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8829515 上传时间:2021-12-2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8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 P2、3)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如:1.5 3 表示 1.5 的 3 倍是多少或 3 个 1.5 的和的简便运算。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2、小数乘小数( P4、5) :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如:1.5 0.8 就是求 1.5 的十分之八是多少。1.5 1.8 就是求 1.5 的 1.8 倍是多少。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

2、出几位点上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 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 0 占位。3、规律( 1) (P9) :一个数( 0 除外)乘大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 0 除外)乘小于 1 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P10)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6、 (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 a-b-c=a-(b+c) a-(b-c)=a

3、-b+c 乘法: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a-b) c=ac-b c】除法:除法性质: abc=a(bc)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8、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 0.6 0.3 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0.6 与其中的一个因数0.3, 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9、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10、 (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

4、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 补足。11、(P23) 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12、(P24、25)除法中的变化规律: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 除外) ,商不变。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13、(P28)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精品p d f 资料

5、-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如6.3232的循环节是 32. 14、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5、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第四单元简易方程16、 (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加号、

6、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17、aa可以写作 a?a 或 a ,a 读作 a 的平方。 2a表示 a+a 18、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19、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 减、乘、除相同的数(0 除外) ,等式依然成立。20、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和- 两一个加数减法:差 =被减数 - 减数被减数 =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乘法:积 =因数因数一个因数 =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商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 =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2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

7、等式。22、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 23、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 =方程右边所以, X=是方程的解。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23、公式:长方形:周长 =(长+宽) 2【长 =周长 2-宽;宽=周长 2- 长】字母公式: C=(a+b)2 面积=长宽字母公式: S=ab 正方形:周长=边长 4 字母公式: C=4a 面积=边长边长字母公式: S=a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字母公式:S=ah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 2 【底 =面积 2高;高 =面积 2底】字母公式:S=ah2 梯形的面积 =(上底 +下底)高 2 字母公式:S=(a+b)h2 精品p d f 资料 - -

8、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上底 =面积 2高下底,下底=面积 2高-上底;高=面积 2 (上底 +下底) 】24、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剪拼、平移 25、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平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

9、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 2 倍,因为长方形面积 =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 =底高 2 26、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27、三角形、梯形的第二种推导方法老师已讲,自己看书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知道就行。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梯形面积的2 倍,因为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所以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 2 28、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 倍。29、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

10、周长不变,面积变小。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31、平均数 =总数量总份数32、 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平更合适。第七单元数学广角33、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34、邮政编码:由 6 位组成,前 2 位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 0 5 4 0 0 1 前 3 位表示邮区前 4 位表示县(市)最后 2 位表示投递局35、身份证号码: 18位 1 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出生日期顺序码校验码倒数第二位的数字用来表示性别,单

11、数表示男,双数表示女。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我们只在自然数(0 除外)范围内研究倍数和因数。 ) 1 、像 0、1、2、3、4、5、6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2 、像-3 、-2、-1 、0、1、2、3这样的数是整数。3、整数与自然数的关系:整数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包括自然数。 4 、倍数和因数:举例如 4520,20 是 4 和 5 的倍数, 4 和 5 是 20 的因数,倍数和因

12、数是相互依存的。 5 、找倍数:从 1 倍开始有序的找。 6 、一个数倍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7 、找因数:找一个数的因数,一对一对有序的找较好。 8 、一个数因数的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 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9 、2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的数是 2 的倍数。 10 、奇数和偶数:是2 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 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按一个数是不是 2 的倍数来分,自然数可以分成两类:奇数和偶数 11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 或 5的数是 5 的倍数。 12 、3 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

13、的数字的和是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 的倍数。 13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 的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 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 的倍数既是 3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 或 5 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 的倍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还是 5 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 0 的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 9 的倍数的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9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9的倍数 14 、质数:一个数只有1 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质数。最小的质数是2, 是唯一的质数中的偶数。 100以

14、内的质数: 15 、合数:一个数除了1 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合数。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 16 、按一个数的因数个数分,自然数可以分为三类。第二单元图形的面积(一) 1 、长方形周长 =(长+宽) 2 C = 2 ( a + b ) 2 、长方形面积 =长宽 S = a b 3 、正方形周长 =边长4 C = 4 a 4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S = a 2 5 、平行四边形面积 =底高 S = a h 6 、平行四边形底 =面积高a = S h 7 、平行四边形高 =面积底h = S a 8 、三角形面积 =底高 2 S = a h 2 9 、三角形底

15、 =面积 2高a = 2 S h 10 、三角形高 =面积 2底h = 2 S a 11 、梯形面积 =(上底 +下底)高 2 S = ( a + b ) h 2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7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2 、梯形高 =梯形面积 2(上底 +下底)h = 2 S ( a + b ) 13 、梯形上底 =梯形面积 2高-下底a = 2 S h - b 14 、梯形下底 =梯形面积 2高-上底b =

16、 2 S h - a 15 、 1平方千米 =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6 、 1公顷=10000平方米 17 、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0000平方厘米第三单元分数 1 、分数: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 、 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出的份数。 3 、 分数单位: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4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5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都大于或等于1。 6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7 、 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8 、 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用整数与分母的积做分子。 9 、 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10 、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