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美军阿利-伯克级战力全解析

慢***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6.50KB
约14页
文档ID:225683221
美军阿利-伯克级战力全解析_第1页
1/14

美军阿利-伯克级战力全解析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发射标准防空导弹 随着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于2005年全部退役,美国海军现役驱逐舰只剩阿利伯克级了这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就是“阿利伯克”舰特别是其ⅡA型具备很强的综合作战能力,加之数量不断增加,美国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不会因该级舰退役而降低 为了打造21世纪的海上力量,美国海军正在发展新一代航空母舰、水面舰、濒海战斗舰、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等耗资巨大的装备,加之每年为伊拉克驻军要投入上百亿美元, 尽管军费连年增长,布什政府为2006年度国防预算更是开出了4500亿美元的大单,但也不免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斯普鲁恩斯”必然选择下岗,由“阿利伯克”独挑大梁身兼数职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退役后,阿利伯克级要身兼数职,或许有人会担心它能否担此重任,其实大可不必怀疑它的能力,该级舰设计之初就是一级多用途驱逐舰虽然该级舰是以防空作战为主设计的,但是舰上装备了S一89综合反潜战系统美中不足是早期的阿利伯克级舰没有设置机库,平时不搭载直升机,所以,不能充分发挥该系统的效能,在反潜战方面,略逊于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其主要原因是在设计时军方要控制造价,而且有斯普鲁恩斯级承担反潜作战任务。

按当时的运用思想,防空、反潜作战是各司其职,这与苏联海军的现代级防空驱逐舰和勇敢级反潜驱逐舰搭配使用的概念是一样的 早期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只设计了直升机起降平台,反潜作战能力略显不足,这一缺憾曾遭到许多指责美国海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都装备了S一89综合反潜战系统,目前该系统已经升级到(V)10版本,不过基本构成还是SQS一53舰壳声呐、SQR一19战术被动拖曳声呐、S一28“兰普斯”轻型机载多用途系统、Mkl16反潜火控系统和相关武器系统、UYQ一25水声传播预报数据处理系统等缺了直升机显然影响到全舰的综合作战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效能在后续的阿利-伯克ⅡA级上设计了直升机库,可以搭载SH一60B“海鹰”反潜直升机,综合作战能力,特别是反潜作战能力有了极大的跃升,成为名副其实的多用途驱逐舰,完全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海军战略调整时,由于该级舰装备的“宙斯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功能拓展性,为“由海向陆”作战提供了巨大支持,再次显示了其设计的成功 独领风骚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其规模最大,战斗力最强,部署面最广,不愧为当今世界的驱逐舰之王。

当然,其最为世人称道的特点是最早装备“宙斯盾”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具备抗反舰导弹饱和攻击的能力在设计上,强调编队协同作战,重视可靠性、可维修性,追求经济性和舰的生存能力 该级舰是美国海军专门为“宙斯盾”作战系统和导弹垂直发射系统而设计的驱逐舰,作战系统可同时高速搜索、跟踪处理几百批目标,并可同时导引12枚导弹拦截空中目标,“标准”舰空导弹的备弹量足以对付饱和攻击舰首尾装备两组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备弹90~96枚,并根据作战任务,混合装载“标准”舰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和垂直发射的‘阿斯洛克”反潜导弹 SPY一1D多功能相控阵雷达配合3部SPG一62目标照射雷达、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结合多种电子战手段,使该级舰成为防空作战能力最强的驱逐舰,在气象杂波、海浪杂波以及电子干扰环境下,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靠性、抗空中饱和攻击能力 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继承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成熟技术,“宙斯盾”系统和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精简,从而降低了开发风险,加之整个作战系统中有专门的检测和监视系统,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性另外,美国通用公司的LM2500燃气轮机也是在两级舰上使用成熟后,用于阿利伯克级舰,而这种采用统一的动力系统为其使用、训练、维修、后勤保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该级舰一改美国海军传统的船型设计,最引人注目的是外观显得粗壮敦实,水线的长宽比由斯普鲁恩斯级的9.6降为7.9这种船型增加了舰内的容积,有利于舰的内部总体布置,弥补了因采用紧凑型上层建筑而造成的内部容积减少,一些重要的舱室移到甲板下布置这种船型设计大概是吸取了苏联驱逐舰的优点,舰的宽度加大,使水线面更加丰满;水线以上部分有明显外飘,从正面看上去全舰呈菱形在使用方面,这种船型具有较好的耐波性和操纵性 在隐身性能方面,该级舰在设计时采取了多种措施:一是注重雷达波隐身设计,尽可能减小舰外形的雷达截面积通过对上层建筑的侧壁倾斜一定的角度,降低桅顶至水线的高度以及上层建筑的高度,减小上层建筑的总长度的雷达波隐身设计,降低了全舰外形的雷达截面积二是注意降低舰的噪声辐射,在设计时应用了以往的降低机舱机械设备结构噪声和螺旋桨流体动力噪声等成熟技术三是应用屏蔽和绝缘材料,减少向外辐射的热量在烟囱等发热部位均覆有隔热材料;在排气管顶部装有红外抑制装置,将热废气与周围的空气混合,以降低废气的温度,从而达到抑制红外辐射信号的目的 美国海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编队 首先,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改变了航母战斗群的结构,使编队防空作战能力大幅度提升。

以往,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基本由航母、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佩里级护卫舰、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快速支援舰等组成,各型舰都承担不同的作战任务,防空、反潜分工明确如今的航母打击大队由于舰种的逐步减少, 更加便于指挥、维修,从而减低使用费用如前所述,阿利伯克级舰基本是补充提康德罗加级遂行防空作战,后来,随着空中威胁程度的降低,该级舰又承担了对陆攻击任务因此航母战斗群基本由航母、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佩里级护卫舰、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以及快速支援舰等组成编队的反潜作战任务也将由阿利伯克级舰承担如此编成,既减少了编队中的舰艇数量,尽可能降低航行中的舰艇所受到的威胁,同时由于ⅡA型舰在兵力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整体作战能力不断提高 其次,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又承担了新的使命任务,它将是美国海军“海上打击”的中坚力量在新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美国海军决定在原有两栖戒备大队的基础上组建两栖打击大队,基本构成是原来的3艘两栖舰再加上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潜艇各1艘虽然阿利伯克级舰的作战任务并没有改变,但是由于水面作战舰和潜艇的加入,使两栖打击大队的综合作战能力全面提升,在对付中小规模危机时,不必出动航母打击大队,它就可独立完成任务。

本来,这种编成的作战能力就已经强于其他国家的航母编队 第三,该级的部分舰成为“海上盾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布什政府上台后,加速了美国国家弹道导弹防御计划的部署步伐,其中海基防御任务主要由“宙斯盾”舰负责具体做法是由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和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组成9个导弹防御/水面打击大队任务是为战区部署的部队和美国本土以及盟国提供防护,作战时利用“标准3”导弹完成弹道导弹拦截任务,其中1艘阿利伯克级主要承担编队防空任务、远程监视、跟踪虽然这两级舰本身就是为防空作战而设计的,具备当今最强的防空作战能力,装备有先进的SPY一1B/DSEI控阵雷达、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和多种防空导弹,但是,在进行弹道导弹探测和拦截作战时,雷达系统资源还是显得不足,此时,一旦遭遇来自飞机或反舰导弹的攻击将自顾不暇,需要其他舰的保护美国海军的舰艇在装备了“协同作战能力”(CEC)之后,编队中各舰的作战系统可以形成完整的导弹飞行航迹,共享同一的战术态势图即便本舰探测设备没有捕捉到目标信息,也可根据其他舰传来的有关导弹的数据,进行拦截,极大地简化了复杂的作战任务,所以有人将该系统誉为防空作战革命性的装备必要时,担负区域防空作战任务的驱逐舰也可遂行拦截弹道导弹的任务。

美国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还处于限定能力的初级阶段,由驱逐舰担负远程探测、跟踪,巡洋舰负责利用“标准3”导弹进行拦截根据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的计划,在2007年底前,将有3艘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搭载28枚“标准3”导弹,另外6艘驱逐舰具备探测、跟踪能力标准3”导弹已从2004年开始准备,2005年底前装备8枚,这些导弹将首先搭载于2艘巡洋舰2005年9月下旬,“柯蒂斯威勃”号驱逐舰和“伊立湖”号巡洋舰等舰已经部署在13本海,开始监视朝鲜弹道导弹的动向其最终目的是要在亚太地区部署15艘具备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宙斯盾”舰 当然,美国海军也不是一味地给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增加任务,现在IIA型舰不装备“捕鲸叉”反舰导弹,这意味着它将不承担反舰作战任务有报道说,这是出于成本和重量的考虑,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美国海军的反舰作战多由航母舰载机来承担,因为“捕鲸叉”反舰导弹的射程为130千米,在这种距离上“短兵相接”会增大作战风险,这与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不装该型导弹的初衷大概是一样的另外,就目前的国际环境来看,在海上实施反舰作战的可能也相对较小 我们还应看到,美国海军借斯普鲁恩斯级退役之际调整了驻日第7舰队在横须贺基地的兵力部署,进一步充实了它在西太地区的实力。

现在11艘水面舰中有7艘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除巡洋舰2艘外,5艘驱逐舰分别是“柯蒂斯成尔伯”、“约翰-S-麦凯恩”、“菲兹杰拉德”、“斯特德姆”、“拉森”号,比原来增加3艘2004年前完成远程监视、跟踪功能改装的5艘“宙斯盾”驱逐舰中的4艘已经部署在日本另外4艘分别是“小鹰”号航母、“蓝岭”号两栖指挥舰和2艘佩里级护卫舰“范德格里夫特”和“加里”号 根据《21世纪作战概念》,美国海军对现有兵力进行了重新规划,准备组建四种作战单元,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阿利伯克级将在三种作战单元中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相控阵雷达和垂直发射系统的组合使该级舰能够适应各种作战任务,在美国海军的转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今天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可谓驱逐舰精英,享誉全球事实上在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美国海军同样有一位功绩卓著、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就是二战中率麾下的驱逐舰中队驰骋太平洋战区,因其舰队常以31节的高速追击敌舰而得名“31节伯克”,战后曾连任三届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的阿利艾伯特伯克上将美国海军为表示对这位将军的尊敬,十分罕见地在将军在世之时就将美国海军史上最先进的一级驱逐舰命名为阿利伯克级,期望这级军舰能够像阿利伯克将军一样:快速、灵活、勇往直前。

1991年阿利伯克级首舰“阿利-伯克”号服役典礼上,阿利伯克本人亲自到场鼓励官兵:“战舰是用来战斗的,你们应该知道怎样做好事实证明,该级舰没有辜负将军的英名,可谓舰如其人 卓越上将 阿利伯克1901年10月19日出生于美国科罗纳多州,是在美国出生的第三代瑞典裔人士,其祖父19世纪中叶移民到美国在家乡读完中学后,伯克1919年6月考入安纳波利斯美国海军军官学校,4年后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分配到“亚利桑那”号战列舰1939年6月,在美国海军服役17年的伯克被任命为“梅格福德”号驱逐舰舰长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伯克正在海军一个军工厂工作,渴望重返舰队的伯克1943年1月被任命为第43驱逐舰分队指挥官1943年11月1日担任第23驱逐舰中队(绰号“小海狸”中队)指挥官,到1944年2月23日短短4个月时间里,伯克率领该中队参加了22场战斗,击沉日军1艘巡洋舰、9艘驱逐舰、1艘潜艇、几艘小型舰艇,击毁大约30架敌机,此外还击伤一些水面舰艇和飞机,给日军造成沉重的打击,“小海狸”中队及伯克由此名声大振二战期间,伯克历任第43、44驱逐舰分队和第12、23驱逐舰中队指挥官,以及第58航母特混舰队参谋长 朝鲜战争爆发后,时任海军作战部长的福莱斯特谢尔曼将军任命阿利伯克担任驻远东海军部队副参。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