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语文要素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母爱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8165691 上传时间:2021-12-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2.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语文要素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母爱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聚焦语文要素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母爱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聚焦语文要素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母爱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聚焦语文要素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母爱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聚焦语文要素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母爱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聚焦语文要素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母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焦语文要素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母爱(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聚焦语文要素,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母爱 涂卫国 丁霞 【教材分析】慈母情深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我”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于是去母亲工作的厂里向她要钱,母亲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给“我”钱的故事。课文运用电影镜头的表现方式,为读者呈现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和一个个催人泪下的细节。作者通过外貌、神态、动作、环境等描写,刻画了一个贫困、艰辛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用简练精准的语言和反复的手法,将感情蕴含在场景和细节中,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因此,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关注场景和细节,体会蕴含其中的感情,又要指导学生通过品析、朗读、对比等方式,体会课文的语言风格和陌生化的写法,在言意兼得中落实语

2、文要素。【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认识“魄”“抑”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龟”,会写“脊”“抑”等12个生字,会写“连续”“广播”等18个词语。2.默读课文,梳理课文描写的场景,聚焦关键场景和细节,想象画面,感受“慈母情深”。3.通过比较,品味语言,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教学准备】1.学习准备:完成语文作业本上第1、2题。2.授课准备: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梳理场景,整体把握(一)了解“场景”含义,明确学习任务1.播放视频,展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景和特意设置的细节,了解“场景”和“细节”的差异。2.出示单元篇章页,明确学习任务。(二)揭示课题,交流预习成果1.交流语文作

3、业本上的第1、2题,引导学生关注易错字。2.指导学生正确书写“脊”字(强调笔顺:先两边后中间),学生书写巩固;指导学生读准多音字“龟”。(三)初读课文,梳理场景1.导入:课文中的一个个场景犹如电影中的画面一样展现在我们眼前。读课文,把这些场景快速找出来。2.出示学习要求: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和母亲有关的哪些场景?(板书:场景)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写在下图的空格里。3.交流填写的场景,比较发现。(1)发现共同点:这些场景都跟母亲密切关联,“我”只是一个旁观者。(2)梳理关键信息:所填的场景中涉及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等。二、聚焦细节,体会情感(一)自主学习,想象画面出示学习要求:默读

4、课文,哪个场景让你最受触动?请选择最受触动的场景,边读边想象,哪些细节让你感受到了“慈母情深”?做简单的批注。(二)关注细节,交流感悟预设一:“手”的细节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1.理解“龟裂”,感受母亲的艰辛。(1)教师提示:你想象中的“龟裂”的手是怎样的?(相机板书:手指龟裂)(2)联系生活,说说什么时候见过龟裂的手。(3)出示图片:形象感受“龟裂的手”,说说自己的体会。2.关注“皱皱的”,感受母亲的贫困。(1)想象:脑海中“皱皱的毛票”是怎样的?(2)播放访谈梁晓声的片段,了解1元5角在当时的价值,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3.关注“掏”,感受慈母情怀。提示

5、:还有哪个细节引起了你的注意?(相机板书:掏)(1)借助“掏”,发挥想象,描述母亲取毛票的画面。(2)思考:一个“掏”字说明当时母亲已经倾其所有了。她掏出的仅仅是那一卷毛票吗?4.小结:“龟裂”“皱皱的”“掏”,这些在场景中呈现的微型画面就是细节(板书:细节),它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位贫苦、辛劳却充满慈母情怀的母亲。5.通过朗读表达感受。预设二:“塞”的细节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 1.读句子,说说对哪个词印象最深刻。2.关注“塞”。(1)比较:为什么用“塞”不用“递”?(相机板书:塞)(2)讨论小结:“塞”既表现出母亲的忙碌,又表现

6、出母亲为“我”付出是毫不犹豫、无怨无悔的。这个准确、简练的细节描写体现了慈母情深。预设三:“背”的细节1.交流:描写“背”的细节一共有几处?(出示句子)2.读句子,交流第句。(1)说说对哪个细节印象最深刻。(相机板书:脊背弯曲)(2)发挥想象,说说“极其瘦弱”是什么样子的。(相机板书:瘦弱)(3)比较句子,说说下面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4)小结:“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强调了冲击眼球的是“背”的“极其瘦弱”,而不是母亲这个人。可见,母亲的瘦弱几乎让自己的儿子都辨认不出来了。3.交流第句。(1)读句子,发挥想象,交流想到的画面。(2)说说这两段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词语反复出现)(3

7、)组织讨论: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这些词语,修改成下面的样子不是更简洁吗?(分两组出示句子)(4)进一步讨论:如果拍电影,以上哪个是慢镜头,哪个是快镜头?你会选择哪一句话来拍?(5)点拨小结:作者借助电影镜头的呈现方式,运用反复的写法描写了这两处细节,突出了慈母情深,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4.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三处“背”的细节描写出现在怎样的情境里(引导学生说说作者找母亲要钱的时候看到的情景),体会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相机板书:震惊、心疼)5.指导朗读这两个句子。三、回顾场景,迁移运用(一)回顾场景,体会心情1.导入:我们从刚才的场景和细节中,体会到“我”的震惊和心疼,课文中有一

8、句话把“我”的这种复杂的心情都表现出来了。2.出示句子: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1)说说“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相机指名学生回答,板书:难过、愧疚、自责)(2)回顾场景:正是这些场景让“我”鼻子一酸(出示内容,配乐齐读):极其瘦弱的脊背、眼神疲惫的眼睛、干燥龟裂的手指、揉得皱皱的毛票、手脚并用的忙碌(3)教师小结:“鼻子一酸”让我们体会到了“我”复杂的心情,也表现了“我”很懂事,能体谅父母。(二)拓展写话,运用写法1.提问: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当时怎样的场景印在你的脑海中?2.明确练笔要求: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注意抓住一个场景,尝试运用反复的写法把印象最深的细节写清楚,表达

9、真情实感。(完成语文作业本第6题)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提示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4.组织交流、评价。(1)选择23个较好的片段进行展示。(2)师生点评,重点评价是否呈现了场景或细节,是否用反复出现的词语来表达情感。(三)了解作者,推荐阅读1.教师总结:几十年过去了,作者从一个孩子成长为一名作家(出示梁晓声简介),这一幕幕场景深深刻印在他的生命中,成为伴随他成长的一种力量。2.推荐阅读梁晓声的散文母亲。【板书设计】【教学评析】一、关注言语形式,提高语言鉴赏能力(一)从言语品析中感受文本内涵发现、体悟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和秘妙的过程,就是“言语体验”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言语体验

10、活动,才能感悟到语言表达的精确妥帖。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聚焦字词、句式、语段、篇章,通过比较、迁移和唤醒等方法,帮助学生习得语文知识和能力。在涂老师的课堂中,品析语言做得比较扎实、深入,学生能体会到场景和细节中蕴含的慈母情深,体验到作者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对“龟裂”“掏”“塞”“极其瘦弱”等词语的体悟,涂老师没有停留在“看看图片”“做做动作”“想想意思”等层次上,而是带领学生直达文字深处。(二)从特殊写法中体会表达效果歌德有一句名言,大意是: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李海林老师也认为,言语体验的主要对象是“由内容存在转化而来的形式存在”。在本课的教

11、学中,涂老师借助课后练习第2题,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描写母亲“背”的两句话,聚焦课文中多处反复使用相同语句的写法。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比较陌生的表达方式,又是一种极好的教学资源。课堂上,涂老师引导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不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母亲的“背”。在比较和讨论中,学生对这种语言表现形式和表达效果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二、搭建学习支架,展开言语体验过程学习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生一定会遇到困难。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搭建学习的支架。比如,涂老师借助“电影胶片”的图式,引导学生梳理场景,将碎片化的信息串成一个整体,使抽象的概括变得形象化,更贴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降低了难度。再如学习“母亲掏衣兜,掏出一

12、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这句话时,先引导学生想象“龟裂”的手是怎样的,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最后出示图片直观呈现“龟裂”,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笔下母亲的手的样子,从而体会到母亲工作的艰辛。对反复手法的理解,涂老师安排了这样的教学环节:先让学生根据文字想象看到的情景,再出示修改后的句子让学生比较,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内涵,最后深入讨论,体会“反复”的表达效果。教学中,支架的搭设让学生经历了言语实践的完整过程。這也是发现方法和应用方法的过程。三、设置学习梯度,指向语言迁移运用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和内化是一个层层推进的过程。各个教学环节为学生搭设了言语实践的阶梯。如第一板块,梳理课文中的主要场景,看起来似乎仅仅是为了贴合单元语文要素,实际上既帮助学生把握了课文内容,又让学生经历了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提炼和概括的过程。第二板块,从感受“龟裂”的内涵到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由感性走向理性。第三板块,引导学生书写自己生活中“鼻子一酸”的经历,综合运用本课习得的语文知识和能力。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行了真实的言语实践,其情感也逐步得到升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第四小学 313300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第三小学 313300)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