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是吴江市老龄化发展的加速期,也是吴江市 全面建设“乐居吴江”,着力改善民生、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 时期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吴江老龄工作水平, 不断推动老龄事业发展,根据《吴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我市老龄事业发 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制定本规划一、 “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吴江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 各地、各部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坚持“六个老有” 的目标,同心协力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全面建立了覆盖城乡各类 人员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障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各类社会保障水 平随着经济发展同步提高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 善,老龄事业发展的支持政策逐步形成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扎实 推进,全市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246张,全市所有镇(区)全 部建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8个社区(村)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 站,覆盖率达100%,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取得突破,基 本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各项涉老惠民政策得到进一步落 实,使老年人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实惠,在全省率先建立 了尊老金制度。
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稳步推进,老年人的 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提高,敬老爱老助 老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二、 “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截至2010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17. 23万人,占总 人口数的21.56%,预计到“十二五”期末将达到20万人口老龄 化、老年人口高龄化、高龄人口空巢化日趋严峻,将直接导致劳 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社会供养系数上升,家庭功能弱化,社会 养老负担加重,老年基础设能和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老年产业 急需发展,社区照料服务需求迅速增加,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 需求呈现出多样性,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广泛深刻的影响十 二五”期间是我市实现“两个率先”和全面建设“乐居吴江”的 关键时期,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解决老龄问题,满 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 调发展,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 重要任务三、“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 基本原则“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 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完善老龄事业管理体 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老龄社会环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努力实现“六个老有”目标,确保老年人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 尊严,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围绕全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树立现代老龄理念,深化老龄工作内 涵,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向“老有颐养”、“老有乐养”转变; 逐步建立广覆盖、可持续、普惠性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 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为老服务网络;逐步健全与人口 老龄化相适应、协调高效的老龄工作体制围绕提高老年人生活 水平和生活质量,重点实能“着力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精心打造 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三大工程,使老年人权 益保护更加充分,老年人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敬老、爱老、助老 和代际和谐的社会氛围更加良好,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老有所 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 目标,创造更为有利的社会条件十二五”期间,老龄工作要坚持的基本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为第一要务,从解 决老年人现实问题入手,努力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努力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求2. 坚持服务均等稳步提高老年福利水平,合理配置各类养 老资源,促进为老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为老服务由“补缺型” 向适度“普惠型”转变,确保城乡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3. 坚持统筹发展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建立与经济社会 发展相协调、与老年人口增长相适应的老龄事业发展机制,缩小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老龄事业发展的差距4. 坚持责任共担按照“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 的工作方针,进一步理清发展老龄事业权责和分工,努力构建政 府、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老龄事业发展格局四、“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1.巩固家庭养老地位倡导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相适 应的新的家庭养老观念,树立社会服务进家庭的意识建立家庭 养老监督和调解制度,形成由基层政府、老年组织相结合的监督、 调解网络倡导邻里之间、老年人之间、亲友之间互相帮助,建 立邻里亲友助老网络积极探索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 宅,鼓励老年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对子女与父母“分 而不离”的购房模式,探索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或贴息贷款的机制, 减少空巢现象探索政府、社会、个人共担机制,帮助居家养老 的高龄、失能老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改革完善老年人户籍迁 移管理政策,为老年人与赡养人随迁提供条件强化尊老爱幼家 庭美德建设,大力推进“老年温馨家庭”创建活动,提高老年人 居家养老的幸福指数。
2. 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 整制度逐步统一城乡老年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性养老金享受 条件标准,并逐年提高待遇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将劳动年龄段的被征地农民、农村劳动力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征地人员基础性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探索建立城乡居民社 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劳动力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9%以 上发展面向全体社会公众的普惠型老年福利事业,倡导全社会 开展帮扶、认养、资助等多形式的救助老年人活动,确保贫困老 年人的基本生活3. 提高医疗保险待遇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提高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建设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卫生服 务体系和医疗保障制度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老年人的参保费 用,由医疗救助基金按规定予以保费补助、实时救助和年度救助 充分利用基层和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探索建立普通门诊费用统 筹,扩大制度受益面从今年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 老年人医保范围内报销比例达80%以上,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的老年人医保范围内住院费用补偿率达70%、门诊补偿率达30 % 在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中,对老年人在个人账户记入、补充医 疗保险门诊额度等方面给予适度照顾。
对贫困家庭残疾老年人实 行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免费安装普及型假肢、免费适配普通型 矫形器,免费为老年精神病患者给药加强医疗资源的整合,发 展老年医疗和服务网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适宜 的家庭医疗服务养老机构要设立配套的医疗服务点4.提高老年福利水平认真落实老年人优待政策,逐步加大 公交、医疗、旅游等方面对老年人的优惠力度继续落实尊老金 制度,对80周岁以上的本地老年人按不同年龄段发放尊老金, 并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逐年提高对低收入的高龄、独 居、失能等养老困难的老年人,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入住养 老机构或接受居家养老服务老人提供支持逐步扩大不同年龄段 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凡符合条件并提出申请的低收入住房 困难纯老年人家庭,能得到住房保障二)建设更加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 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筹资力度,新建、改建、扩建养老 服务设施,提升养老服务档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民营资 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积极探索“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的 路子十二五”期间,新建2所以上具有全护理性质的护理院, 每所床位在100张以上。
新建集医疗、护理、保健、康复为主的老 年病医院或老年病专科机构1所同时,加快市社会福利中心建 设,作为全市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新增床位500张到2015年, 全市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32张以上,力争达到40 张加快农村敬老院转型升级,改变管理模式,增强服务功能, 提升服务质量,使敬老院变成农村老年人聚集、交流和娱乐的场 所,并向农村“空巢”老人提供日间托养、配餐等社会化服务 建立市级社会福利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 基本形成示范性、福利性、社会化养老机构并存,全护理、半护 理、生活能自理的养老方式共有,初级、中档、高档健全的养老 机构建设格局2. 健全社区照料网络围绕老年人需求,加快建立市、镇(区)、 社区(村)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和运营管理,不断完善配套施设,丰富服务内容,扩大覆盖范围, 增强服务功能到2015年,全市所有镇(区)和万人以上居民住 宅区建立床位不少于20张的日间照料中心,30%以上的城乡社区 建有为老年人服务的助餐点全市各类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 全部达到省评估标准A级以上,其中,市级建1所省级示范性居家 养老服务中心,2A级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达到50%以上, 3A级的达到10%以上。
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使用面积不少 于300平方米,农村社区不少于450平方米;并配有康复设备,建 有康复护理室90%以上城镇老年人和80%以上农村老年人能从社 区获得托养、日间照料、康复护理、心理关爱等居家养老基本服 务,并有机会和条件参与社区文化娱乐、学习教育、健身等活动, 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的为老服务网络建立居家养 老护理责任保险3. 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对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 积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职业学校等教育资源和相关职业培训机 构设立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医学、管理学、护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专业,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 对持有吴江市《再就业优惠证》的养老护理员,政府实行免费提 供相关职业培训,培训后经职业技能鉴定合格的发给相应的职业 资格证书认定为就业困难的人员,可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 等就业扶持政策各镇(区)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 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待遇,维护合法权益,通 过各种措能,稳定和壮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队伍,提高整体素质 在为老服务队伍中,成立吴江市养老服务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 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各类养老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的骨干作用和 医疗卫生、家政、商业、餐饮、公用事业等机构的参与作用,逐 步形成养老服务组织网络。
三)建设更加完善的老年社会管理体系1. 建立老年信息化管理平台以推进老龄工作信息化互联互 通、资源共享为目标,按照统一标准、联合建设的原则,将全市 各类涉老服务机构的信息纳入到一个数据交换平台中工作,建成 连接市、镇(区)、社区(村)的老龄工作信息网络系统,构筑 集老年人基本信息、身体状况、养老需求、各类为老服务组织为 一体的信息平台,实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维修、精神 慰藉、康复护理、文化娱乐、办理老年证等服务的信息化,改善 为老服务手段,提升为老服务能力2. 完善老年权益保障机制市级建立老年人法律援助机构,各 镇(区)建立老年人维权示范岗,重点在涉及老年人医疗、保险、 救助、赡养、住房、婚姻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 优质的法律服务各镇(区)要联合有关方面共同做好司法救助、 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拓展老年人申请和获得法律援助的渠道,健 全老年人信访处理和跟踪督查及应急处置机制加强老年人权益保 障的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认真落 实老年人的各项优待政策,增强全社会老龄法制意识3. 创新老年服务管理机制按照“党政主导、老年参与、管 理规范、服务完善、关系和谐”的要求,以完善老龄政策法规、 发展老年群众组织、管理老年社会事务为目标,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