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崇文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8612710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崇文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广东省湛江市崇文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湛江市崇文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湛江市崇文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湛江市崇文高级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 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田间焚烧秸秆;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A BC D参考答案:B略2. 对下列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中,错误的是()A+HNO3+H2O;取代反应BCH4+Cl2CH3Cl+HCl;置换反应CCH2=CH2+HClCH3CH2Cl;加成反应D2CH3CH2OH+O22CH3CHO+2H2O;

2、氧化反应参考答案:B考点:取代反应与加成反应;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分析: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断开不饱和双键或三键生成饱和单键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加氧或去氢的有机反应为氧化反应,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属于取代反应,故A正确;B、甲烷中的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生成CH3Cl,属于取代反应,故B错误;C、乙烯与氯化氢生成一氯乙烷,不饱和双键变成饱和单键,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D、乙醇与氧气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属于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有机化学反应类型,明确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及性质的关系,熟悉常见

3、有机物的性质及反应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3. 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 ( ) 参考答案:A4. 某烃和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可能是()A3,3-二甲基-1-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参考答案:AD5. 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橡胶羊毛聚乙烯纤维素参考答案:C略6. 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增大,HClO浓度增大 BpH减小,Cl浓度增大CpH增大,Cl浓度减小 DpH减小,HClO浓度减小参考答案:A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平衡的

4、影响因素专题:卤族元素分析:氯气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存在如下平衡:C12+H2OH+C1+HC1O,依据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解答解答:解:氯气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存在如下平衡:C12+H2OH+C1+HC1O,加入少量的碳酸钠粉末,会和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平衡正向进行,氢离子浓度减少,溶液PH增大,次氯酸酸性小于碳酸,不与碳酸钠反应,次氯酸浓度增大,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明确氯气的性质和氯水的成分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不超过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B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增大,故电负性必依次减小C最外层有2个

5、电子的原子都是金属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的原子都是非金属原子D同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大,故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参考答案:A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周期相邻主族原子序数一定相差一 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 D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参考答案:D略9. 下列物质的名称中,正确的是 A1,1二甲基3丙醇 B2甲基4丁醇C3甲基1丁醇 D3,3二甲基1丙醇参考答案:C10. 铁镍蓄电池又称爱迪生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Fe+Ni2O3+3H2O=Fe(OH)2+2Ni(OH)2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池的电解

6、液为碱性溶液,正极为Ni2O3、负极为Fe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Fe+2OH2eFe(OH)2C.电池充电过程中,阴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D.电池充电时,阳极反应为2Ni(OH)2+ Fe+2OH2eNi2O3+3H2O参考答案:C略11. 在t1时2A(气) B(气) H=Q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1, t2时该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M2 , 当平衡从t1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Q0,平衡左移,M1M2 B、若Q0,平衡右移, M1M2C、若Q0,平衡左移,M1M2 D、若Q0,平衡右移, M1M2参考答案:AD略1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电解池是将化

7、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理变化A B C D参考答案:B略13. 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已知类推A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溴化亚铁反应等物质的量的氯气与碘化亚铁反应2Fe2+2I-2Cl22Fe3+I24Cl-B稀硫酸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NaHSO4溶液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

8、=BaSO4+2H2O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Al3+ + 4OH- = AlO2- + 2H2O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Al3+ + 4NH3H2O = AlO2- + 2H2O +4NH4+D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CO2H2O=CaCO32HClO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参考答案:B略14. 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描述合理的是( )。Cu为负极,Zn为正极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SO42- 向Cu极移

9、动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 mol气体电子的流向是:CuZn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AB C D参考答案:D15. 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三种烃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只有甲烷不能因化学反应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在空气中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这三种烃,苯消耗的氧气最多 C.除甲烷外,其余两种分子内所有原子都共平面 D.苯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参考答案:C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6分)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或操作以及结论合理的是_。A. 用托盘天平称量5.85 g氯化钠晶体B. 仅用蒸馏水和pH试

10、纸,就可以鉴别pH相等的H2SO4溶液和CH3COOH溶液C. 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D. 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碳酸钠E. 量筒内液体体积读数为10.0 mL时,全部倒入烧杯内的实际体积也是10.0 mLF. 100 mL容量瓶内液面正好达到刻度线时,全部倒入烧杯内的实际体积也必为100 mL(2)欲量取15.00 mL Na2CO3溶液,应选用的仪器是_。(3)在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_次。(4)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无论是酸往碱中滴还是碱往酸中滴,在其他操作正确规范的前提下,下列操作一定会使测

11、定结果偏高的是_。A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盐酸润洗 B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液润洗C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不慎有液体溅出D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平视读数参考答案:(1)B D E (全对给2分) (2)碱式滴定管 (1分) (3)4 (1分) (4)B (2分)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溶液的酸碱性强弱能否说明酸物质的强弱?举例说明.参考答案:不能。溶液酸碱性强弱与酸物质的强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盐酸是一种强酸,但它组成的酸溶液不一定呈强酸性,如很稀的盐酸(10-4 mol/L),其溶液呈弱酸性. 18. 如图,p、q为直流电源的两极,A由2价金属单质X制成,B、C、D为铂电极,接通

12、电源,金属X沉积于B极,同时C、D极上均产生气泡。试回答:(1)p为极,A极发生了反应。(2)C为 极,试管里收集到的气体是。(3)C极的电极反应式是。(4)在电解过程中,测得的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的实验数据如下:时间(min)12345678910阴极生成气体体积(cm3)6122029394959697989阳极生成气体体积(cm3)24711162126313641仔细分析以上实验数据,造成阴、阳两极气体体积比变化的可能原因是。(5)当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A、B电极所在的电解池中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当电路中通过0.004 mol电子时,B电极上沉积金属X

13、为0.128 g,则此金属的摩尔质量为。参考答案:19. A、B、C、D、E、F均为周期表中前四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为短周期非金属元素。A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B原子基态电子排布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C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D的基态原子在前四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单电子数最多;E与D相邻,E的某种氧化物X与C的氢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态单质C;F与D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回答下列问题(相关回答均用元素符号表示):(1)D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2)B的氢化物的沸点比C的氢化物的沸点_(填“高”或“低”),原因是_。(3)A的电负性_(填“大于”或“小于”)C的电负性,A形成的氢化物A2H4中A的杂化类型是_。(4)X在制取C单质中的作用是_,C的某种含氧酸盐常用于实验室中制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