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情境性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与操作模型建构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7566048 上传时间:2021-12-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8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向情境性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与操作模型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指向情境性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与操作模型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指向情境性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与操作模型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指向情境性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与操作模型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指向情境性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与操作模型建构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指向情境性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与操作模型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情境性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与操作模型建构(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指向情境性生成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与操作模型建构 张俊生摘 要 实践教学设计改革与创新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和突破点。明晰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变革诉求,以情境学习理论和生成性思想为理论基础,把握情境性生成教学设计的逻辑理路,进一步梳理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运行机理、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形成指向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结构。依此整体框架的设计,围绕实践性思维的生成,立足于“处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性问题”,对实践教学设计中的学习需要系统、教学目标系统、教学内容系统、教学策略系统以及教学评价系统等五大子系统进行操作模型的建构,力求解决高职实践教学过

2、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调适和修正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教学设计;情境性生成;框架结构;操作模型G712 A 1008-3219(2017)13-0020-08当前,各高职院校日益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其主要原因是实践教学已成为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和民生问题的重要因素,其发展状况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是对口就业率,究其根本则是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素养,实践能力的培养又直接取决于实践教学质量,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其教学设计是否“合情合理”,能否满足学习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切实要求,对于实践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具有重要影响。

3、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设计的变革诉求(一)彰显特色:高职实践教学变革的关键所在加强实践教学,不仅对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实现职业能力的提升具有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教学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中担负着更重要的职责,且具有更大的可供挖掘的潜力和优势,其培养目标内在地要求院校要以区别于传统教育教学形式的教学形态进行专业教学,将实践作为教学的手段和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实践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整合知识与经验,以实践性问题驱动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发展,促使其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

4、能人才。(二)合情合理:高职教师教学设计的核心要旨教师教学设计对于高职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具有关键性影响,同时也对提升学习者实践技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教师如何“合情合理”地建构特色型教学设计,成为落实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重中之重。针对当前高职实践教学领域教学设计研究严重匮乏的现象,教师应当有意识地运用新颖且有效的教学设计形式,基于职业教育特定的思维方式,将实践教学视为一种情境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持续不断地对其过程进行调节和控制,有意识地倾向情境性生成的实践教学设计,创设“处于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性问题”,鼓励学习者通过与真实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有效互动,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从旁观者、

5、参与者逐步融为实践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在真实情境场域中提升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进行实践文化的熏陶和个人身份的建构。(三)实践取向:高职学生学习情境的潜在要求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其教学实践的重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教学目标重心的迁移,即从存储理论知识转向培养职业能力,引发教学方法逐渐从“教”法向“学”法过渡,实现基于“学”的“教”;第二,教学活动重心的转移,即从师生间的单向行为转向师生、生生间的双向互动,导致教学方法逐渐从“传授法”向“互动法”转移,实现基于“互动”的传授1。由此,以教学方法为主导的变革在高职教学变革中必然要引发学习者学习方法的转变。首先,把握教学情景和教

6、学情境的辩证关系,即从情景教学到情境教学是实践教学过程从静态到动态,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不断发展进步的应然转向。其次,教学是一种动态发展的情境化过程,“它充满着不确定性”,需要持续不断地调节控制“才能保证教学设计的有效性”2。这从侧面揭示了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学习情境的实践取向性设计。这里提及的学习情境,不仅是指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还包含学习者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基于企业真实生产场域的学习环境。二、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一)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之后西方重要的学习理论之一,主要由来自莱夫、温格代表的社会学视角和布朗、柯林斯以及杜基德为代表的心理

7、學视角的研究整合而成。其中,人类学视角下的情境学习理论对实践学习给出了更为深度的认识和见解,并将其研究重心放在构建实践共同体中实现个人生命意义的生成与实现。同时,该理论还认为,学习是情境、文化和学习活动的共同功能,需要社会交互与合作,应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而这一互动过程也是形成个体能力及其社会化的必经途径3。该理论认为,学习的根本标志是在真实的情境中习得和使用知识,并能有效地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由此,学习者通过亲自实践和体验,与专家、同伴互动交往,在实践共同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外部活动逐渐内化,完成知识“发现”和“获取”的过程,从而不断加强个体的实践能力4。情境学习理论注重学习结果的默会性

8、,认为默会知识不仅存在于个体的头脑之中,同时也分布在人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之中。(二)生成性思想马克思在对由近代占主流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人文危机和哲学危机进行审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生成性思想,其是现代哲学的基本精神和基本思维方式。其主张世界的一切都是变化生成着的,并且时刻处于变化和生成的状态,甚至包括人类生命的存在也是不断变化生成着的,也就是说不存在预先设立的人的本质。其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第一,注重创造。具体到教学过程中,学习是具有情境性意义和价值的,教师必须依据情境的变化及时生成新的教学设计方案,以应对新的教学情境的出现,但并非完全的生成,而是在“弹性预设”基础之上的“生成”。第二,关注差异。在

9、生成性思想看来,学习者的个性和特点千差万别,如果按统一的标准进行教学活动,则必将抹杀其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消解创造。为此,要关注学习者的差异性,为其提供可能生成不同观点和体验的教学情境和问题,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准备,为教学生成创造最大的可能性。 三、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框架(一)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机理解析现代教学设计观认为,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基础上形成的,涵盖教学过程的前期准备、中期教学、后期评价三个阶段的所有教学活动,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教学系统的有效运行。所谓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是指以情境学习理论为精神指向,以生

10、成性思想涉入,共同作用于教学设计系统的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选取、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效果评价等五大子模块,有机形成以“情境性”和“生成性”两大特征为一体的实践教学设计,强调以“处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性问题”为核心,其本质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者学习的情境性,将实践问题情境化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为途径,在实践共同体中进行知识、技能的建构以及文化的吸收,见图1。图1 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运行机理1.突出学习差异需求的学习需要分析高职学生的学习具有显著的实用性和工具性特点,其学习需要是其本体性价值需要,同时也是主体社会化需要在学习上的反映。学习需

11、要分析包括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学习内容的分析和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其中,在对学习者特征具体分析的过程中,尤属对学习差异需求最为关键。对学习者差异的分析,主要围绕一般特征(年级水平、智能、学习期望、认知发展成熟度、生活经验、社会背景等)、知识水平、实操水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学习差异需求的分析,教师能够对学习者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基本学情的掌握,明确学生的学习准备、个性特征、学习风格,以及影响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其他因素。这些都为实践教学设计者创设“合乎情理”问题情境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也为学习者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学习知识的意义建构奠定了基础。2.强调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设计高职院校

12、将培养学生的实践知识和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不仅是学习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当前社会人才需求对学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在道德实践观、技术实践观和交往实践观等多重实践观的指导下,实践教学应整合实践规范之维、技术之维和意义之维,既要关注实践的合法性问题、有效性问题,还要关注实践的意义性5。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与外界环境进行长期而真实的互动和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实践活动所需的知识技能,推动个体实践能力的增长和社会化推进。因此,结合高职实践教学特色,高职实践教学应秉持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设置功能性学习情境的基本理念,创设实习场、实训场等与真实实践活动相一致的情境,以帮助学习者达成

13、特定的教学目标。3.关注真实情境问题的教学内容设计基于情境性生成理念的高职实践教学内容设计指向培养学习者实践能力的实习场,设计者将学习活动抛锚在真实操作的情境中,把知识置于一定的真实情境中进行学习和理解,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能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由此,建构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对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应至少满足复杂性和确定性这两个要求,即教师设计的问题应是与学生今后在岗位中可能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相同,其实践教学知识应能满足学生对实践知识的需求和情境性迁移的要求,处在真实情境中的结构不良问题则是促使教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迁移和创新能力,进而实现实践共同体中师生、生生

14、意义的协商和建构。4.注重合作参与实践的教学策略设计情境学习理论人类学视角专家J.莱夫在深入研究学习领域后认为,“学习是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应强调“个体作为社会实践参与者的重要意义”,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个体单一学习的层面。学习者通过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在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以“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的方式参与实践共同体的学习,从而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实践知识和技能。基于此,“合作参与实践”是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可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合作参与实践的教学策略设计:第一,消解传统教学的“唯中心化”取向,创设师生参与的实践氛围。教学的控制权掌握在实践共同体中,而

15、教师作为其中的一个特殊个体,应积极引导学生“合法的邊缘性参与”,谋求从知识技能到身份确立、文化融合的转变。第二,建构真实情境中的实践共同体。学生学习实践知识和技能应在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地参与中完成教学任务。第三,“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中的“合法性”和“条件性”问题。教师和企业要真正赋予学生参与的权利,使学生能够有效进入实践共同体中,实现参与者与实践者身份的统一。同时,应秉持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理念,以“处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性问题”为核心,将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机统整,建立课程实践教学与集中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全程式实践教学模式。5.倡导情境化适应性的教学评价设计

16、情境化适应性教学评价是指以不同的教学情境为参照,通过适当的评价方式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变动因素,把握不同情境中主体的某些特定行为,并对其作出“合乎情理”的价值判断,以满足不同情境中主体的不同需要6。其强调多元互动的评价理念,关注情境变动对教学评价的影响,具有情境性、动态性、生成性等特征,是一种注重过程、指向发展的教学评价方式,其目的在于师生发展、教学推进。因此,该教学评价是一种随情境变化、动态生成的评价方式,与第三代教学评价理论发展性教学评价不谋而合,在某种程度上,情境化适应性教学评价是蕴含“情境性”和“生成性”的发展性教学评价,具体到高职实践教学领域,其是一种突出随评价情境而变化的适应性、生成性教学评价,强调实践教学过程的情境价值,通过不断调整评价指标、评价策略、评价方式以适应新的评价需求,使教学评价真正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和内在价值。(二)基于情境性生成的高职实践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