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水土流失与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28546954 上传时间:2021-12-2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水土流失与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1.5水土流失与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1.5水土流失与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1.5水土流失与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1.5水土流失与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水土流失与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水土流失与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篇: 1.5水土流失与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厦蓉高速格都段bt8合同段项目部 水土流失及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 二零零八年七月 水土流失及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 环境的破坏日益加剧,排放大量的自然界无法吸纳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不仅局部地区的公害和环境污染事件屡屡发生,而且造成了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危机、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森林资源减少、物种灭绝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其影响和后果不仅阻碍人类生活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人类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以致威

2、胁着人类的生存发展。为此,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了人类的重视,结合我合同段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水土流失及水污染预防与治理专项方案。 一、隧道施工对水资源的保护 1、严格控制隧道口开挖和隧道施工的影响范围,防止破坏施工现场以外的植被。 2、排同坳隧道左右线在洞门开挖前,先修建洞顶截水沟,防止水土流失,洞口开挖面、洞顶采取喷护结构以保护自然坡面。 3、排同坳、老山隧道施工时可能造成地下水变化导致山体生态变化和破坏当地村民水源。为此我们随时观察当地水源的变化,如隧道与地下水径流相遇,应尽早做好拦堵截保护措施。 4、如排同坳、老山隧道遇到涌水量大的地段时,设截水管由衬砌背后引出,并导入蓄水池,避免与洞

3、内施工污水汇合外排,可减少污水处理量,并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充实施工用水。 5、渣石应充分纵向调运利用,不能随便堆放,严禁向河道倾倒弃渣,以免阻塞河道造成水土流失或占用当地农田。废渣设置合理的弃渣场,按照设计要求堆放整齐、分层碾压、并确保能防止两岸及下游出现各种水害,修建必要的排水管、盲沟、截水沟等设施,加固弃渣堆坡脚,砌筑挡渣墙,确保弃渣的稳定,防止发生人为的灾害。 6、在渗漏和加固地层所采用的化学浆料,尽量选用毒性小、污染少的注浆材料,尽量减少配置浆液过程的洒漏和注浆过程漏浆,对进入排水系统中的有害无知作净化处理,避免浆液流入地面水系和人畜饮用水水源。 7、禁止废渣、土石等向洞口、水体、山涧的

4、随意堆弃和无序倾倒。弃渣不得弃入或侵占耕地、渠道、河道、道路等地方、必须运至弃土场。 二、桥梁施工对水资源的保护 1、老山大桥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的主要途径是弃渣,严禁直接倒入河流。施工弃渣集中临时堆放,弃渣定时清理用于维护便道。河床中的弃渣已清理,河道边将用竹夹板搭起临时挡渣墙,防止有危石滚下。 2、老山大桥及工程沿线施工工区各设一座简单平流式自然沉淀池,施工生产废水由沉淀池简单处理,施工废水尽量循环使用,以有效控制施工废水超标排放造成当地的水质污染影响。 3、及时沟通排水系统,为邻近的土地所有者提供灌溉与排水用的临时管道。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应有合适的泄水断面和纵坡,临时用作排水

5、渠道时,应适应当加大泄水断面,并采取加固措施,使水流畅通不产生冲刷和淤塞。污水不得排水农田和污染自然水源,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 三、路基施工对水资源的保护 1、对施工沿线的植被、树木等尽量维持原状,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如因施工需要砍伐树木和其他经济作物时,必须办理相关手续,严禁乱砍滥伐。未经许可,乱砍滥伐者由执法部门进行处罚。 2、挖、填方工程量过大的路段应避免雨季施工,避免雨季施工带来的严重水土流失及对水资源的污染。如不能避开雨季施工,应尽量减少施工面坡度,并做到填料的随取、随运、随铺、随压,以减少雨水冲刷侵蚀。 3、在有雨水地面径流汇集处开挖路基时,以及在临时土堆周围、还有其他容易产生水

6、土流失的地段,应设置沉淀池,作用是雨水流经时速度减慢使泥沙下沉,避免渣土直接进入河道或被降雨冲入河道。 4、必须在规定地点进行取土或弃渣,严禁乱挖乱填、乱取乱弃。弃渣场应做好防护和绿化。防止弃渣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不得直接倒入河道,堵塞河道和对水资源的污染。 5、边坡开挖后出露的块石及植物根系应尽量予以保留,以减少开挖面土壤的散落,开挖面的坡度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设置,以免造成坍塌或水土流失。 6、合理安排各工序的施工时间和程序,分段施工,尽量减少工作面。在土方工程完成后,立即开始护坡、挡土墙、路基边坡植草、铺砌排水沟工程。完成一段后再开始下一段工段。 7、及时开始边坡的护坡工程和绿化植草,土木工

7、程和生物工程相结合。这种综合治理的成功办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边坡滑塌造成的水土流失。 四、拌合站对水资源的保护 1、混凝土搅拌车应定点清洗,设置临时沉淀池对清洗水沉淀处理后方能排外。 2、拌合站应配有临时污水汇集设施,对拌合站清洁砂石料的污水应汇集处理后回用,不得直接排出施工现场以外的地方。拌合站所生产的废水,应处治后排放,不得直接排放至河流。 3、拌合站必须设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排水系统不得直接汇入河流。污水应汇集处理后回用。 4、混凝土拌合站不得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拌合站的排水、混凝土的养生水等含有害物质不得排入河道。 五、生活用水及对水资源的保护 1、生活废水不得直接汇入河流,应设有相应

8、的池坑。符合灌溉标准的废水,尽量去灌溉农田。如有可能还应尽量将废水进行循环使用。水在循环使用中所累积的杂质,应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去除。 2、生活垃圾不得直接倒入河流,应设有垃圾池,一定时间内将其掩埋,不得长时间暴露与露天。 3、施工污水、生活区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中所规定的、类水域,排入其他水域时,必须符合响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如油污水应进行隔油处理。机械和车辆最好由附近专门清洗点或维修点进行清洗和维修。 六、施工便道 1、施工主便道易滑坡、塌方地段已砌筑挡墙,为更好的保护山体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2、修筑了排水沟,将水统一汇入河道。

9、 七、改善水资源的措施 我合同段在3个月时间内将水资源改善完成,现将分为四个步骤: 1、调查每个工区对水资源的污染情况,根据每个工区的特点来制定改善水资源的方案。 2、从源头开始治理,清理河道禁止一切生活废水排入河道本阶段需1个月时间内完成。 3、观察前期治理的成果,是否达到清澈见底,是否达到引用水的标准。观察期需1个月。 4、如不合格将进行分段治理、分段检测,将不符合要求的区域重点治理。本阶段需要1个月。若出现无法治理的区域或意外情况发生,以书面形式上报驻地办。 第二篇:XX省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与建议XX省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与建议 XX省山地丘陵面积所占比例达80%以上,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土

10、壤抗蚀能力差,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再加上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经过多年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逐年下降,但仍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全省特别是对22个水土流失重点县治理实施情况及成效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全省水土流失现状 (一)水土流失区域分布较广。XX省水土流失的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山区22个县(市),是省政府确定的水土流失重点县。截至2012年底,22个市县的水土流失面积达5691.77平方公里,流失率达12.58%,是XX省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二)流失

11、面积较大,但强度和极强度流失所占比重较小。根据2013年11月底发布的XX省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资料,2011年底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2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95%。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流失的占54.64%,中度流失的占26.39%,强度流失的占13.26%,极强度流失的占3.51%,剧烈流失的占2.20%。 二、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和治理方法 近年来,XX省委、省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特别是2012年超额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任务,全省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225万亩,是下达任务200万亩的112.5%。其中22个重点县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50.53万

12、亩,是下达任务142.96万亩的105.5%;综合治理崩岗500个,完成坡耕地综合整治6.6万亩,整治生态清洁型小流域100条,治理“青山挂白”3.95平方公里,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初见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积极筹措专项治理资金,提供财力保障。20112012年,XX省总共争取中央水土流失专项治理资金3.835亿元。长汀等16个原苏区县列入国家规划,中央补助资金达4.5亿,省级水土流失专项治理资金追加3亿,专项用于22个重点县水土流失治理。同时,各市县有关部门也出台相应配套政策,积极筹措配套资金,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坚持“封禁”与疏导相结合。部分市县改变

13、简单封山保护政策,实行“封禁”与疏导相结合,积极探索封禁治理配套措施,尽力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柴草问题。XX市市采取多项疏导措施,出台以电代燃料补贴政策,建立群众燃料补助制度,市、县两级筹集3400万元,对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实施电价补贴,群众用电由市、县每度各补助0.1元。XX县区对重点流失区按照每个常住人口补助3050元生活燃料补贴,现已补助1.5万户。永定、XX县区对水土流失区域的果园采取免费提供种苗、配套完善路网和水网,XX县区帮助封禁区农户转移劳动力5万余人,发展针织、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创新工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各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地区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水

14、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市、县、乡三级领导、相关部门与省重点治XX县区(市)、市重点治理乡(镇)的挂钩联系制度,指导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二是建立目标考核机制,任务分解到位。如XX市将水土保持工作列入各级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三是建立督促检查服务指导制度。如XX市市委、市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各县(市、区)新农村建设考评的重要指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水利部门把水土保持工作列为重点监督检查内容。四是探索特色治理新路子。如XX市的“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公司运作、大户承包,土地流转、农户入股,单位承包、社会参与,全面封禁、分类治理,长效管护、惠及民生”。 (四)注重统筹开发治理

15、。各地因地施策,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实现“三个结合”。一是与治穷相结合。如XX市市结合水土流失治理实际情况,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建立了万亩杨梅、官溪蜜柚、茶叶、竹业基地和千亩板栗、银杏、油茶基地,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与发展绿色农业相结合。如XX县区官桥仙都、龙门洋坑崩岗区通过采取强度削坡等办法,把整片崩岗群整理成水平梯田,种植茶、果等经济作物,2012年新增农业用地680多亩。三是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结合,如XX市市按照“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山林权流转制度,实行谁种谁有、谁治理谁受益的政策,推行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治理开发模式,山林经营权30年不变。 (五)强化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全面执行水土保持设施开发建设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最大限度减少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同时,实行水利(水土)分别与国土、林业、农业、交通、环保等有关部门开展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