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

上传人:I*** 文档编号:225144112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 刘理摘要:我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各式各样的民族特色音乐成为我国多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标志。秦腔是我国众多民族特色音乐中的重要代表,是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艺术。二胡独奏曲秦腔主题随想曲是著名作曲家鲁日融教授和赵震宵教授在综合分析多首陕北民族音乐的同时,以陕西经典戏曲音乐秦腔为基础编创出的优美独特的器乐独奏作品,充分展现出了西北人民以及西北特色音乐秦腔的爽朗、朴实、粗犷等民族音乐特性。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分析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创作地域背景,乐曲演奏技巧等方面来谈一谈其中的艺术特色。关键词:秦腔 二胡 民族风格 艺术特色:J648.21 :A :1008-3

2、359(2019)23-0023-03在一般情况下,对于任何音乐艺术表演类的发展和壮大来说,创新创作总是最具基础性的。二胡器乐作为中国民族器乐的一个新种类,虽然在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二胡演奏历史相对比较短,但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二胡的演奏体系,以及相关联系性较强的乐器演奏队伍不仅逐渐建立和健全,而且越来越多脍炙人口的二胡曲目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全面具体的二胡演奏教育體系也随之建立了起来。从整个二胡器乐作品创立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无论是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乐器,艺术作品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墨守成规的创作风格显然是不可取的。只有将各个地方的民族特色完美的融合于地区性的音乐风格才能

3、丰富音乐作品的内容,将整个艺术作品演奏涂上五彩斑斓的色彩。一、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创作基础分析从长远的历史渊源方面分析,秦腔起源于古代的陕西、甘肃一带,属于黄土高原一带所特有的颇具民族特色与地方风情的古老戏种。正是这里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个秦腔名称的由来。古都长安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经济文化枢纽,悠久的历史令这里的人们具有粗犷、豪放、质朴、纯洁等特质,民风的朴实醇厚成就了秦腔清新质朴纯洁独特的艺术风格。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是西安音乐学院教授赵震宵老师和教授鲁日融老师以戏曲秦腔曲牌为素材所创作的民族器乐作品。一般情况来说,作曲家本身的生活环境、成长历程,及其周围的民风民俗和艺术审美等所有的因素都会直

4、接影响到所作曲目的艺术风格特色。因此这首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就充分展现了鲁日融老师在陕西地区受到的民间歌舞“秦音”的影响。在这首成名作推出后,社会各界包括鲁日融老师本身都认识到了以地方性的民族特色音乐和传统经典乐器相结合的音乐创作方式是可行的,是值得推广的。鲁日融老师的创作风格突显了秦派二胡的特色,从古代时期的“戚戚然”的“秦音”来看,秦派二胡完美继承并发扬了这一特色,既凸显出陕北人民的质朴纯洁又表现出了古都历史悠久的深刻和内敛,发人深省。这首秦腔主题随想曲的创新独特之处首先是将戏曲秦腔曲牌直接引入创作曲调,促使“秦派音乐”快速在二胡领域中独树一帜,突出其本身的优势和特色;其次,其优势还体现在

5、二胡的演奏技巧创新,比如相关的指法、弓法等技法。总体来说,本文认为这种将传统地方音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原有素材音乐风格的同时,又将陕北民歌特色完美地融合进整首作品中,展现出音乐中的的故事性,这种创作方式完美的突出了二胡的演奏特色。二、独具风格的地方民族特色成就了秦腔主题随想曲陕西地方民族特色与西北地区民间音乐完美融合于一首秦腔主题随想曲的创作中,突出展现了陕西地方民族特色以及民风民俗。从整体的陕北民歌体系来说,陕北民歌蕴含着浓郁的地方乡土气息,凸显出西北地区人民的豪迈质朴,民风淳朴自然,有利于帮助全国人民能够从民歌风格特色中感受出西北人民的特色民情,因此,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就连许多国

6、际友人也对陕北民歌赞不绝口。从陕民歌本身的音乐特色来看,其音乐节奏自由舒缓,演唱歌声慷慨激昂,音调高低起伏较大,为表演内容的故事性的丰富提供了依据。就整体的演唱风格来说,陕民歌依旧独具特色,独领风骚。两种迥然不同的音乐风格相互交融,高亢嘹亮的山歌风格与委婉低沉、细腻柔和的小调风格共同创造出了举世无双的陕民歌特色。另外从陕西独具盛名的哀乐来说,它起源于古代时期的秦腔哭音的音调,这种哀乐不仅历史悠久,更是源远流长,在当今许多陕西人家中更是少儒皆知。秦腔的演唱风格自古以来就独具特色,颇具盛名,这种高亢嘹亮、慷慨激昂的演唱风格无论是对于演唱者还是对于听众来说要求都比较高。关中西北地区的主要代表性音乐以

7、秦腔为主,秦腔已成为大西北的代表性非遗文化。这种秦腔音乐伴奏的打击乐器,主要是以枣木梆子为主,所以秦腔又称为“梆子腔”。这种梆子腔音乐是在广泛吸收各种秦地音乐的基础上,创新出独具特色的秦腔音乐,当之无愧地代表了整个秦地秦音。三、独具特色的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音乐调性秦腔主题随想曲吸收了当地戏剧的演唱风格,集婉转细腻与慷慨激昂的曲调于一身,充分展现出了陕北人民粗犷、豪放、质朴、纯洁的性格特色。一般陕西音乐中有两种极具民族地方特色的“苦音和欢音”调式音阶。在陕北民族特色音乐中,这两个调式音阶对曲调的个性调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一般在创作曲调时的调式方式的运用中,经常会以徵调式和宫调式为基

8、础,在相对应的结合商调式和羽调式,积极调节整首乐曲故事色彩的鲜明性、丰富性,以整首乐曲中曲调的变化和节奏,节拍上的契合来表现陕北民族特色以及陕西地区的民风民俗。整首乐曲中节拍与曲调完美融合,浑然天成,赋予了乐曲的画面感,仿佛描绘出一幅纯洁质朴的陕北人民站在黄土高原上高亢嘹亮地呐喊风景画,颇具民族特色。四、秦腔主题随想曲的二胡演奏风格演奏者与作品完美契合的表演是对一首器乐作品最基本的尊重。因此,要想使得整首作品得到最完美的发挥,首先必須精确深入的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以及故事概要,在充分把握好整首器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和真正理解这首音乐作品后,经过长时间的演练才有可能达到了解到这首作品真谛的阶

9、段水平,演奏出创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音乐意境。在秦腔主题随想曲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无论是节奏、节拍还是音乐风格都发散着浓郁的秦地色彩。在演奏过程中要注意,作品中同时拥有着慢音和快音,所以要注意在快板时旋律欢快跳脱需要演奏者尽力表现出陕北生活纯洁欢快的气氛;在慢板时曲调低沉舒缓,细腻悠扬,要尽可能地凸显出悲凉哀戚的气氛。演奏者需要严谨的对待这两种不同的音乐氛围,并且处理好两种氛围的转变关系。另外,在乐曲演奏中滑音的速度也不容忽视,快速的滑音和地方特色浓郁的滑音风格更能体现陕北人的洒脱豪迈。另外,秦腔主题随想曲的演奏过程中,广泛运用了大幅度揉弦的方法,比如在演奏前奏部分要尽量的慷慨激昂,揉弦幅度

10、较大,频率适中,这对于手腕的力量要求较高。另外,慢板中的揉弦要尽量放慢速度凸显出凄凉的氛围。总的来说不同的演奏风格需要配合不同的揉弦技巧,才能凸显出曲目的演奏技术。五、结语秦腔主题随想曲充分吸收了陕北地区的民族特色以及当地的风俗民情,还通过这种方式让世界人民了解到了陕北地区民风的豪迈质朴。音乐的魅力是不能用地域来限制的,优秀的音乐曲目是全世界人民共享的丰富宝藏。无论哪种类型的音乐,都会有其本身的创作特色和音乐风格,只有放松身心全情投入到音乐当中,我们才有可能深层次的进入到音乐为我们描绘的优美世界,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正如这首秦腔主题随想曲,他的创作者鲁日融老师和赵振霄老师就完美的做到

11、了这一点,它让人们通过这首二胡曲深刻的认识到了西北地区的民族特色,以及西北人民的粗犷纯洁质朴,使人身临其境。参考文献:1顾晓莹.浅析“秦派二胡”的艺术特色评秦派二胡艺术研究文论(精)J.新闻爱好者,2017,(08).2徐婷婷.浅谈“秦派二胡”的艺术特色J.音乐时空,2015,(14).3崔伏虎.秦腔音乐创作的根性回归J.中国戏剧,2011,(07).4王丹婷.论中国民族音乐的起源谈改革开放三十年二胡艺术的发展刍议J.北方音乐,2011,(08).5牛苗苗.从秦地戏曲音乐论秦派二胡曲的风格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04).6陈烨.浅析秦腔主题随想曲的风格成因及演奏技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7鲁日融.陕西风格二胡曲的特色与演奏技法J.音乐学习与研究,1989,(02).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