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白大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5523432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白大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白大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白大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白大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安徽省六安市白大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晚明时期,一批颇具影响力的民间社团在江南地区竞相兴起,成为反映当时社会变迁的重要因素。由表中信息可见当时晚明时期会社简表名称地点描述匡社苏州王夫之与友人立志匡时救世复社吴江黄宗羲等人訾毁时政,裁量公卿岭南会馆苏州广州商人联乡谊,保商务,谋公益讲学会无锡东椿书院组织学者面向大众,讲求实学A.文化政策开明,社会舆论较为自由B.中小市镇大量兴起,出现反传统舆论C.传统四民结构松动,社会分化加快D.商品经济发展,经世致用思潮兴起参考答案:D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苏南地区出现,在思想领域出现批判

2、传统儒学的经世致用思想,材料表格中“匡时救世”“讲求实学”正是这种思想体现,故D项正确;当时受到理学思想统治,不是自由,故A错误;明清之际思想不是反传统,是批判继承,故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社会分化信息,故错误。【点睛】史实运用型选择题是在掌握历史史实基础上进行答题的体型,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外,还要有一定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解答此类试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认真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时候要抓住题中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排除无效信息。2联系教材和相关历史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在读懂材料后,要找准切入点,将材料反映的内容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知识转化要准确到位。3.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注

3、意多做题,培养史料阅读以及解题技巧的能力。2. 明代古今图书集成记载,节妇烈女宋代有267人,到明代猛增至36000人。这反映出明代理学A弘扬了宋朝理学的精髓 B与朱熹的理学思想不同C将宋朝理学推向了极端 D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参考答案:C3. 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1830年的资产阶级于是必须与贵族进行一场新的斗争”据此可知,这一情况A.表明保守主义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生B.结束了贵族掌控国家权力的陈旧制度C.推动下议院席位由乡村向城市的转移D.将促使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责任内阁参考答案:C根据“18

4、30年的资产阶级于是必须与贵族进行一场新的斗争”,结合所学,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扩大政治权利,削弱贵族权力,于是开展了1832年议会改革,扩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议会席位,故C正确;工业革命发生在保守主义的政治时期,A错误;1832年议会改革只是削弱了贵族的权力,贵族仍然掌控国家权力,B错误;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责任内阁,D错误。4. 某同学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发表宣言,声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中共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他不知该材料的真伪。下列推理正确

5、的是 A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格格不入 B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始终坚持三民主义C应该是假,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的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D应该是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共再次合作而作出了努力参考答案:A5. “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整肃吏治,消除官场的腐败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的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参考答案:B6.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

6、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参考答案:C雅典民主政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常理,自杀是个人的自愿行为,不受法律的过分约束,但该规定明显是限制这一自由的行为,说明C选项正确。限制自杀的规定的初衷不是为了尊重生命而是加强对个人的管制。如果“崇尚自然法则”应该不去自杀,两者逻辑上有矛盾。所以BD选项排除掉。法律体系的完备的程度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A选项排除掉。7. 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

7、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中的“万恶之政府”指A、清政府 B、南京临时政府 C、北洋政府 D、南京国民政府参考答案:A8.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他,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况B天子与诸侯都是宗族、姻亲关系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当时常有诸侯“不朝”的现象参考答案:B分封制。材料反映了天子与诸侯的权利与义务,诸侯要定期觐见、朝贡天子并提供军赋和力役,这是西周分封制的情况;材料中“一不朝再不朝三不朝”,反映了当时有诸侯“不朝”的现象。材料中无法体现天子和

8、诸侯的宗族、姻亲关系。故选B。9. “最新党内统计数据公布,截至2010年底,全国党员人数突破八千万”。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经历了风雨历程。图1和图2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A.1921年和1922年B.1927年和1928年C.1937年和1938年D.1949年和1950年参考答案:B10. 有学者指出,汉武帝时期正式确立的察举制,察举权虽下放到郡国等地方官员手中,但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政府掌握。这表明,察举制的实施A.扩大了地方官员的自主权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执政力C.体现了社会道德建设要求D.增强了儒家学说的影响力参考答案:

9、B【详解】在察举制下,郡国推举的人才,最终任用权掌握在中央手中,这就使得各地人才被收归中央统一使用,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执政力,故B项正确;地方官员向中央举荐人才,中央最终掌握任免权,没有扩大地方官员的自主权,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察举制的选材标准及其与儒学的关系,无法说明是否体现了社会道德建设要求、是否扩大了儒学的社会影响力,C、D两项错误。11. 下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不属于斯大林时期的是( )A.推进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工业化B.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C.联合个体小农经济并改造为大规模集体经济D.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参考答案:D解析: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是苏

10、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的。12. 十八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者魁奈曾说:“在所有商业的交易中,出卖者和购买者是相对立的,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订立契约。他们自己这样调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为他们自己是他们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适的裁判者”。这说明魁奈A.崇尚契约精神B.意图规范市场C.代表商人利益D.主张经济自由参考答案:D材料“根据自己的利益,订立契约他们自己是他们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适的裁判者”反映了自由订立契约、自由贸易的思想,故D正确;材料主要不是反映对契约的崇尚,故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意图规范市场,故B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魁奈代表商人利益,故C错误。故选D。13. 八国联军驻

11、京后,顺治门外一带为德军驻守地,其界内新设各店牌号,大都士大夫为之命名,有曰“德兴”、有曰“德盛”、有曰“德昌”、有曰“德丰厚”等。这反映出当时A国人民族自信心丧失 B中西文化具有相通之处C传统文化已失去民心 D部分国人具有媚外心态参考答案:D八国联军驻京,德军驻守的地方出现大量以“德”命名的店铺,凸显了近代中国部分人的崇洋媚外的心态。故应选D。14. 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参考答案:B15. 东

12、瀛识略记载:“茶固闽产,然只建阳、崇安数邑。自成丰初请由闽洋出运,茶利益溥,福、延、建、邵郡种植殆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旺盛 B福建山区较适宜茶叶的种植 C种茶、制茶获利较为丰厚 D国内的长途贩运发展迅速参考答案:A略16. 法国名噪一时的年鉴学派领袖及其创始人马克布洛赫曾说:“在学术研究的领域,考据学已不再是一门无足轻重的辅助学科,它有着广阔的前途,借助于考据水平的精益求精,历史学将自豪地为人类开辟一条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崭新大道。”这表明布洛赫的学术研究A在为历史辩护 B在为自己辩护C在为时代辩护 D在为统治阶级辩护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借助于考据水平的精益求精

13、,历史学将自豪地为人类开辟一条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崭新大道”表明布洛赫不是一个冷峻的手术刀般的研究者,而是一位充满热情的斗士,面对似乎不可救药的年代,依旧没有放弃辩护的权利,声嘶力竭地为时代辩护,为正义招魂,将目光投注于将来,坚信光明之不灭。故 c 项符合题旨。17. 江浙地区,唐宋时期“所种惟稻”,明朝中后期“郊原四望,遍地皆棉”。这种变化造成的影响是A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B民众衣食结构彻底改变C导致生态环境遭破坏 D农村经济结构有所调整参考答案:D18. 19491965年,安徽省宁国县人口自然变动呈多峰型增长。能够正确反映该县这一时期人口变动的选项是() 参考答案:A13.19世纪60年代,

14、清政府打算通过移植西方的机械制造来保护中国文明。在这一点上,中国的领导者这时已准备超越纯军事范畴,广泛地将铁路、轮船航线、机械工厂和应用科学包括在内。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其荒谬是因为( )A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B儒家的至尊地位是不可动摇的C西方文明与儒家文明处于根本对立,双方无法兼容D中国的西方化不彻底,无法真正推动中国进步参考答案:A20.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顿繁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