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徐州市和集中学2021年高二政治月考试卷含解析

zh****7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2.02KB
约12页
文档ID:225929292
江苏省徐州市和集中学2021年高二政治月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1/12

江苏省徐州市和集中学2021年高二政治月考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哲学启示是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D.敢于挑战权威,抛弃书本,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参考答案:C2. 经济特区从一开始就不仅注重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也重视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政治体制改革上的突破,没有思想意识上的转变,没有社会民主法治建设的同步进行,经济特区是办不成的这启示我们( )①要把创新精神作为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②要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③要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④要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D3. 对价值观的理解,错误的是( )A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 B 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C 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D 价值观指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参考答案:D4. 1936年柏林奥运会,欧文斯创下10.3秒的百米世界纪录。

之后,医学界研究断言,百米赛道上人类所能承载的运动极限不会超过每秒10米但是32年后,海固斯创造了9.95秒的新纪录,打破了这一断言这表明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③实践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取科学的认识 ④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A5. “十一五”规划追求“国富”,“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从追求“国强”到强调“民富”,从唯物论角度讲,体现了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B.坚持联系的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坚持发展的观点,坚持理论创新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参考答案:A6. “最美”一词在这一年里频频见诸媒体小人物”成为正义的化身,他们用平凡和义举践行真善美,用勇敢与坚守构筑起“道德高地”这说明A.人民群众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B.传统道德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C.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 D.培育“四有”公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参考答案:A7. 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因而,哲学家都是真理的发现者。

这一观点A.错误地认为哲学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B.正确地反映了哲学和哲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C.对哲学的认识是正确的,对哲学家的认识具有片面性D.肯定了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的作用,否认了哲学在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参考答案:C8. 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告打破这启示我们( )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参考答案:A9. 如果人站在月球上,眼睛看见地球是一个球体,无法分辨出细节,用放大2000倍的光学显微镜可以看到地球上的楼房,如果用放大亿倍的纳米扫瞄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水泥墙和泥土里的沙粒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当今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和扩展C.实践中的新问题会推动实践的发展 D.新的认识工具和手段推动了认识的发展 参考答案:D10.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突破载人技术;第二步完成对接技术和出舱活动技术;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成功,使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体现了哲学道理是 A.发展是质变,有质变就有发展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 C.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 D.认识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参考答案:C11. 2010年楼市“疯狂”,房价将继续上涨,房价将彻底崩盘,房价将深度调整,业内人士莫衷一是这说明( )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B.有多个真理性认识的存在C.真理和谬误的界限是不容混淆的D.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会导致对同一个对象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参考答案:D12. 在下列名言中最能体现整体和部分关系的是 ( )A.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C. 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考答案:C略13. “四风”问题是长期形成的恶疾陋习,尽管有多起案例被曝光和查处,但并不代表“四风”问题得到了根治,根治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这蕴含的哲理主要是A.要做好量的准备为质变创造条件 B.事物经过一定的量变就能实现质变C.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与发展 D.质变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参考答案:A14. 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了A.事物运动是永恒的 B.静止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认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参考答案:C15. 随着中高考临近,拜“考试必过神”、选用“祝福笔”等一些另类的考前“讨彩头”方式在中学生群体中流行心理专家认为,考生这样的行为可以看作一种减压方式,但切勿过度迷信从世界观角度看,考生的上述做法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参考答案:B16. 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就是一定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宗旨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办事情应立足整体,搞好局部C.既要抓住重点又要统筹兼顾 D.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参考答案:A17.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A.培育“四有”公民 B.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C.诚实守信 D.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参考答案:C18. 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是36.3%和40.4%,2020年有望下降到25%和35%。

随着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①人民生活水平会不断提高 ②居民的消费结构会不断改善 ③食品支出的金额会不断减少 ④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会逐渐取代生存资料消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参考答案:A19. 温总理说:“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参考答案:A20. 我国全国人大审议企业所得税法草案,规定内资、外资企业将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这表明我国运用(  )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参考答案:B21.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优秀作品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2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2012年底前完成无人和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6年前研制并发射空间实验室,突破和掌握空间站关键技术,开展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2020年前后研制并发射核心舱和实验舱,在轨组装成载人空间站,突破和掌握载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技术、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这表明( )A.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的变化发展的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参考答案:B23. 毛泽东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他一贯主张“诗言志”,他的大量诗作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可侵犯、不可欺侮和独立自主,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铮铮骨气,体现了中国人民改天换地,建设祖国的战斗豪情,影响之深,无与伦比,外国曾有人说毛泽东是“一个诗人赢得了新中国”这主要表明: A 思想、理想、信念都是文化的表现形式 B 文化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C 先进的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 诗人的气质和风范成就了毛泽东的伟大形象参考答案:B24. 漫画《要走动管理,不要坐下开会》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实践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B.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参考答案:C25. 霍金说:“随着量子力学的发现,我们认识到,由于总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不可能完全精确的预言事件”,“我们的目的只在于表达一套定律,这些定律能使我们在不确定原理的极限内预言事件。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 )A.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握本质和规律  B.理性认识能指导人们推动事物的发展C.人们的认识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D.事物的不确定性否定了世界是可知的参考答案:C26.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涌现出雷锋精神、大庆精神、抗“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的不断涌现,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的特征是A.民族性 B.时代性 C.平等性 D.开放性参考答案:B27. “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水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用水 ②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受惩罚 ④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28.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我们要(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