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能驿站: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260935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6.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赋能驿站: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赋能驿站: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赋能驿站: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赋能驿站: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赋能驿站: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赋能驿站: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赋能驿站: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赋能驿站产教融合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 叶会乐 陈继权摘 要 针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汽修专业方向没有形成错位发展格局、货车维修人才培养存在短板、高技能专门化师资短缺等问题,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以汽修专业(货车维修方向)服务温州小微民营企业(港华汽修)为切入口,探索“赋能驿站”载体形式,建立了校企共育货车维修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难以持久的难题,培养了深受行业认可的技术技能人才,助推合作企业品质和产能不断增强。关键词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赋能驿站”;货车维修G718.3 A 1008-3219(2021)02-0011-04一、问题提出汽修专业方向没有形成错位发展格局。常

2、见汽车维修对象包括轿车、货车、农用车等,但职业院校汽修专业人才培养多为小轿车维修方向,没有对接市场开设货车维修、农机车维修等小众维修方向,虽然市场有需求,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缺口较大,但由于是小众专业,发展潜力有限,职业院校不愿投入大量人力去打造,导致专业设置和生源出口单一等问题。货车维修人才培养存在短板。职业院校在汽修实训基地建设时,厂房结构设计、地面承重等均按照轿车维修标准进行,不能满足货车、农机车实训要求。由于缺乏校内货车实训基地,导致课程设置理论多、实践少,难以在校内开展针对货车维修的生产性教学,学生无法体验货车保养、故障修复的全过程,也难以针对不同品牌货车开展精准的技能培养。高技能、专门

3、化师资短缺。职业院校招录的汽修专业教师绝大部分都是刚刚走出本科院校的应届毕业生,缺乏一线岗位维修技能,大多数教师熟悉轿车维修技能,但对货车维修技能不了解,去企业生产实习只能做常规管理工作,不能深入企业复杂工作全过程。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设备和技术往往落后于企业岗位实际,也需要培养高技能、专门化的师资跟进研究。基于上述情况,自2008年9月起,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简称“学校”)与温州市小微民营汽修企业港华汽修合作,开创“赋能驿站”人才培养载体,重点提升学生的技能和学能,培养货车维修技能人才。十余年间,学校携手企业发展,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到产教融合,伴随着“赋能驿站”从雏形

4、走向成熟,助推企业成为行业中从“小微”到“大V”的成功典范。二、实践探索2008年出于扩大企业规模、解决企业用工荒的目的,港华汽修寻求与瓯海职业中专开展合作。本着服务区域经济、服务本地企业的目的,学校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与港华汽修有较大的合作空间,校企开始了十几年的合作之旅,其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三个阶段,如表1所示。(一)“赋能驿站”雏形期,合办“冠名班”1.开展市场调研,寻求货车维修合作伴随社会发展、经济转型,大拆大建规模越来越大,货车使用量逐年攀升。通过调查走访,学校掌握了省内无职业院校开设货车方向的汽修专业但市场需求量又非常大的情况。针對企业用工需求量不断增大的问题,学校开设了港华汽修“冠名班

5、”。2.对接设施设备,满足基本教学需要针对校内货车维修实训课程难以开展和港华汽修员工内训缺乏场地、师资和课程资源的问题,2011年校企双方经过协商,由港华汽修在公司总部大楼腾出两层总共1200多平方米的场地作为“赋能驿站”教学区。几年间学校共捐助价值70万元的实训设备,企业在提供120万元设备的同时负责“赋能驿站”的装修和基建,企业购置了三菱混凝土搅拌车(岗位维修典型车型)作为实践教学设施,并和学校共同研发了三菱搅拌车各组成系统的教具和校本课程资源(岗位技能手册)。企业还免费为“冠名班”学生提供早、中、晚餐及住宿等福利保障措施。3.开发教材、研发教具,丰富教学资源“赋能驿站”初创阶段,企业课堂

6、缺乏教材和货车维修专用教学设备,企业师傅传授技能只能口口相传,无资料可依。针对以上问题,瓯海职业中专教师将企业师傅口述、教授的操作流程进行整理优化,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编成岗位技能操作手册。同时通过与一汽解放、潍柴动力、东风商用、三一重工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赋能驿站”实现新车型、新技术的及时更替,使得技术资源与市场同步更新,并不断优化教材,编定了商用车发动机结构原理等适合企业员工和学生培训并与岗位接轨的10多本校本教材,为“赋能驿站”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资源支持。(二)“赋能驿站”成长期,实践“7共4融”理念1.建立基础技能中心,培养货车维修初、中级技能通过对港华汽修初创阶段实际岗位

7、技能需求的调研,结合货车结构特点,以及学生的职业成长认知规律,建立了“赋能驿站”基础技能中心,中心的建设和规划布局按照“四结合”的理念,即学习任务与真实工作情境结合,学习工具与真实项目资源结合,教学组织与真实维修流程结合,驿站文化与真实企业文化结合。基础技能中心集理论学习、实训操作、资料查询、合作学习、成品呈现、整车认知六大功能于一体。学生通过在基础技能中心的学习,毕业时能基本胜任企业初级、中级技能岗位的工作。2.确立“7共4融”校企共生共育理念,并付诸实施推进“7共”建设,即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创、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具体做法为:以三年为一周期,双方共同做好港华汽修

8、冠名班发展规划与建设,企业审定;双方共同确定货车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企业审定;双方共同编写货车教材,学校负责具体编写,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学校负责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基础技能课教师聘任及培养费用,企业负责技能课教师聘任及培养费用;双方共创共享“赋能驿站”和校内实训基地,以满足学生学习为主、兼顾社会培训与社会服务等活动需求;实行招生招工同步一体,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企,校企联合培养;学校拥有课程开发权、教材著作权、研发专利权,企业拥有以上合作项目产生的经济利润。践行“4融”举措,即培养目标融通、技能要求融通、能力提升融通、考核考评融通。具体做法:一是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

9、标准融通。学生在企业实践期间完成实践课程学习和岗位素养的培养,将学习、实训、轮岗和顶岗实习、上岗一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岗位用人需求与专业教学的充分融合。二是学生所学技能与岗位技能要求融通。“赋能驿站”设两个楼层,总实训面积600多平方米,可容纳100余名学生同时实践操作。校企双方深入调研,筛选企业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了53项适合企业岗位技能需求的项目,列为学生必须学习达标的岗位核心技能课程。三是学校教师与企业技师能力提升融通。学校每次派2名骨干教师驻厂,与8名企业班组长(学生拜师)组成教学管理团队,由企业主导教学。四是学生管理考评与企业员工考核融通。学生进入“赋能驿站”后,以学

10、生、员工双重身份接受学校、企业的双重管理,校企共同构建了“双元”评价体系。学生在校的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等以学分制的形式载入档案;学生在企表现的评价主体为企业方,根据企业管理标准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档案。(三)“赋能驿站”成熟期,实现合作共同体1.增设“综合技能中心”“岗位实战中心”,培养岗位核心技能和管理能力在原有基础技能中心的基础上,结合企业人才培养需求,“赋能驿站”增设了以货车专项保养、总成系统故障诊断、配件营销管理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技能中心”和由修理车间、中心仓库构成的“岗位实战中心”。在“综合技能中心”,经过学校教师和企业技师的“双师”指导,以及不同工种的交替岗位轮动训练,最终确

11、定一个专门化方向。在取得该专门化方向港华汽修内部认证的中级技能等级后,进入“岗位实战中心”学习。“岗位实战中心”采取定岗定级、教学研修等方式,“赋能驿站”展开生产性教学服务。依托“岗位实战中心”故障车型多、仓库配件门类齐全等优势,学生可在实际岗位中切身感受真实的货车故障情况与企业运营过程;学生带薪上岗、企业按技术等级发放工资,提高了学生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企业技师和学校教师对实际典型工作案例进行提取,反哺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升师生的岗位实战经验和管理能力。在此期间,校企共同开发、改造了国VI电控柴油机故障诊断系统、货车OBD-II在线诊断台架等教具,申请货车维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解决了

12、校内资源和技术滞后的问题。2.构建以岗位技能需求为核心的三级课程体系从企业岗位派工单中选取大货车维修中出现频率在80%以上的常见项目,经过与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一起研讨修订,筛选企业岗位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列为学生必须学习达标的岗位核心技能课程,构建以岗位核心技能为核心,由基础技能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岗位能力课程构成的“梯度递增”的三级课程体系并投入教学实施,解决学生素养递进化的发展问题,提高了货车维修专业技能人才核心技能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具体课程体系见图1。(1)开发“基础技能中心”货车维修初级工技能课程通过对货车日常维修项目出现频率、技术专项率、工艺复杂率的分析,建立基于

13、常规性工作任务,以简单拆装、认知为主的“基础技能中心”课程5门,课程包含岗位典型工作任务16项。初级工技能课程是汽车维修大类的专业必选课程,该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可参加企业初级工等级认定考试。(2)开发“综合技能中心”货车维修中级工技能课程根据货车各系统结构特征、中级工岗位技术需求,在初级工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出以故障诊断、系统维护保养、整车配件认知等专项课程5门,共计18个大项。在高二第二学期3个月的拜师实践活动中(拜师季),学生先轮岗体验各门课程,在“拜师季”结束时,学生根据自己意愿、结合企业考核结果,最终选定顶岗方向,通过项目轮动,学生的技能体系得以构建,实现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企业的精准需求相

14、对接。(3)开发“岗位实战中心”货车维修高级工技能课程侧重完成真实、复杂的生产工作任务,建立系统深化保养、站点运营与管理、整车综合故障诊断、车间管理、配件营销与管理5门高级工课程。该课程依托“赋能驿站”维修车间和中心库房,设置集开放性、综合性和生产性于一体的工作任务。3.构建“四段螺旋递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三级中心按照“四段螺旋递进”教学运行模式,在“赋能驿站”内分层级进行货车维修技能人才培养。课程依托“赋能驿站”各个层级的教学中心,“冠名班”学生分A、B班错峰轮流进行工学一体轮动教学,按照实际工作项目和技能通过等级进行综合评价。一个层级的课程结束后,由学生自主选择下一层次的课程,实现人

15、才培养标准与货车工作岗位技能要求紧密对接。具体见表2。通过企业WIN连锁维修企业管理系统,根据车辆维修派单、配件出入库、配件物流发货等工作任务,结合“赋能驿站”三级中心的教学计划,按照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统筹安排工作任务到各级“教学中心”,协调生产任务与教学计划可能存在的矛盾,确保岗位教学的科学化、常态化。年均完成车辆检测、诊断1100次,配件出入库营业额2000多万元。在机制创新的过程中,校企共同丰富课程资源,依托GH-JBS线上培训平台,实现了全国网点的远程培训、学习、考核。5.校企共同優化ERP评价系统,构建“动态评价”体系学生进入“赋能驿站”后,以学生、工人双重身份接受学校、企业的双重

16、管理,校企构建了学校评价、企业评价的双元学生评价体系。为了便于各个连锁网点间信息互通,校企优化了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学生的“动态”评价。学生在校的学业考试、思想品德等方面表现都以学分制的形式录入ERP系统。学生在企业实践的表现评价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将学校考评部分和学生入职前顶岗实践过程中的企业考核部分都纳入该学生的员工晋升体系考核中。学生从入学起到毕业,实行弹性晋升制,在原定时间基础上,优秀达标学生可缩短岗位晋升时间周期。企业每年按照一定比例挑选优秀学生,以入股的形式鼓励学生合伙承包网点,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工作热情和管理能力。三、实践成效(一)“赋能驿站”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难以持久的难题不论雏形期还是成熟期的“赋能驿站”,学校与企业同为办学主体,涉及专业方向、培养目标等专业性问题均由企业把关,毕业生由企业优先挑选,充分保障了企业利益,确保了校企长期深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