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7709520 上传时间:2021-12-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研究 魏培梅提要 由于区位交通、国际航线以及人口与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郑州航空港区被国务院定位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内关键节点。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支持及发展成为现代航空大都市机遇下,郑州航空港也面临着对外贸发展的推动性有待提升、国内外航空市场激烈竞争和跨境电子商务进程发展陷入窘境的挑战。在今后发展时,一定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强资金筹措能力,营造跨境电商的交易环境。关键词:“一带一路”;郑州航空港区;SWOT分析基金项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级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8-YB-22);河南省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国际贸易学)建

2、设项目;河南省民办高等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品牌专业建设重点项目;国际贸易学校教学团队阶段性成果:F127 :A收录日期:2019年4月19日一、“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航空港区发展优势(一)区位交通优势。为了航空港区的发展,当地需要具备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由于河南省地处中原,郑州位于十字形铁路网及米字形高铁网交汇处,它们成为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航空、高铁、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和地铁等的发展,使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形成了五纵六横的立体运输网络。2017年通车总里程高达406公里,新增通车里程103公里。地铁线路从区内穿线而过,并在重要位置设有相应站点,郑州航空港区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了中国约30%的经济总

3、量。区位交通优势让郑州航空港区发展之初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交通网络为航空港实验区有效连接省内外各地区提供了便利,并且带动了周边地区如中牟和尉氏等地经济的发展。(二)加速开发国际航线。为了实施“一带一路”倡议,郑州航空港区不断加大航线的建设。目前,已开通郑州至中东及欧洲航线,航线已覆盖中国主要城市以及东北亚、东南亚、迪拜、温哥华等地区,基本形成国际航线网络。为了响应2017年所提出的“支持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建设”的要求,与卢森堡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达成协议,已将亚太物流中心设在了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当年该公司在郑州机场进出港货邮量达到14.7万吨。目前,郑州航空港区已有54家客运航空公司(12家

4、国际航空公司)和201条客运航线(国际航线28条),机场还计划增开连接欧洲、美洲以及大洋洲的洲际客运航线;拥有21家货运航空公司(14家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和34条全货运航线(29条为国际货运航线),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国际货运枢纽中,郑州航空港区可连接15座货运机场,实现109个城市的通航,货运航线数量位居全国第一。20102017年,新郑国际机场货运量从8.58万吨上升到50.3万吨,年均增速27.2%;客运量从870万人次上升到2,430万人次,年均增速15.8%。2017年郑州机场客货运量取得中部地区“双第一”的好成绩。(三)人口與劳动力优势。郑州航空港区能够在较短的航程内覆盖我国大部分

5、的主要城市以及大部分人口,在起步阶段就能够处于领先地位。郑州航空港区距离中国国内其他重要城市的平均飞行时间最短,约1.5小时可覆盖国内60%的人口,约2.5小时可覆盖国内90%的人口,保证了消费群体与消费水平。除此之外,人力资源是支持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重要资源,河南省人口超过1亿人,可以为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提供较为低廉的劳动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郑州航空港经济实验区劣势分析(一)产业基础比较薄弱。航空港区应该主要发展航空相关的保障产业、休闲娱乐产业、新型材料制造、电商产业、物理和生物医学产业以及教育培训等。但是,目前郑州航空港区的主导产业依旧是食品、医药、钢铁、机械、纺织品

6、等传统产业,该类产业附加价值低,市场竞争力差,大都不适合用航空方式进行运输。另外,郑州航空港区产业发展中航空临近产业规模很小,且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不高。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物流公司如联合包裹快递、空桥、顺丰、国航等在郑州设立了航空物流站,但相关的航空服务保障和维修、飞机零部件制造和航空租赁等产业基础仍然薄弱。此外,郑州航空港区进行的贸易产品相互之间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二)缺乏高新技术和创新性企业。郑州航空港对外技术依赖较高,科研机构数量稀少。科研机构作为创新的主要社会主体,郑州市高校、研究院等机构处于全国劣势地位,外部研究院校入驻少,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入驻。郑州航空港区现有企业还

7、是以产品组装和加工为主,其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郑州航空港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发明专利较少,这就极大地削弱了航空港的竞争力。(三)资金整合能力欠缺。郑州航空港区金融机构仍以传统银行为主,外资银行、私利金融机构数量极少,不能真正地实现金融的开放性。航空港试验区的外资较郑东新区仍然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投资以台资为主,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为电子信息类企业,主要有富士康、酷派、中兴等20余家,但除富士康之外,其余均为小型企业,利润有限。目前,郑州航空港区使用外资的规模与速度较之前有较大增长,但较沿海城市还有不小的差距。三、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的机遇(一)国家或政府的优惠政策。支持郑州航空港的发展已经提高

8、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这将使河南省加大航空港经济试验区的经济及技术投入,同时郑州市政府也将全力支持航空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因此将会在政策方面给予前所未有的优惠政策。外来企业也将慕名而来,加强了招商引资的能力,所以这也为郑州航空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由于“一带一路”的深入,航空运输在全球内的配置高端生产要素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郑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上十分重要,往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往西是海上丝绸之路,往北连接京津翼协同发展规划,往南是连接长江经济带战略。郑州航空港区的建设为河南开辟了一条空中丝绸之路,令中国近70%的主要城市和60%的人口在一个半小

9、时的航程内即可到达。(三)未来将成为现代航空大都市。郑州航空港区致力于中部的崛起,始终坚持创新、严谨、快速的态度承接产业转移,在现代服务业、航空物流业以及航空偏好型的高端制造业等方面投入很大。郑州航空港区集各大型产业链为一体,不仅发展规模正走向全球化,进出口的商品种类也很多,成为了极具竞争力的港区货运枢纽。在今后的发展规划中,郑州航空港区势必会成为一个能力型、信息型、可塑型的现代航空大都市。四、郑州航空港区面临的挑战(一)郑州航空港区对外贸发展的推动性有待提升。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河南省经济环境不适宜航空运输制造工业等高端制造业的发展,而且进口产品的人均消费能力也相对有限,周边居民不能给航空港地

10、区带来大规模的市场。因此,郑州航空港区对河南省对外贸易发展的推动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另外,郑州航空港距离航空原材料市场较远,尤其是没有实现新的突破。改变传统生产和消费市场的状况,导致费用高,这在很大程度上约束制约了航空港区的集聚能力的发挥。因此,如何在“一带一路”发展中让河南、郑州及郑州航空港分得一杯羹,这就要不断地提升航空港对外贸发展的推动性。(二)航空市场激烈竞争。新郑机场面临国内外机场业务上的角逐,背负了双重压力。首先,郑州航空港开展航空物流要与国外机场相竞争,亚太地区已成为全球航空经济的关键部分,但亚洲地区经济地理位置呈现狭长状,必然会导致民航市场的过度重叠,航空物流发展空间竞争激烈

11、;其次,国内航空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我国已经拥有20家货物吞吐量超过千万的机场,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的机场货运量占比超过了50%。另外,中西部具有较多的机场,同时机场所在地的政府也出台了很多的支持性政策来推动其发展。例如,成都的双流机场吞吐量最大,这给郑州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三)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陷入困境。跨境电子商务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新方向,2018年111月,河南省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高达1,173亿元,突破千亿元大关,进出口額(含快递包裹)同比增长24.8%。但是,在郑州航空港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陷入窘境,主要原因如下:第一,航空运输高端产业缺乏。跨境电子商务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周期短、订单小

12、、批次多。从航空运输的速度、安全和成本来看,无论是农业还是重工业都不是最佳选择,以至于航空运输遭遇瓶颈。第二,信息技术水平落后。郑州航空港区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信息平台,同一链上的企业无法进行资源共享和交流。比如,售票有剩余、班车晚点等信息相互间不能在第一时间互通,常常对物流动态的掌握滞后。而在货物运出之后,我们为了掌握货物的物流信息及运输安全,会选择对货物进行跟踪,而货物跟踪离不开GPS、EDI、RFID等现代信息技术。第三,综合性交通设施不完善。郑州航空港区在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时,利用“铁路、公路、航空”三种运输方式打造的网状交通线相互连接达成运输畅通。事实上由于缺乏促成三者相连的综合性交通枢

13、纽,在客运方面,并没有实现“零换乘”,在货运方面,也没有实现“无缝衔接”。五、郑州航空港区发展策略(一)坚持产业整合,优化产业结构。第一,发展临空导向型产业。借鉴美国孟菲斯发展模式,做大做强航空物流业。郑州航空港要提高招商引资的力度,应该严格筛选引进的企业和产业,尽量引进与临空经济相关性较强的产业,避免出现一些较坏的影响。第二,大力发展高端技术产业。重点突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餐饮娱乐等行业,向产业价值链上游迈进。在这一方面应该学习香农航空港对产业择优和调整升级的做法,遴选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并将其打造成能带动巨大经济效益的核心力量。根据实际情况,郑州航空港区可以大力发展肉类、生鲜水产、果

14、蔬集散、生物医学、精密机械、智能化电子行业和其他创新驱动产业。第三,整合供应链,产业升级,降低成本。郑州航空港区要加大技术投入,由低端产业的制造业向中高端的创造型产业转型。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成田航空港的经验,它主要是开展高新技术产业。郑州航空港恰恰就是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大力引进相关科研创新机构、研究院,以科研创新为动力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与发展。例如,在保持自身原有竞争力的基础上提高轻纺产品的档次质量和加工程度。通过整合供应链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二)加强资金筹措能力。郑州航空港区必须加强资金筹措能力,从而满足建设需要的巨额资金。第一,加大招商引资的

15、力度。郑州航空港区应不断加强与世界500强、国内百强、行业前10和跨国公司、央企等知名大企业、大集团的联络,突出招商引资重点,挖掘项目招商空间。第二,建立融资平台。郑州航空港可以通过建立融资平台,拓展更多的融资渠道。总体而言,可以通过直接融资方式,如通过出让一些土地或者是出售冠名权、广告来获得融资。此外,也可通过间接融资方式如银行贷款、政府拨款等方式获得资金,使得郑州航空港区具有更大的自我提升空间。(三)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交易环境。如要进一步促进跨境电商的发展,郑州航空港区要做好下面两项工作:第一,提高信息技术水平。郑州航空港区内的信息系统部分仍处于封闭状态,各部门间形成信息壁垒。郑州航空港区

16、要通过信息共享开放数据平台,落实各个部门间信息平台开放连接。第二,完善与其他物流系统的衔接与联通。借鉴德国法兰克福临空物流城发展模式,建立物流城,使郑州航空港区形成一个以机场为中心的一体化大型运输中转站。应加快多式联运一体化运输枢纽的建设,从而达到货物运输之间的“完美对接”。主要参考文献:1耿明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文瑞.论国内外航空港经济的发展模式J.经济论坛,2015(12).3河南省社会科学课题组.航空经济引领地区发展研究郑州航空港为例J.区域经济评论,2016(1).4袁凯声.把郑州航空港建设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N.河南日报,2015.10.28.5何枭吟.“一带一路”建设中内陆节点城市临空经济发展建议J.经济纵横,2015(9).6商务部综合司.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