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260972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行动者网络”中的传播 许同文 吕云虹摘 要 当社会学已经进入“新的综合”阶段时,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依然占据传播学研究的主流。文章从凯瑞的传播“仪式观”入手,将传播理论纳入西方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脉络,试图“超越结构功能主义”。在“仪式观”中传播被视为一种社会行动。人们通过符号互动使个体与社会成为可能。为了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这种文化诠释中的传播需要被置于“行动者网络”,以交互的视角探究人与非人的行动者如何组成网络。在关于传播的行动者网络中,以往人与非人、人与技术、实在与虚拟等诸多的二元对立被打破,从而为传播学研究增添了新的面向。关键词 传播;仪式观;行动者;行动者网

2、络G206 A 2096-0360(2020)22-0008-05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科项目“消费文化与休闲生活:近代广州市民的身份建构基于1920年代广州民国日报广告的文化考察”(C18031)。如何理解“传播”,关乎对传播学研究的“想象力”。长久以来,国内对于“传播”的理解大都囿于结构功能主义的框架,这种范式下的传播研究“以结构存在为前提,以工具理性为基础,以媒介功用为重点,以秩序整合为依归” 1 。如果将这种范式视为“元模型”、“元话语实践” 2 的话,那么其二元论、决定论、类型化的弊端也就限制了我们对于传播学的想象力,从而使传播研究日益“内眷化”3。学术研究的起点往往决定终点,

3、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定义传播,从而“超越结构功能主义”4。但问题是如何超越。本文从凯瑞的“仪式观”出发将传播视为“行动”。作为行动的传播,跳脱了结构功能主义,走向了诠释社会学。为了走向传播学的多元话语分析,这种诠释中的传播需要被置于“行动者网络”,以交互的视角探究人与非人的行动者如何组成网络、如何使个体与社会成为可能。1 传播的“传递观”与“仪式观”:从结构功能主义到建构主义凯瑞认为19世纪传播第一次进入公共话语时,美国文化就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传播观念,分别是传播的传递观与传播的仪式观:传递观基于一种地理和运输的隐喻,意指信息从此地向彼地传送的过程;仪式观则是从仪式的角度定义传播,于是传播与“分

4、享”“联合”“团体”“共同信仰”这一类词密切相关54-7。谢立中将自孔德以来的“现代主义社会学”粗略分为“实证主义社会学”“诠释社会学”“批判社会学”三类63。将传递观和仪式观与此对照,我们基本上可以说,其分别对应于以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为特征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以建构主义范式为特征的诠释社会学。1.1 “传递观”: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下的传播观传递观将传播视为信息跨空间流动的过程,人们在此过程中需要控制信息流,从而达到劝服、改变态度与行为的目的。其典型代表是美国的效果研究,从最初的强效果理论,到有限效果理论,再到宏观效果理论皆是如此。在此范式下,传播完全沦为权力或个体的工具,前者的目的是控制,以达到宣

5、传、推销等目的,而对于后者来说是一种“使用与满足”。凯瑞将前者称为权力模式,将后者称为焦虑模式,并认为这完全源自经济理论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功利主义原则519。这沿袭的是结构功能主义的路子。结构功能主义起源于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和默顿又对其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在结构功能主义看来,社会与自然(生物有机体)一样,是一个有机体。有机体内部各个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各个部分相互依存,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部分的变化。基于这一前提预设,传播活动也成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重要的功能。于是在研究方法上,传播的传递观与结构功能主义一样,也多采取实证科学的研究方法,认为在个体之外存在一个相对不变的实存,

6、可以通过自然科学的方法加以测量。但这种测量的结果大多是一种相关或不相关的关系。而且这种前因或者后果的相关关系,是一种含混的“潜在功能”540。这种传播观天生地带有结构功能主义的缺陷,如“过于抽象,缺乏经验基础;过于注重社会过程中客观的层面,忽视其主观层面;注重宏观分析,缺乏微观分析”710等。也就是说,在行动与结构这一相互连接的系统中,传播的传递观仅仅关注了结构,忽略了行动,或者说行动成为结构的内部环节,受结构影响、为结构服务。在社会科学中,面对结构功能主义的缺陷,以韦伯等为代表的诠释社会学,否定了结构功能主义用自然类比社会的预设,认为自然主体是无意识的物质,而社会主体则是有意识的人,而人的行

7、动是具有意义的76。从这一视角来看,社会学研究需要从实证走向诠释,从行动者内部,而不是外部结构的视角去研究行动。传播学亦是如此。1.2 “仪式观”:建构主义范式下的传播观在韦伯看来,人及其有意义的社会行动构成了社会,因此社会学应该关注的是有意义的行动,而不仅仅是抽象的社会结构8。格尔兹承袭了这一观点,认为人坐落于自己编制的意义之网中。因此对于社会的研究不应该是企图寻找某种规律性,而应该是“阐释”9。依此关照传播,凯瑞转向了传播的仪式观。从传播的仪式观来看,“传播是社会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通过符号形态的建构、理解与利用创造了现实,并使现实成为一种存在”。其核心论点是“现实

8、的符号生产”,传播学研究的任务是“考察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形态被创造、理解和使用这一实实在在的过程”512-13,18。于是,传播被看作是一种文化,其研究对象是人的行动。这种行动生成了人类社会活动的意义之网(即文化)。社会个体正是生活在这一传播活动所构成的意义之网上。在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行动与结构的相互关系,看到了吉登斯所谓的结构二重性。在吉登斯看来结构既是行动的中介,又是行动的结果,结构内在于人的行動中 1 0 。依此关照传播,“传播一下子就成了一种人类行为(包括活动、过程、实践)结构,成了一种表达形式的综合,一个被建构了的与正在建构的整套社会关系。”564而传播学的任务就是要对这一社会过程进

9、行诠释,显然这一目标不能通过实证的方式达成。在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已经由亚历山大等人发展为“新功能主义”。与此同时,出现了众多以“新的综合”为取向的理论流派,如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等714-20。在社会理论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即“新的综合”时,传播学的研究却依然停留在第二阶段(有时甚至是停留在第一阶段),死守功能主义的传统,迟迟不肯走向建构主义。从传播的仪式观出发,我们能够窥见些许与当下西方社会理论接轨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凯瑞提示我们除了韦伯、马克思、威廉斯、霍加特之外,“我们不能忘记另外四维来自欧洲的精神大师的声音:哈贝马斯、福柯、吉登

10、斯、布尔迪厄。”574总之,从传播的仪式观出发,传播学研究从“功能主义走向了建构主义”,行动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研究的起点。将传播视为一种行动,也即意味着传播建构了个体生活的意义之网。2 作为“行动”的传播:走向“诠释社会学”按照谢立中的观点,现代主义社会学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型:实证主义社会学、诠释社会学、批判社会学。其中,实证主义社会学主要包括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的早期实证主义,默顿、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等;诠释社会学主要包括韦伯、齐美尔、滕尼斯等人的早期诠释社会学,符号互动主义,拟剧论,现象学的社会学,常人方法论以及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批判社会学主要是马克思

11、的早期批判理论,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诠释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最大的区别在于,诠释社会学不认同实证社会学的社会有机体的预设,其主张结构、组织、制度等社会现象本质上都不过是人们意向行动(或符号互动)的产物。研究者需要从行动者的主观意向出发,探究行动的主观意义63-5。作为文化的传播,可以说是一种诠释社会学的路子,即探究作为行动的传播,如何建构了行动的结构。2.1 传播是“符号互动”式的“社会行动”在传播的仪式观中,传播应被视为一种“社会行动”。韦伯开创了以“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传统,也是诠释社会学的重要创始人。在韦伯看来“所谓行动意指行动个体对

12、其行为赋予主观的意义”,以社会行动作为研究对象,社会学的主要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8。从社会行动这一概念出发,诠释社会学无论是在本体论方面还是在方法论方面,都明显不同于实证主义社会学。虽然韦伯明确提出社会学的任务是分析人们的行动,行动又是以意义为基础的。但韦伯并没有没明确回答意义从何而来这一问题6190。承接韦伯的社会行动概念,我们可以将传播看作是一种社会行动。正是通过传播这种社会行动,形成了一种行为结构,编织了个体社会生活的意义之网。但是,传播作为一种社会行动的具体表现是什么?或者说传播可以被视为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行动?“符号互动论”

13、给出了相关解释。在互动论看来人类社会环境是互动的产物。而互动是一个符号过程,符号被行动者注入了诸般意义 1 1 。经由符号中介的互动行为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长久以来,在传递观的主导之下,符号互动仅仅是有机体保持正常运转的一個环节,在结构的指引下发挥功能,其本身并无实际意义。但从符号互动主义的视角来看,这种观念显然是不成立的。布鲁默是符号互动主义的创始人,其将符号互动主义的基本观点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人们是根据事物对于他们来说所具有的意义而针对这些事物进行活动,而不是在各种内部或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对事物做出简单的反应,人们对意义的理解不同,所做出的反应或行动也就不同;第二,事物的意义是

14、从人与其他同伴进行的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第三,通过对事物意义的解释和使用过程,人们可以对他在互动中所获得的意义进行修正6172。那么,在符号互动论中,我们似乎找到了传播的立足之地,传播即社会行动,即符号互动的行为和过程。2.2 在符号互动中人与社会成为可能在符号互动主义者看来,个体与社会的存在也基于一种符号互动。如在杜威看来:“社会不仅通过传递、通过沟通继续生存,而且简直可以说,社会在传递中、在沟通中生存。在共同、共同体和沟通这几个词之间,不仅字面上有联系,人们因为有共同的东西而生活在一个共同体内;而沟通乃是他们达到占有共同的东西的方法。” 1 2 杜威的沟通在这里就是通过符号的互动完成

15、的,其是“真正有效的大众存在的前提”13。在米德看来,个体和社会同样是基于符号互动的“社会过程”。在米德那里,社会是以心灵和自我为前提,“如果心灵和自我不存在,那么,我们所知道的社会也就不存在了”。因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组织原则就是“把其他人的参与包含在内的沟通”。而心灵和自我则源自一种“符号化过程”14。库利认为人的生命里有“河流”和“公路”两条线,“河流是遗传或者动物传递,公路是交流或者社会传递。河流里传递的是生命种质,公路上传递的是语言、交流和教育。”15而人恰好处于两条线的交汇处。总之,在符号互动主义看来,符号互动是个人和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原因。人们的社会活动是基于意义的,而意义则生成于符

16、号互动的过程之中,因此个体与社会都存在于米德所谓的“社会过程”之中。这也即是行动的意义所在。符号互动主义视角下的社会研究则就成了对于这种符号互动以及意义生成的研究、对于行动者赋予其行动的主观意义的研究。这也即一种诠释的视角。传播本身就是有关符号互动的一种行为。追随符号互动主义,我们发现传播成为型构个体与社会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基础性的因素。传播的过程也就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符号互动的过程,一种“社会过程”,一种意义的生成与修正的过程。基于此,传播摆脱了传统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局限,而增添了仪式观的想象力。因为从方法论上来讲,传统社会学关注的是“诸如社会角色、地位、文化惯例、规范、价值观、参照群体从属关系以及各种社会均衡机制”对人行为的影响,而心理学则关注的是“诸如刺激完形、有机体内驱力、需要倾向、情绪、态度、观念、有意识动机以及各种人格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