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熊天霞 韩会庆 张英佳摘 要:为提升贵州对外开放活跃度和投资开发吸引力,精确把握贵州投资布局、完善扩大开放,精准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构建贵州省投资潜力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贵州省投资潜力综合水平,归纳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格局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首先,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格局属于极核模式,贵阳作为省会,拥有绝对的优势,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市(州)地区,贵州省投资潜力低的市(州)地区比例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其次,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格局呈现出以贵阳为中心,往北重庆方向的重点开发轴,往西南昆明方向的重点开发轴,往东南广西方向的重点开发轴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结构成三足鼎立之势最后,科技禀赋、基础设施禀赋、资本禀赋、人力禀赋对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的影响各异,科技禀赋集聚贵阳,创新驱动下贵州省区域间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因此应因地制宜,引导省内省外、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关键词:投资潜力;空间格局;影响因素;熵值法;贵州省:F830.59 文献标志码:A :1673-291X(2020)13-0049-06引言改革开放以來,中国的经济突飞猛进,沿海和沿长江流域的“T”型轴线上是中国投资吸引力最大的区域[1],投资潜力的评价和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2]、中国的中东部省份[3~4],以及中国对外投资潜力[5~9]。
随着时间的推进,东部地区和贵州的工资差异逐渐减少,贵州逐步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吸引有良好教育和技能的劳动者,贵州的资本市场逐步成熟,吸纳部分东部的资本外溢,贵州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完善,贵州省也在努力发挥近海近边近江和西南陆路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中央政府的投资和税收政策也一定程度地倾向贵州[10]贵州“十三五”规划预测“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预计分别年均增长32.9%、53%和28.3%为完成奋发图强、励精图治、凝心聚力肩负起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历史使命贵州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牢固树立和落实开放发展的理念、提升贵州对外开放活跃度和投资开发吸引力贵州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创建贵安新区、贵阳综合保税区等“1+7”重要开放平台、高标准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酒博会、数博会、茶博会、民博会、世界山地旅游大会等国际性重大活动对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进行精准的综合判断,对影响该地区投资潜力的因素进行深刻分析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省内省外、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本文以贵州省各市(州)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可采集权威统计数据的26个指标,从资本禀赋、科技禀赋和人力禀赋、基础设施禀赋[11]4个子系统构建贵州省投资潜力综合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算贵州省投资潜力综合水平,拟归纳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格局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期待能够对贵州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完善投资布局、扩大开放领域有所帮助,供学者和政府部门决策参考一、指标体系、评价体系与数据来源(一)贵州投资潜力综合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指标的理论性和实际性意义,以最大可能反映系统的功能和效益为原则,考虑指标选取的可比性、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因素,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见下页表1),建立了投资潜力需考虑的创新科技禀赋、资本禀赋、人力禀赋、基础设施禀赋4个系统类型和26个指标反映贵州省各市(州)地区实际状态和水平二)评价对象与数据来源本文选取贵州省各市(州)地区为研究对象,其中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万元)、理工农医类R&D经费(万元)、科学技术立项总投入经费(万元)、R&D人员(人)、有效发明专利(件)、发表科技论文(篇)、R&D经费支出(万元)的数据来自《2015年贵州科技统计年鉴》,其余数据来自《2015贵州统计年鉴》;因区域差异主要评价人均差异,对指标进行人均处理时,人口数量使用“常住人口”来源于《2015年贵州统计年鉴》。
二、研究方法熵是源于热力学的一个物理概念,后由申农(C.E.Shannon)引入信息论,熵值法能够克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以及多指标变量间信息的重叠,现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等研究领域熵值法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所给出的指标权重值比层次分析法和专家经验评估法有更高的可信度,适合对多元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计算步骤为:1.有9个待评价城市,26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xij}926(0≤i≤26,0≤j≤9),则xij为第i个城市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2.贵州投资潜力由4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若干个指标组成xij值越大,表明系统功能越好,即数值大小对系统的功效贡献为正时,称为正向指标;xij值越小,表明系统功能越好,即数值大小对系统的功效贡献为负时,称为负指标本文首先26个正向指标离差标准化,并定义标准化矩阵Y={yij}9265.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系数对j项指标,指标值得差异越大,对方案评价的左右越大,熵值就越小,定义差异系数:7.计算城市的评价值(USEi):用第j项指标权重wj与标准化矩阵中第i个城市第j项评价指标接近度x′ij的乘积作为xij的评价值fij,即fij=wjx′ij,第i个城市的评价值USEi=∑fij。
三、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评价(一)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区域差异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差异显著基本可分为四个等级,贵阳市投资潜力最大的城市,遵义市与六盘水市为第二个等级,安顺市、黔南州、黔西南州、铜仁市、黔西南州为第三个等级,毕节市为最后一个等级贵州省投资潜力水平低的市(州)地区比例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如表2所示)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HHI,简称“赫芬达尔指数”)赫芬达尔系数反映区域投资潜力指标的聚集程度,数值越大说明越集中,是经济学界和政府管制部门使用较多的指标贵州省总体的投资潜力赫芬达尔指数为0.215,其中科技禀赋为0.443,资本禀赋为0.230,人力禀赋为0.174,基础设施禀赋为0.129式中,S为首位度,P1为投资潜力最大的地区,P2为投资潜力第二大的地区首位度分布是马克杰斐逊(M.Jefferson)在1939年发现的,它已经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一种常用指标本文尝试用首位度来反映贵州省投资潜力分布的集中度贵州省总体的投资潜力首位度为3.445,科技禀赋为3.818,资本禀赋2.654,人力禀赋2.101,基础设施禀赋1.093。
贵州科技禀赋的赫芬达尔指数为0.443,贵州科技禀赋的首位度为3.818,說明贵州科技创新因素较为集中在省会贵阳,而创新能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中的某些点,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的增长(如图1及下页图2所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从投资和外向型经济驱动为主加快向科技创新驱动和内需拉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12],科技创新能力对未来贵州发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大,创新驱动下贵州省区域间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统筹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同协调、均衡、共享等区域发展理念对贵州的投资及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且必要二)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结构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格局属于极核模式,贵阳作为省会,拥有绝对的优势,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市(州)地区但从图3可知,贵阳的溢出效应在南北方向上有所显现,初步具备点轴开放条件,主要呈现出以贵阳为中心,往北重庆方向的重点开发轴,往西南昆明方向的重点开发轴,往东南广西方向的重点开发轴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结构成三足鼎立之势贵州省东部黔东南州与贵州西部毕节市为贵州投资潜力最低的市州,其中毕节位于贵州西北部,贵州金三角之一,乌蒙山腹地,川、滇、黔之锁钥,扼滇楚之咽喉,控巴蜀之门户,西邻云南,北接四川,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西南地区区域性重要综合交通枢纽,黔东南与湖南西部和广西北部交汇,区位优势优势明显,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达到全面高水平均衡的发展要求,其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等应向贵州东西方向倾斜,做到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并重四、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影响因素分析本文重点探讨科技禀赋、基础设施禀赋、资本禀赋、人力禀赋对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的影响(如图4所示)分析贵州省各市(州)地区优势与劣势,应因地制宜,引导省内省外、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贵阳市为综合投资潜力最高的城市,其在4个子系统均排名第一,贵阳市也有一些潜在的缺陷,年末常住人口数量排名第三,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与常住人口的比例较低,贵阳作为省份城市人力资源的吸引力偏低(如图5所示)遵义市为综合投资潜力最二的城市,遵义市人均公路里程和发电量以及人均公共预算支出是遵义市的劣势,但随着贵阳到重庆高铁的开通,遵义市投资潜力可能进一步提升六盘水为综合投资潜力最三的城市,发电量在贵州排名第一,具有能源优势,人均生产总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排名靠前,六盘水的创新能力不强,研究与开放投入不高,立项经费垫底安顺、黔南州、黔西南州、铜仁市和黔东南州为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的第三梯队安顺的优势是科技禀赋,人均的R&D经费支出和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等多项科技禀赋排名仅次于贵阳市;黔南州在各个因素上排名中等,其人均水泥产量贵州排名第一;黔西南州基础设施禀赋排名第二,发电量和公路里程都较高;铜仁市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与常住人口的比例较高;黔东南州人均公路里程排名第一。
毕节市为综合投资潜力最低的城市,其在科技禀赋、资本禀赋和基础设施禀赋上均垫底,但是其人力禀赋在贵州省排名第三,毕节市常住人口和普通中学在校学生人数均为全省第一,可以考虑投资劳动密集型产业五、结论与讨论贵州省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和引进省外实际到位资金增长迅速,为精确把握贵州投资布局,完善扩大开放,对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进行精准的综合判断,对影响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的因素进行深刻分析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第一,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格局属于极核模式,贵阳作为省会,拥有绝对的优势,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市(州)地区,贵州省投资潜力低的市(州)地区比例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第二,科技禀赋集聚贵阳,创新驱动下贵州省区域间发展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统筹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同协调、均衡、共享等区域发展理念对贵州的投资及经济发展十分重要且必要第三,贵阳的溢出效应在南北方向上有所显现,初步具备点轴开放条件,呈现出以贵阳为中心,往北重庆方向的重点开发轴,往西南昆明方向的重点开发轴,往东南广西方向的重点开发轴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空间结构成三足鼎立之势第四,贵州省不同的市(州)地区在科技禀赋、基础设施禀赋、资本禀赋、人力禀赋上具有不同的优势与劣势,应因地制宜,引导省内省外、国际国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
第五,影響贵州省各市(州)地区投资潜力除了本文重点探讨的科技禀赋、基础设施禀赋、资本禀赋、人力禀赋外,还有自然资源、区位条件、政策因素等,这些因素会随着技术生产力的进步、交通格局的改变、管理效率的提升等对贵州省投资潜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的指标体系还不够完整,影响了结论的深度和应用广度,在后续研究中会进一步深化参考文献:[1] 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分异及其变化[J].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