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谈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用教学策略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0.97KB
约6页
文档ID:226226458
浅谈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用教学策略_第1页
1/6

浅谈对外汉语初级阶段语用教学策略 张健楠【摘要】语用,即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和理解语言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习者运用汉语进行得体有效的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还应注意对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培养因此,进行语用教学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结合汉语教材内容及个人教学经历,浅谈了对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语用教学策略关键词】语用教学;策略;初级G642 A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用能力作为交际能力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语用能力缺失可以理解为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语言知识,却不能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初级学生掌握的词汇和句式很少,如果在学习一开始就没有理解语用规则,体会不到语言使用的正确环境,那么这种负面影响将会延续整个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运用更加灵活而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汉语语用能力一、创设真实语境语言形式的选择取决于语言使用的环境语境对于语言影响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很多初级阶段的学生因为没有搞清楚某个词语或者句式使用的语境,而会出现一些既正确又错误的交际失误,“正确”是因为这些词语或句子的使用没有语法上的错误,是正确的,然而却不应该用在当下的语言环境,让与他交流的中国人出现理解上的错误。

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最大努力让课堂成为学生语言实践的场所,不只是听说课或口语会话课,任何技能课型都可以寻找自己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语用能力将教材上的语言知识融于真实的交际活动中大量的情景式对话练习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能够自由开口说话的机会,这也是初级水平学生最喜欢的练习方式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模拟场景,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掌握如何打订飞机票、去医院看病、购物等交际用语这种场景教学在设置时要尽量越逼真越真实越好,在提前沟通好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打真正的客服,或者请几名中国学生“伪装”成点餐员来和同学们进行对话这样真实的交际练习不仅能使学生联系兴趣高涨,即学即用印象深刻,而且在生活中遇到此类情景也能从容应对,充分锻炼了学生的语用能力此外,教材中的每个课文对话都会固定一个场景,虽然基本能涵盖初级阶段的话题和语言知识,但往往不够生动灵活,有时还会略显呆板和老气如果学生仅仅记住教材中的情景案例,那么在应对真实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与突发状况则会产生不知如何作答的尴尬,特别对于汉语初学者而言,词汇的贫乏等原因会使其更加窘迫比如教材中出现的这个对话:服务员:“欢迎光临!请问您几位?”客人:“两位。

服务员:“里面请!请看看菜单客人:“我们要一个锅包肉,一个麻婆豆腐,两碗米饭,两瓶可乐服务员:“好的,您稍等这是去餐馆吃饭的一个情境对话设定我们在操练这个对话时,不能直接照搬、死板的读来读去或者简单替换我们可以根据真实生活情境启发学生设定对话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和变化,比如想要的菜没有了,对菜的口味做法有特殊要求,希望服务员介绍特色菜,服务员态度不礼貌等等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列举出常用的同义词、同义句等,让学习者有选择性地记忆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保证无论发生何种情况,这一类的交际都能够顺利地进行和完成二、重视语气语调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汉语中同一句话,甚至一个字在对话中使用时,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能够表达出不同的含义比如,很简单的“嗯”字表示知道,了解和对说话人的回应嗯?”语气上扬表示不确定或者惊讶嗯!”表示强烈的赞同和肯定等等音调是汉语特有的特征,但语气和语调对其他语言使用者却并不陌生,每一种语言都会用语气和语调来表达说话者的不同情绪但遗憾的是语气和语调是无法在课本教材中标注显示的,标点符号也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每一种语气,学生习得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视听材料和教师的课上讲解和练习。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耳口并用,听说同步,对会话中的语调要有足够清晰的意识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先由老师带领着全体学生朗读这个句子,然后让学生来尝试对这样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进行练习例如“我不知道这样很简单的一个句子,也可以通过改变语调表达出多种不同的语气和情绪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愤怒的,轻蔑的,委屈的等等可以多给学生主动发挥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习者记忆,还能提高学习者对汉语的感知能力,并且在交际运用中,即使学生的表述在语音语法上不尽完美,但如果能把握好语气和语调,听话人也不难从中理解发话人的会话含义,有利于交际的顺利进行三、拓展词汇释义汉语词汇博大精深,用法丰富广泛即使是初级水平的学生,也可能接触到同一个的词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在对外汉语初级教材中,每课课后词语表中对于词汇的解释包含四个部分:词语、拼音、词性和英文释义,例如“晚安 wǎnān v. Good night.”这样虽然能够满足对词汇知识的基本展示,方便学生理解和自学,但却忽略了语用层面上的体现比如这个词语是口语还是书面语,词语的感情色彩如何,适用于什么样的语体,人群、年龄段或地域,有没有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哪个词使用的频率更高等等。

这些语用方面的知识我们无法在教材上做到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现有的水平,给予更加全面的词汇解释,这样使得学生在习得汉语前能够对所学词汇有更全面的把握,在交际中减少语用失误拓展词汇释义不是要在刚接触到一个词的时候就把所有的用法全部倾倒给学生,这样的做法是不合适的,而是教师不能只讲解词语的基本含义,练习发音语调,更要注意提示学生这个词在实际交际中有哪些特殊的御用习惯,避免出现交际中的用词失误或者混乱比如“姑娘”这个词,在实际会话中不是每个人都能使用的姑娘”这个词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年龄段特征和感情色彩,北方人尤其是北京人更愿意使用,这个词口语化十分强烈通常是年龄大一点的长辈在称呼2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时使用的,带有亲切,关爱的色彩这一类的词语还有很多,教师在讲解时一定要注意加入这样的解释,才不会导致学生在交际中错用乱用,闹出笑话四、结论初级阶段是汉语学习者培养语用能力的黄金时段在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运用各种教学策略把语用教学渗透到汉语教学的每一个角落,注意学生每一个语用细节,包括词汇的运用、语气语调的掌握,并还原真实语境语用能力的培养不能够短期速成,更不像语音、语汇和语法,能够通过具体的考试来检验学习成果,语用能力体现于学生的真实交际之中,我们在日后的教学中应该逐渐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

参考文献[1]陈杰.谈语用能力和语境与对外汉语教学[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6).[2]戴黎红.任务型教学模式下留学生汉语语用能力培养之我见[J].商情,2007(11).[3]郭宪春.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文化渗透方法[J].理论界,2008(6).[4]秦冬梅.论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介入[J].三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5]王勇.英汉礼貌的语用与文化价值差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姚芳.浅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J].青海社会科学,2009(6).[7]余甜甜.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赵峰艳.从语用学角度浅谈中国人的“言不由衷”[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编辑:陈岑)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