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调硏报告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25891369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调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调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调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调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调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调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调硏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一调硏报告摘要:我国是人均占有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应该处理好 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目前的环境 污染和生态破坏都比较严重,本文分析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讨论了我 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以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 发展的对策分析。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一、引言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把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保护结合起 来研究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是人均占有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西方发达 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不适合中国国情,也不符合当 今世界环

2、境与发展的潮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 系,把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地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 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它既关系到我国当前的发展,更关系子孙后代的可持续 发展。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都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 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原料和能源,并容纳经济活动 所产生的废料,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只有 保护环境资源才能促使经济长久发展,环境保护需要经济发展。客观事实说明, 那种以盲目扩大投资规模、乱铺摊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其增长速度越快,资源 浪费

3、就越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就越严重,发展的持续能力就越低。我国是人 均占有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我国只有遵循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实施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三、我国目前的环境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一)目前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污染严重我国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燃煤造成的。北方采暖城市,大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 检测值很高。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以及四川盆地等燃烧高硫煤的地区,酸 雨出现频率增加。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的头号大国,是酸雨 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并且随着汽车的大量增加,汽车尾气污染也日趋明显。2、水污染呈现发展趋势近

4、年来,我国在防治工业污染、加强废水处理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却大幅度增加,而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远不能适应需 要(处理的比例不足10%)。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地下水普遍超采,近海城市海水入 侵现象严重。3、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加剧工业固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越来越大,处理和利用率比较低。近 年来,未处理利用的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占用大片土地,已经成为二次污染源。城 市区域环境的噪声污染严重,根据对39个城市的统计,平均等效声级高达72.6 分贝,有近23个城市噪声污染处于中等污染水平。(二)环境继续恶化的原因有:1、长期沿袭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长

5、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粗放经营来扩大经济规模,对资源的消耗大 幅度增加,环境污染严重,主要表现为:由于技术、管理水平落后,企业跑、冒、 滴、漏现象严重,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了污染;能耗水平高,单位产值的污染水平 高,本来应该转化为产品的资源“异化”为污染物,资源消耗量的增加扩大了资 源开发量,加剧了生态破坏。2、产业结构不合理,使结构性污染严重从经济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以重工业为主的时期,其环境 特征是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污染产生量和生态损失耗量高。在相同的产业结构条件 下,由于科技贡献率低影响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增加了单位产值的低污染 量,而污染型产业结构雷同,又扩大了污染范围

6、,加剧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 趋势。3、环境科技和产业滞后现有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技术不能适应环境保护的需要;环境科技的整体 水平不高,高新技术应用较少,体现环境科技前沿水平的先导性研究不足;有的 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有些还停留在成果阶段,科技成果的实用化、商 品化和产业化程度较低,缺乏通用产业化的技术;环保产业规模较小,产品质量 和技术水平较低,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4、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使污染严重市场经济虽然有利于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效率利用,从而实现帕累托最优 效率。但是,在环境问题上,在环境资源的利用上,市场机制失灵却是常见的现 象。首先,环境污染具有很强的负

7、外部性。它表现为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 收益与社会收益的不一致,而这种表现却不能在市场上反映出来,如果没有政府 的干预或社会矫正,外部性负效应很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公共资源的破 坏。其次,环境保护具有正外部性。环境保护是一种为社会提供集体利益的公共 物品和劳务,它往往被集体加以消费,它基本上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是具有正外 部性很强的公共产品,这样就产生了 “搭便车”问题。使市场机制提供环境保护 这样的公共产品的供应严重不足。再次,环境资源具有公共性。这就可能导致所 有人无节制地争夺使用稀缺资源。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结果是不可避免 地导致资源的毁灭和环境的破坏,这被哈丁称为“公地的悲剧

8、”。我国的公地现 象尤为严重。四、加强环境保护以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分析(一)树立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特征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因 其粗放经营和盲目开发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环境生态的失衡,限制着生产力 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外延式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取,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观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谓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科技含量高, 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要在坚 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中,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提升产业层次,切实转 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提高发展循环经济

9、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在经济结构战略 性调整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 目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优化产业结构,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 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用高新技术和生态技术改造能耗高、污染重的传统 产业,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二)运用市场机制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运用市场价格和信号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首先,通 过对资源核算、计价,并有偿使用的方法,把生产过程的环境代价纳入成本,有 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其次,市场机制可激发技术进步,开发新技术、新工 艺,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依靠科技

10、发展“绿色产业”, 通过环境标志认证,可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有利于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第三、用市场机制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中的“政 府失灵”,环境问题的“政府失灵”是指由于政府行为导致环境政策和环境管理 的失效,从而加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如我国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CDP 核算方法有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没有把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代价包括在内,诱使人 们单纯追求经济系统和经济增民速度,导致“有增长无发展”和“高增长,高污 染”的现象(三)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 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

11、途径。依靠科技进步研究开发无废、少废、节水、 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如推行清洁生产技术 可最大限度的减少原材料和能耗,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发展环保产业, 开发推广先进的环保没备和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防治污染的技术既可以保护 环境又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此,环保产业又被称为“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 发展前景。(四)健全和完善法规体系,保障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施环境法制、法规的建设是保护环境和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环境 法规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手段,通过对行为主体的规范可预防或控制环境污染 和破坏的发生,同时也是对以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 的具体化和制度化。参考文献:卩|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02钱易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张帆.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6李慧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7延军平.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及行为对策M,北京:科学技术版社,19998杨敏英.经济效益与资源代价一可持续发展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