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并在增加就业、促进科技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出口 以及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 柱然而,中小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陷入了融资困境,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 壮大的重要因素,严重阻碍其长足发展因此,分析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及其成因并探 讨其解决方法便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其次分析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具体讨论我国中小企业近年来面临的融资困境并对困境产生的 原因深入细致的进行了分析,并将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企业自身不足、 金融体系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政策支持不足四点在此基础上,从每一个成因入于,提出 了完善企业自身制度、合理利用民间资本、构建企业信息网络、加强政府支持与监管四项组 合对策,用于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融资困境,对策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概况 11.2.1国外研究现状 11.2.2国内研究现状 2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第二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32.1巨大的资金缺口 42.2高昂的融资成本 42.3民间借贷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52. 4互保机制带来的社会经济风险 62. 5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境小结 6第三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 63.1中小企业自身因素 63.2金融体系结构原因 73.3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 83.4宏观社会环境原因 83.5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成因小结 9第四章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研究 94.1中小企业自身制度完善 94.2民间资本的合理利用 94.3信息网络的构建与共享 104.4加强政府支持与监管 104.5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研究小结 11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中小企业是带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要素, 中小企业不仅在企业数量方面占据绝对份量,而且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推动科技进步、缓 解就业压力、维持社会稳定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我国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中小企业 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已占到中国国内工业生产总值的58%,出口总额占到68. 3%,利税 则占到50%左右,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机会,专利技术的65%是由中小企业发明创造的,75% 以上的技术创新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80%的新产品是由中小企业开发的另据亚太经合组 织工商咨询理事会统计,中小型企业在中国大陆地区贡献了超过90%的贸易往来,创造了 60%-80%的就业机会,在实体经济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事实证明,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大 型商业银行对大型企业贷款覆盖率接近100%,中型企业在80%以上,而规模以下小型企业则 不足20%据统计,2011年占企业总数99. 8%的小微型企业,其贷款余额仅占全部金融机构的 36.10%在3800万户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中,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尚不足银行贷款总量的2%中小企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逐步提高,其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 关注在政策层面上政府先后出台了种种扶持政策和措施:1998年中国人民银行明确提出民 生银行和城市银行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支援对象并逐步改进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同时要求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1999年出台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办法, 以解决企业担保难问题;2000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金融服 务的指导意见》,要求商业银行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2002年全国人大常 委会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并于2003年1月1丨|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对中小企业加强 扶持、指导和服务进入了法制的轨道。
在资木市场层面上,2004年6月,深交所推出了 “中 小企业板”,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打开了通道;2009年批准创业板股票上市对解决我国中小 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深远的战略意义m然而,虽然政府不断努力,融资难依然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成为制约 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源性融资较缺乏;间接融资中银行是中小 企业获得资金的主要渠道,但由于银行一般要根据企业的实力、信用、担保来提供贷款,这 又限制了这一渠道;直接融资渠道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公司债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 企业难以通过资木市场公开筹集资金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直接导致企业资金缺乏,资 金周转不良,造成企业经济效益差,利润率下降,所以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已成为制约中小 企业发展的瓶颈客观地分析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深入分析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 不仅关系到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关,确保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 康的发展具有I■分重要的意义1.2国内外研究概况1.2.1国外研究现状企业融资理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七八十年代,伴随产权理论、信息经济学等微 观经济学的发展,特别是企业的治理结构理论和信息不对称论的引入,使该理论发展迅速, 学者将其与其它理论融合,揭示其特征。
对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主要由以下几种相 关观点巴1、 梅耶斯(Myers)和迈基.里夫(Majluf)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即企业融资的顺序为先内 源融资,后外源融资;若外源融资,则先债权融资,后股权融资原因主要基于:内源融资 所受限制最少、费用最低,因而是首选,债务融资具有抵税、降低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而产 生的代理成木等方面的好处,因而次优,最后考虑发行股票是因为股权融资成本较高1312、 利率管制影响论1969年,Jaffee与Mod订iani指出,利润最大化原则决定银行的 信贷供给曲线,如果银彳丁是一个完全的垄断者并有能力对不同客户实行自由定价,那么中小 企业就不会再受到信贷约束的制约但由于政府利率管制政策的存在,商业银行无法根据其 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对其实行差别定价,也无权规定不同的贷款利率,从而就产生中小企业 的信贷约束难题⑷3^信用障碍论Jeremy. Berkoeitzhe与Michelle J. white指出,假若法律存在漏洞, 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利用这种漏洞(例如通过申请破产保护程序)争取债务减免时,银行便会 倾向于选择向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大型企业授信,而避免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以保证信贷资金 安全,因此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皈4、 "共同监督"假说和"长期互动"假说这两个假说是Banerjee等人于1994年提出来 的后者认为,中小金融机构是可以有针对性的为中小企业的提供融资服务;然后通过长期 合作增进对借款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从而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制约根据这一假说,解 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之一是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的数量规模间5、 关系融资制度青木昌彦等学者认为,关系融资是一种特殊的颇具人合色彩的信贷 关系,通常存在于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之间关系融资制度是通过市场自发调节而非行 政管控手段产生,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新途径新方向卬6、 S-W模型Stiglitz等学者利用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理论解释了信贷配给的主要 原因,并为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建立了 S-W模型S-W模型假定在借款人与金融机构之间 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如果银行采用提高利息率的策略覆盖风险敞口则会产生逆向选择问 题,从而导致信贷投资失败冋7、 Benlin和Mester (1998)按贷款方式将银行贷款划分为市场交易型和关系型,对于关 系型贷款,他们认为以银行对借款人保持密切监督、银企重新谈判和双方隐含的长期合约为 基本特征,其主要表现形式为额度贷款和承诺贷款。
关系型贷款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 一种重要手段,这类贷款是银行基于借款企业的多产品、多渠道的长期交往所收集的私有信 息而发放的贷款回8、 Berger和Udell (2002)在此基础上将银行贷款做了进一步的规范,按技术区分为财 务报表、资产抵押、信用评分以及关系型贷款他们认为关系型贷款的决策主要依靠的是不 易公开获得且难以量化、传递的“软”信息,如企业所有者品质和能力,银彳丁通过与关系企 业及其所有者进行多方面、长期的交往来收集这些软信息何1.2.2国内研究现状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开始,以及实施国有企业"抓大放 小"的发展战略,中小企业在带动国民经济活力和解决就业问题的作用越来越大,针对制约 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融资问题专家们结合外国有关融资理论,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 实际情况,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1、 毋照生,周卓尔3基于江苏省银监局的调查数据,以银行信贷结构为分析视角,从 企业贷款难和银行放款难两个方面,分析我国小微型企业融资难形成原因认为:企业贷款 难主要是由于抵押难、担保难以及基层银彳丁授权有限、办事程序复杂、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 等因素。
银行放款难,主要是由于银行存贷比例逐渐下降以及法规制度的限制,导致银行资 金放不出去的因素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2、 王蓉问基于江苏省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问卷调查,结合样本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 对江苏省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与金融支持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制约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 内外部因素,提出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需做好企业层面、金融层面、中介层面、政府层面 四个层面的工作,以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3、 吴建刚,梁辰希取等以中国人民银行2010年对全国中小企业调研数据中的浙江省数 据为代表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了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些因素,并提出在今后的发展中不 仅要提高中小企业内部的财务控制,更需要加强社会主义经济法制法规建设的建议4、 林毅夫,孙希芳冋对于非正规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提出: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 明,且常常不能提供充分的担保或抵押,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有效克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 选择问题,而非正规金融则在收集关于中小企业的“软信息”方面具有优势这种信息优势 是非正规金融广泛存在的根木性原因,金融抑制只是一个强化因素,同时非正规金融市场的 各种特征也都源于其存在的根本逻辑。
并由此构建了一个包括异质的中小企业借款者和异质 的贷款者(具有不同信息结构的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部门)的金融市场模型,证明非正规 金融的存在能够改进整个信贷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5、 王学军旧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由于企业自身和我国经济 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足够融资资金,融资难严重制约了 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促使了民间借贷市场的快速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其对民间借贷的发 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分析,为找到有效解决途径提供了宝贵的信息6、 修丕师泅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出发,分析我国民间借贷市场的形成原因、潜在风险 以及对实体经济所产生的影响从民间借贷资金供求均衡和资木市场风险收益关系着手,试 图寻找影响民间借贷风险的各个因素,控制这些影响因素使民间借贷市场的供求均衡水平发 生移动,从而有效控制民间借贷的规模总量和风险水平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研究的是我国大陆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中小企业在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结构进行实 证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学者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主要成果,综合分析中小企业 融资难的原因,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方法及对策。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不太发达,企业的各种信息披露较小,尤其国家对部分中小企业的 信息强制性披露要求较低,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直接调查进行分析统计的难度太大,因此,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