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过程性评价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2.44KB
约9页
文档ID:226776342
过程性评价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辨析_第1页
1/9

过程性评价的含义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王鑫 刘力摘 要 过程性评价在教育评价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掌握其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有着重要价值过程性评价常常伴随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概念出现并很容易混淆明确过程性评价的深刻内涵以及辨析清楚相关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推动教育评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档案袋评价:G40-058.1 :B:1671-489X(2020)22-0010-04An Analysis of Process Assessment and Related Concepts//WANGXin, LIU LiAbstract Process assessmen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master its concept and apply it in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assessment is often confused withconcepts such as performance assessment,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formative assessment and portfolio assessment. Clarifying theprofound connotation of process assessment and discerning the con-nection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related concepts have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evaluation.Key words process assessmen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formative assessment; portfolio assessment1 前言过程性评价(process assessment)主要是通过引导教师、学生对教学及学习过程的关注,从而提高课程实施质量,促进个体发展的一种重要评价思想。

关注过程性评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能促使教学朝着“应然”的方向发展此外,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assessment)、发展性评价(developmental assessment)、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等诸多相关概念伴随着课程改革纷纷涌现把握好过程性评价的含义并明确与之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对于推动教育评价的发展与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2 過程性评价的含义过程性评价是在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背景下提出的20世纪30年代以前,人们把评价的功能仅仅锁定在目标的达成上,如何评价教学效果,如何设计评价工具,是人们关注的重点[1]20世纪40年代,受泰勒等相关学者的影响,评价功能的关注点落在目标和表现的达成度上,并将教育目标进行详细分类,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教育目标的达成度[2]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倡导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的融合,重视评价的反馈作用,并根据反馈有效地调整教学[3]20世纪70年代,过程性评价这一概念被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克里芬(Scriven)首次提出,最初是用于教材改革,后来又运用于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中[4]。

20世纪90年代开始,过程性评价理论基本成型,学者纷纷立足于该理论的不同角度进行阐述,大致分为两种走向:第一种是从其基本概念入手,从认识论、哲学、教育学、评价学角度剖析过程性评价的深刻内涵和特点;第二种是基于该理论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来进行实证和分析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涉及的信息给予即时、动态的反馈、解释和调整,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价值增值的活动[5]它是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总体评价[6]接下来,笔者将从如下几方面进行阐释和分析评价的价值取向 过程性评价的价值取向是依据评价者的自身需求对被评价者的选择与判断所持的一种态度、操作倾向[7]过程性评价不仅重视学习成果,还重视学习过程中隐含的要素,属于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价值取向[6]学生的经历、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会导致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引发不同的反应,这种反应会包含非智力因素潜在的影响关注课程实施过程中隐含的价值,可以有效地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同时能帮助教师对其教学行为进行优化教学过程中体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并且不断生成新目标,活动实施后的结果也成为下次活动的新起点[5]这说明评价在对学习效果进行判断的同时,还会反过来影响学习过程。

在这种“生成—发展—回流”的作用下,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行为变化和内隐的心理变化不断地运用于知识的建构和实践中评价的对象 过程性评价主张评价主体和客体的融合,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并不断进行反馈,从而作用于学习过程从评价的形式看,常见的有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这三种[8]这三种评价形式往往同时作用于课程教学中,学生自评具有反省作用,同学互评具有借鉴作用,教师评价具有诊断作用[8]学生自评是通过查看自己学习过程中保存的资料,结合学习内容的测验结果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客观地对本阶段的学习表现进行描述,并明确努力的方向,真正做到心中有数同学互评的关键在于提高互评意见的表述质量,避免互评因同伴关系而流于形式因此,这需要教师进行有效指导并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客观、积极、有效地进行互评针对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的典型问题——缺乏一对一精准和评价,此时需要教师有选择性地关注重点学生和重点事件,必要时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录像并分析此外,如何搜集和管理大量的评价信息也是教师实施评价时亟待解决的问题[9]评价的内容 过程性评价主张对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给予重视,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6]。

这就要求重视非预期结果,拓宽评价的视野,增强对有价值信息捕获的敏锐度秦蕾在化学课中实施过程性评价时,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新发现和阅读书籍时引发的新思考纳入有价值的学习成果范畴中[10]韩雪松、刘志峰关注小组学习体现的表现行为[11]石洁丰富了评价的内容,将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纳入进来[12]藏鸿雁在对成人学习进行实证研究时,提出将网络自主学习、书面作业、实验完成情况、上课态度、小组学习等指标纳入评价的内容[13]胡冬梅将创新能力作为评价内容之一,并认为创新能力可以通过两方面体现:第一,可以将所学知识通过具有创意的方式加以运用;第二,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14]评价的方法 过程性评价采用量化与质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6]关于如何有效实施过程性评价,笔者将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一,过程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第二,评价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落实如图1所示,完整的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者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的;设计弹性的教学环节;设计评价内容、标准及考查方式;实施并监控教学计划和评价;收集评价结果;总结并反思教学过程所谓弹性的教学环节是指教学环节可以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控同时,在教学环节进行时,教师应留有余地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关注教学环节隐含的情感态度等影响因素。

在设计评价标准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避免“一刀切”,制定弹性化的评价标准和任务同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标准的制定,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评价的作用并且了解如何评价在实施评价时应控制好评价的强度,使其处于一个适中的范围在网络设备较好的课堂教学中,评价结果的收集可以伴随教学计划的实施而同步进行评价中若涉及态度、情感等价值判断的问题,则可以采用定性的方法,以描述和记录为主若涉及关于事实判断的问题,则可以采用定量的评价方法例如,采用百分等级分数来评价个体所处的位置[15];确定个体对于某件事的达成度可采用五级分法,其中“5”代表“最优”,“4”代表“较优”,“3”代表及格,“2”代表“不及格”,“1”代表“最差”;评价学生得分(相对总体而言)可采用Z分数或T分数检验[15]评价的功能 过程性评价是立足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揭示学生学习活动的深层意义,揭示“当下”学习与“未来”可能发展的关系[5]其功能除了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判断之外,还能够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积极反思,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方式和方法,不断激励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评价进行反思并促进教学方式的改进,更好地应用教学策略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3 过程性评价与相关概念辨析除过程性评价之外,表现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及档案袋评价都是在教育评价中常常接触的概念,也是彼此相关且很容易混淆的概念厘清这些概念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在教学中运用这些评价表现性评价与过程性評价辨析 表现性评价是依据一定标准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情境中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行为表现进行的观察和判断[16]有学者对于评价中涉及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详细分类[17]也有学者认为,表现性评价中的“表现”还包括学生的想法、感受等内在的心理活动状况[18]就其价值取向而言,表现性评价看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变化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接近真实情境)对问题进行探究这一过程来观察学生的表现行为,从而对学生进行评价表现性评价着眼于分析学生的发展变化,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鼓励或提出调整建议,它属于过程性与发展性并重的价值取向在评价内容方面,表现性评价聚焦于学生“分析”“应用”“综合”等复杂认知行为,而过程性评价主张将具有教育意义的结果尽可能全面地考虑在内从这一点来看,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更丰富、更深刻、更复杂同时,这一点也体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时,可以将“表现”中体现的内容纳入评价的范围。

发展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辨析 发展性评价是相对于甄别性评价而言的甄别性评价(鉴别性评价)的目的是选择出满足相应条件和要求的学生,通过评价进行甄别、鉴定和选拔而发展性评价重视学生自身能力和潜能的发展发展性评价包含的内容相对广泛,可以是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可以是学习能力、判断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的发展鉴别性评价通常只重视学生单一能力的培养,如升学考试时关于智力和技能方面的测验,偏向性十分明显发展性评价是利用可持续发展观对学生行为进行动态评价的过程[19]有学者指出,发展性评价的提出是为了弥补现行评价环节中的缺失[20]也有学者指出,发展性评价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关注学生、教师和教学效果的发展[21]可见,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促发展,它是在过程性评价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发展性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等理念相协调,此概念的提出直接指向结果的发展而过程性评价是间接地指向学生的发展,是通过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方法,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锻炼能力,最终实现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发展性评价没有涉及具体评价任务的设计、评价标准的设计、评价的操作步骤等问题,而过程性评价则是根据其体系相应的操作步骤来实现的。

因此,过程性评价相对于发展性评价而言,更容易操作,其评价结果也易于指向学生某种具体能力的发展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辨析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中,对照预先设计好的计划、方案的标准衡量学生的执行情况[22]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认为:“形成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