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166816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肠道菌群变化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 陈杨芳邹珂摘要 目的 探討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及肠道菌群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院接受诊疗的120例成人炎症性肠病活动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75例,克罗恩病(CD)45例,另选择5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新鲜粪便,使用梯度稀释法定量培养肠道菌群;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标本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 结果 UC组和CD组粪便样本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UC组和CD组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

2、0.05),UC组粪便样本中的柔嫩梭菌数量高于CD组(P0.05),UC组粪便样本中的拟杆菌数量低于CD组(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UC组和CD组的研究对象均符合国内现行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标准3:(2)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排除具有传染病、消化道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寄生虫感染等疾病者。1.2 方法对UC组、CD组和对照组的肠道菌群数量和炎性指标进行监测分析。1.2.1 肠道菌群的检测 取所有研究对象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约0.5 g,迅速置入厌氧罐内,用稀释液将其稀释至10倍,取10 L进行预备接种。将肠球

3、菌(Enterococcus,EC)、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MB)、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BL)、乳杆菌(Lactobacillus,LC)、梭状芽孢杆菌、拟杆菌(Bacteroides,BD)、柔嫩梭菌(Clostridium,CL)群列为肠道菌群代表并选择相应的培养基。肠球菌、大肠杆菌用氧培养基培养,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用厌氧培养基进行培养。在日本光冈知足法的基础上,利用细菌三级鉴定法将细菌鉴定到属的水平,以标准滴管(47滴/mL)按由高到低的稀释度滴种,滴管尖端离培养基表面5 cm,按不同菌种的正常值,每个平板分为3个稀释度。37培养48 h 后

4、,计数菌落数。检测下限是2102 CUF/g湿便,且所有菌落结果数据需取其对数LgN(CFU/g)后再记录。1.2.2 炎症指标检验 检验前禁止饮食12 h,在第2日清晨抽取2 mL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液标本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做好相关数据记录。1.3 观察指标(1)肠道菌群:观察统计各组粪便样本中肠球菌(EC)、大肠杆菌(EMB)、双歧杆菌(BL)、乳杆菌(LC)、拟杆菌(BD)、柔嫩梭菌(CL)的数量。(2)对各组血常规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3)菌群数目和炎症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0.4时,认为存在关联性4。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5、,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炎症指标和菌群数量间的相关性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法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UC组、CD组、对照组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及比较UC组和CD组粪便样本中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数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UC组和CD组粪便样本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柔嫩梭菌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UC组粪便样本中的柔嫩梭菌数量高于CD组(P0.05),UC组粪便样本中的拟杆菌数量低于CD组(P0.05),见表1。2.2各组炎症指标的比较UC组和CD组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

6、(P0.05),见表2。2.3 UC组和CD组炎症指标和菌群数目间的相关性UC组白细胞数目与肠球菌(r=-0.751)呈负相关,C反应蛋白与肠球菌(r=-0.587)、大肠杆菌(r=-0.742)、双歧杆菌(r=-0.801)呈负相关,见表3;CD组与本次检测的菌群均无相关性,见表4。3 讨论IBD是一类病变部位连续性分布于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不易治愈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UC和CD。据流行病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5。但IB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认为IBD是一種由变异或致病性肠道菌群在基因易感人群中引起的炎性疾病6-7,是遗传、微生态环境及黏膜的

7、免疫应答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尚未发现特定的病原体8。因此,明确IBD的发病机制,准确判断疾病分型,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是目前临床相关研究应侧重的方向。从菌群数量可见,大肠杆菌、肠球菌、拟杆菌此类有害菌在IBD患者肠道类的数量均高于健康人群,肠道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和柔嫩梭菌的数量均低于健康人群9,其中CD组的拟杆菌数量大于UC 组,CD组的柔嫩梭菌数量小于UC 组。IBD患者肠道菌群结构相比健康人群发生较大变化,肠道有害菌群增加、有益菌群相对减少、菌群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这可能与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10-11。除了与健康人群的肠道菌群分布有差异外,不同IBD患者之间也存在差异12。在本次研究中,CD组的拟杆菌数量大于UC组,而柔嫩梭菌的数量则小于UC组。在临床疾病诊断和疾病分型上,可以考虑利用菌群所表现出的不同失衡特点来辅助诊断疾病13,缓解IBD患者因肠道镜检带来的痛苦。根据本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