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

上传人:风****你 文档编号:225896870 上传时间:2021-12-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治多小学教师招聘2016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最全版】1:一般来说,当一个人的智商为115时,这个人在人口分布中应该处于什么位置?()单项选择题A、中下B、中等C、中上D、优异 2: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单项选择题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3:根据桑代克的学习律,一个已形成的可以改变的联结,若加以应用就会使这个联结增强,属于()

2、。单项选择题A、准备律B、练习律C、失用律D、效果律 4:一位教师走进教室时,刚刚推开虚掩着的教室门,忽然一把扫帚掉了下来,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教师的讲义夹上,课堂上一片哗然,这分明是学生搞的恶作剧。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单项选择题A、老师大发雷霆,立即查找恶作剧的人B、自我解嘲地笑着说:“看来我工作中的问题不少,连扫帚都向我表示不满了。希望你们在课后也给我提提意见,帮助我改进工作吧!”C、认真地说:“我就喜欢接受他人的挑战。”D、稍作整理,批评训斥学生 5: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单项选择题A、小学教育目的B、小学教育目标C、小学教育原则D、小学教育内容 6

3、:创造活动的原动力是()。单项选择题A、个性B、好奇C、创新D、努力 7: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多项选择题A、命题学习B、下位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 8:课前反思是教学活动之前,对学生认知水平、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自觉地进行审视、预测和分析,查漏补缺。因此说,课前反思具有()特点,重视教学前的反思,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单项选择题A、批判性监控课堂B、前瞻性分析设计C、监控性分析设计D、前瞻性总结评价 9:通过对某地农村情况的调查发现,如果农民从事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农业项目,那么收益普遍较好;只要农民从事产业化程度不高的农业项目,收益就普

4、遍不好,高效农业项目发展需要多样化。朝阳村农民收益很好。可见,朝阳村的农业项目()。单项选择题A、产业化程度高B、科技含量高C、发展多样化D、属于高效农业项目 10: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指()。多项选择题A、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B、教育目的为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所制约C、受教育人口的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D、学校发展规模对教育目的的制约 11:以下不属于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的是()。单项选择题A、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使用一般的生产工具B、使学生掌握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运动能力C、培养学生

5、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学习生产技术的兴趣D、掌握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和技能 12:对“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人”的基本含义理解错误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生是完整的人B、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C、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D、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什么差异 13:“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多项选择题A、遗传的作用B、教育的价值C、家庭的影响D、文化的功能E、人的能动性 14:从德育的角度来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反映的德育原则是()。单项选择题A、导向性原则B、编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15:想象的特点有()多项选择题A、超前性B、形象性C、流行性D、独特性

6、E、新颖性 16:在感觉记忆中,信息的编码方式是()。单项选择题A、概念体系B、语义C、图像和声像D、图式 17:1897年,()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多项选择题A、孟子B、盛宣怀C、荀子D、庄子E、朱熹 18:有A、B、C、D外表一样、重量不同的四个小球。已知:A+B=C+D;A+DB+C;A+CBACB、BCDAC、DBCAD、BADC 19: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单项选择题A、发现法B、示范法C、讲解法D、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20: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单项选择题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一周之后复习C、考试前复

7、习D、当天复习 21: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单项选择题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22:到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属于( )。单项选择题A、模象直观B、形象直观C、感知直观D、实物直观 23:用“课程标准”取代原来的“教学大纲”,新的课程标准发生的明显的变化有()。多项选择题A、课程功能B、课程内容C、课程实施D、课程管理E、课程核心 24:符号学习就是词汇学习。 ()判断题对错 25:在教学程序中,教师安排的程序性事项就是()。单项选择题A、教学程序B、教学过程C、教学事项D、教学方法 26:记忆的首要环节是()单项选择题A、保持B、再

8、认C、回忆D、识记 27:学生小龙放学回家途中乱穿马路,被汽车撞倒在地,导致肋骨骨折,对于小龙所受伤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单项选择题A、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赔偿责任C、学校没有过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D、学校存在过错,但可免除赔偿责任 28:对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判断题对错 29: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题A、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B、教材的呈现C、课堂练习D、吸引学生的注意力E、教学策略的运用 30: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

9、的( )特点。单项选择题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 31: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单项选择题A、班级文化B、组织制度C、凝聚力D、班级管理 32:启发的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单项选择题A、创造性B、交往性C、多样性D、主动性 33:锐意创新的道德规范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判断题对错 34: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这种教学过程软情境通常是指()单项选择题A、教师权威B、课堂环境C、课堂气氛D、课堂管理 35: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多项选择题A、桑代克B、巴甫洛夫C、斯金纳D、加涅E、维纳 36:

10、毛泽东提出的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单项选择题A、1965年B、1962年C、1957年D、1956年 37:彩色电视机的三基色是()。 红绿蓝青单项选择题A、B、C、D、 38: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单项选择题A、唯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 39:我国心理学界依据教育系统中所传授的经验内容的不同,将学习分为()多项选择题A、信号学习B、知识学习C、技能学习D、行为规范学习E、情感学习 40: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刺激反应联结,而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判断题对错 41:教学认识的主要方式是()。单项

11、选择题A、直接经验B、科学实验C、社会实践D、间接经验 42:口渴会促使人作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的()。单项选择题A、指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 43:外部影响转化为内部发展要素的根据是()。单项选择题A、实践B、主观能动性C、教育D、训练 44:我国的小学产生于()单项选择题A、殷周时代B、秦代C、战国时期D、唐代 45:现代学校课程必须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以及内容和手段的更新变化。()判断题对错 46: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单项选择题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 47:学习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这种

12、学习属于()。单项选择题A、词汇学习B、符号学习C、概念学习D、命题学习 48: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联系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单项选择题A、常模参照评价B、正式评价C、标准参照评价D、非正式评价 49:儿童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单项选择题A、缺少学习技能B、过度焦虑C、注意力缺陷D、对学习不感兴趣 5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单项选择题A、知识的传授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51:我国教师法对教师的身份定位是()。单项选择题A、自由职业者B、国家公务

13、员C、国家雇员D、专业人员 52: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等直观教具,或做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感性认识的教学方法是()。单项选择题A、参观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实习法 53:根据材料回答TSE题:德育只有遵循受教育者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受教育者的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有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多项选择题A、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B、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C、教师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D、不能因材施教 5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包括的三个阶段是 。多项选择题A、 依从B、 逆反C、 认同D、 内化E、 统一 55: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