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228607070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3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第 3 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目标】1.知识方面: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说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异同点;简述主动运输对细胞生命活动的意义。2.能力方面:学会正确解读图表数据,提高图文转化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主动思考。【学习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学习难点】主动运输。课前预习案【自主预习】一、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方式及特点1、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还有。2、被动运输:(1)被动运输的方式有:、。(2) 有些物质的分子很小,容易自由地通过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象这样,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这种方

2、式中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从浓度向浓度(顺浓度梯度) ,也就是从相对含量的地方向相对含量的地方运输。(3) 有些离子和较大的分子,不能自由的通过细胞膜。镶嵌在膜上的一些特殊的(称为) ,能够协助这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这种方式称为。例如。这种方式中物质的运输方向与自由扩散相同。(4)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所共有的特点为,因而通称为。不同点是。3、主动运输:(1) 有些离子和较大的分子,能从一侧运输到一侧。需要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这种方式叫做。(2)主动运输的意义:主动运输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的需要,主动的所需要的,排出。二、大分子、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和胞吐(注意:非跨膜运输)1、 胞

3、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包围大分子,然后从该部位分离下来,形成,进入细胞内部,这种现象叫做。如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啐片及衰老的红细胞等。2、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然后移动到并与之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这种现象叫做。如 _等。3、实现胞吞和胞吐依赖于细胞膜具有_,这一生命活动过程所需的能量主要通过_进行的有氧呼吸提供。 (胞吞和胞吐并未穿膜,这一点与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不同。)【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细胞通过跨膜运输的方式吞噬衰老的红细胞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4、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B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C当主动运输发生在细胞逆浓度梯度吸收物质时,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D协助扩散和自由扩散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既不需要消耗能量,也不需要载体蛋白2.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 : (1)物质利用载体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图 和 。 (2)物质出入细胞需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是图 。 (3) 物

5、质从细胞膜低浓度一侧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 (4) 物质从细胞膜高浓度一侧运到低浓度一侧的运输方式是图 和 。 (5) 甲、乙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课中探究案【合作探究一】比较小分子和离子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完成下表: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浓度梯度)是否需要载体是否需能举例特别提醒要确定某种物质的运输方式,必须抓三个关键: 分析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通过细胞膜; 明确被运输物质微粒的性质(大分子、小分子、离子); 分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向(高浓度 低浓度,低浓度高浓度 ),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需要消耗能量。(凡是能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的,一定是主动运输。而有些物质也可以通过主动运输

6、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针对训练右图表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方式。 (每种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符号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物质可能是氧气,b 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a物质可能是水,b 物质可能是甘油Ca 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 物质可能是氧气Da 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 物质可能是氨基酸【合作探究二】下面坐标图所表示的分别是哪种物质运输方式?归纳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因素有哪些?ABC细胞呼吸速率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7、- -第 2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针对训练右图中曲线a、b 表示物质跨 ( 穿) 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方式a 运输B与方式 a 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C方式 b 的最大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量有关D抑制细胞呼吸对方式a 和 b 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课堂达标检测】1. 如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 和 b 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是C 、H、O、N B.由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C. a 物质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b 物质进入细胞

8、是主动运输D.若 I 侧为肠道 , 那么侧则是毛细血管腔2.右图表示番茄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培养液中吸收Ca2+和 Si4+的曲线。影响 A、C两点与 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离子浓度、载体数量B.离子浓度、能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载体数量、能量3.右图表示某种物质分子由细胞外向细胞内运输的过程图解,请分析回答:(1)图中物质是,是。(2)图中物质运输的方式是,判断的依据是。(3)如果该细胞是人红细胞,则甘油K+、苯三者中,不可能是物质的是。课后训练案1小肠上皮细胞含有大量的线粒体,与这一结构特征相适应的细胞膜功能是()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2.海

9、带细胞中碘的浓度比海水中高出许多,其原因是()A.海水中碘的含量高B.海带细胞膜为全透性C.碘的通透性强D.海带细胞膜上运输碘的载体多3. 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 大分子物质 ) 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是(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胞吞、主动运输 C. 主动运输、胞吞 D.被动运输、主动运输4. 下列物质中,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的是()A.K+和 Na+ B.氨基酸和葡萄糖 C.氧气和二氧化碳 D.甘油和脂肪酸5. 在培养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种负离子,结果发现玉米根细胞在吸收该种负离子的同时,对Cl-的主动吸收减少,而对

10、K+的主动吸收并没有影响,原因是( ) A. 该种负离子妨碍了能量的生成 B.该种负离子抑制了主动运输 C. 该种负离子抑制了呼吸作用 D.该种负离子的载体和Cl-的相同6.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需要消耗ATP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3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多练出技巧巧思出硕果C.大分子物质只有通过主动运输才能进入细胞 D.蜜

11、饯腌制过程中蔗糖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的结果7. 右图甲、乙分别是洋葱根尖在不同含氧量及不同底物浓度情况下 ( 其他条件适宜 ) ,从含硝酸钾的全营养液中吸收 NO3的吸收速率曲线图。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a 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能量Bb 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载体的数量有限Cc 点时影响离子吸收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Dd 点时离子吸收速率不再增加是因为底物浓度太高,细胞发生质壁分离8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其中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护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 ANaB KC胰岛素DCO29.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1

12、)A代表分子; B代表;D代表。(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膜。(3)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B的厚度变薄而面积增大,这说明B具有。(4)在 ae 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5)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6)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信息传递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10. 物质进入细胞都要穿过细胞膜,右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三种不同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指出A、B、C 所示物质运输方式:A 是,B 是,C是。(2 ) 加 入 呼 吸 抑制 剂 后 哪一 曲 线会 发生变化? 。 为什么? 。(3)CO2、乙醇、氨基酸进入细胞的方式分别是、。【学生反馈 】【教师评价】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4 页 - - - - - - - -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