型出菇早生型、晚生型早晚适温2.品种与栽培期2.12.1品种品种三色品系对温度需求特点较耐高温,对温度适应范围宽菌丝适温:2224分化适温:1014子实体适温:812金黄色不耐高温,对温度适应范围窄菌丝适温:1820分化适温:10子实体适温:5超过18难以出菇乳白色浅黄色浅黄色品系介于金黄色与乳白色之间主要品种主要品种黄色,出菇早,抗逆性强高产稳产,菌丝易出现粉孢子适温较宽,58品质最好栽培普遍三明1号乳白到淡黄色,出菇早,抗逆性强出菇最适温度815 菇质佳,适于鲜销和制罐金杂19号纯白色,不易开伞商品性能好,适于外销但香味淡,不适于内销出菇最适温度10左右FV0882.2栽培日期确定依据当地气温稳定在515(出菇适温)向前推50天左右一般安排南方:晚秋(1011月)播种 北方:中秋(9月中下旬)播种1112月进入出菇 前期温度适合菌丝体生长后期温度适合子实体生长目的3.1.1 配方3.1培养料的配制3.栽培技术1、杂木屑73%、麸皮或米糠 25%、糖1%、石膏粉 1%,含水量 6065%;2、棉籽壳 88%、麸皮或米糠 10%、糖 1%、石膏粉 1%,含水量 6570%;3、蕃薯渣 53%、稻草或谷壳 20%、麸皮或米糠20%、糖1%、石膏粉 1%,含水量 6065%;l主料摊薄l不需溶解的辅料 混匀后撒入主料l需溶解的辅料溶解 均匀拌入主料中l用清水拌至含水量 堆闷12h3.1.2拌料装袋前要达到含水量约70%(约挤出2滴水)pH8.0左右手工拌料:预堆3.2 装袋1735cm袋,一端用热合机烙封两底角内塞成平底袋装料至1/2(余部当护筒)用线绳扎活结或套颈圈后堵棉塞单口出菇1745cm袋筒扎活结装料扎活结(不留护筒)双口出菇袋勿太大,以免污染率高,菌柄易倒伏装料要上紧下松,外紧内松,袋壁光滑,无微凹要求二、灭菌高压:152Kpa压力下保持12h常压:100保持10余小时三、接种单开口袋:一端接种双开口袋:两端接种平底袋3.3 管理3.3.1发菌期光线暗、空气新、气温约20空气湿度60%70%要求排袋 根据气温决定袋层高低与密度结果白色菌丝长满袋“井”形排列3.3.2 分化期措施降温至1012,空气湿度85%95%弱散光刺激,空气新鲜约4天泌棕色液滴,相继出现米粒状原基解口排袋单口菌袋:立排、袋口盖报纸,将其喷湿双口菌袋:成行卧叠成菌墙, 披盖地膜菌膜厚可骚菌做法:破菌膜、去种块、平料面作用:出菇快、多、齐割袋口搔菌搔菌面恢复抑制期(控制生长)时机菌柄长至0.51cm时这是金针菇管理中的特殊期利于菇长得齐,菌柄壮、挺,不易倒伏目的措施降温至5降湿至7580%加强通风,由弱到强机械吹风12天自然风47天3.3.3子实体生长期抑制期中的菇蕾温度1015空气湿度90左右光线微弱(看清管理为度)、光源定向 空气少(CO20.1%0.15)喷水勿喷子实体措施抑制菌盖生长促进菌柄细长颜色浅菇质嫩目的加湿器伸长期(促进生长)采收标准:菌盖直径11.5 cm,菌柄长1520 cm时,每袋50150朵即可采收;采收方法:一手压着瓶或袋,一手握住菇丛,成丛拨下。
要求既不折断脆嫩的菌柄,又不带起培养料 采收后管理 清理:清除料面残留菇脚及小菇;停止喷水13d,降低RH,加强通风,重新进行催蕾出菇喷营养液(淘米水、糖水、等)二潮菇后可掉头出菇 3.4采收成熟期采收切根采后的料面管理特点骚菌抑制期水勿喷菇出过2茬后,将下半部袋膜割去,埋畦中或垒筑菌墙,结合浇水补充营养后期高产管理4.一些异常现象的原因和处理4.1 菌柄变软、萎缩现象: 第二潮菇时,往往会出现菇柄长到46cm时,菇柄变软、不能直立,甚至萎缩原因: 料内水分不足处理方法: 第一潮菇采收后,注意做好补水工作4.2 针尖菇现象: 菇盖不形成,菇柄末端呈针尖状原因: CO2浓度过高方法: 加强通风、及时开窗,掀掉报纸或薄膜 4.3 菇上菇现象: 菇柄上再长出小菇原因: 湿度偏高处理方法: 通风、降湿4.4 早出菇现象: 菌丝尚未结束发菌,甚至尚未达到总料1/2时,料面就出菇原因: 季节过迟,气温偏低; 季节正常,但发菌过程中突遇低温处理方法: 合理安排季节; 控制温度.4.5 不出菇现象: 菌丝发到底,仍不现蕾;原因: 湿度偏高;料偏干;CN失调;处理方法: 根据以上原因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