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供应链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供应链知识管理研究综述的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摘要:从供给链知识管理的内涵、供给链中知识管理的热点问题、供给链中知识管理的实现以及知识管理与供给链绩效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对国外供给链知识管理的研究进行论述,以期拓展我国供给链知识管理的研究领域,为企业进行知识管理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供给链;知识管理;综述 随着知识经济的开展,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已经成为保持企业竞争优势和维持其可持续开展的重要资源。知识管理因此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开展和经济全球化市场的形成,世界竞争日益剧烈。企业之间、合作伙伴之间的业务交流越来越多,企业需要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资源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稳固其市场地位。在企业自主知
2、识创新风险较高、本钱较大和企业自身创新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从组织外部获取新知识(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知识)是企业知识增长和价值创造的有效途径。而供给链作为企业获取外部知识和价值创造的一个重要源泉,通过协调与整合不同企业的互补资源(包括知识),可以使成员企业学习和掌握企业外部的先进知识,从而提高组织的知识水平和知识创新能力。因此,对于供给链中的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供给链都是一个蕴藏着丰富知识资源的“知识源。供给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逐渐引起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 1998年,在英国政府的支助下,hall在“基于能力提升的伙伴关系战略与知识管理开展规划工程中对两条供给链中隐性资源(包括知识资源)的作用进
3、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分析供给链中隐性资源作用的技术,对供给链中的知识管理进行了研究随后,crone研究了北爱尔兰跨国企业供给链中知识转移和传播的问题,分析了导致知识转移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实现跨国企业供给链知识转移的措施。Www.11665.Com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其全球供给链中建立了知识共享机制,同其供给商和客户分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资源,并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国外对于供给链中知识管理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供给链中的知识类型及供给链中知识管理的根本理论,供给链中的知识学习,供给链中的知识共享与转移,供给链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供给链知识管理的实现,供给链知识管理与供给链绩效的关系等。这
4、些研究多以企业绩效理论、组织学习理论为依托。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有对具体案例的详细分析和对其理论意义的阐述。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也逐渐关注供给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相继有一些介绍供给链中知识管理概念和知识管理实施的文章发表。本文将重点论述国外有关供给链知识管理的研究。 1供给链中知识管理的内涵 供给链中的知识除了企业内部知识以外还包括存在于供给链中的企业外部知识,供给链知识管理的范围也从单个企业扩展到企业之间,增加了企业边界、文化冲突、鼓励手段等影响知识管理水平的因素。因此,需要认识和了解供给链中知识管理的内涵。 11供给链中的知识 知识是通过经验和实践得到的一
5、系列数据、规那么、程序和操作的集合。而组织知识可以被看作有关组织信息、过程、价值和信念的集合,它来源于个人知识而又超出了个人知识,并为一个组织所特有。在供给链中,既包括个人知识也包括组织知识,还包括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企业间知识。 lin认为,供给链中的知识是同具体环境相关的,在供给链组织间基于媒介的交流活动中存在两种知识正式结构知识和非正式结构知识,正式结构知识包括网页上的内容、电子数据交换的事务信息和各种文件等。非正式结构知识包括电子邮件、论坛上的留言和协调过程等。正式结构知识通常是显性的,而且容易被编码化为正式的格式,在协作型供给链中这些知识是通过edi、网页、ftp等形式传播的。非正式知识
6、很不容易格式化和记录,而且同具体环境相关,通常嵌入在过程中或人的头脑中。在协作型供给链中,这种非正式结构化知识是通过e-mail、电视 会议、公告板等形式传播的。同时他提出,显性知识是为供给链带来竞争优势的关键。hall(1998)发现,供给链中的知识包括专门知识、常规(显性的和隐性的)和技术等,有四种知识类型:整理性知识,包括同法律实体和财产权有关的知识,如专利、商标、版权、注册设计、商业机密、合同、执照、数据库等;位置性知识,包括跟法律实体无关的知识,如企业声望、价值链结构、分销网络、组织结构、系统配置、市场份额等,这类知识是路径依赖的;功能性知识,包括个人或集体的技能,如雇员的诀窍、分销
7、商技巧、供给商的技巧或以上的组合;文化性知识,包括组织特点、对质量标准的理解、组织能力如管理创新、变化、团队工作、对挑战的反响、客户效劳惯例等。adrian把供给链中的显性知识分为结构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前者包括各节点企业的存货水平、生产方案和交货频率等知识;后者包括节点企业间生产方案调整、订单预测和方案等知识。appleyard从知识传播渠道的角度把供给链中的知识分为正式渠道知识(如专利、技术参数、专家技能等)和私有渠道知识(如雇员经验、销售技巧和客户偏好等)。 以上学者虽然从不同的角度对供给链中的知识进行了界定,但最后都指出,供给链中的知识是同环境相关的,供给链中的知识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依
8、赖于知识的种类和供给链的具体类型。 12供给链中的知识管理 目前在理论界,对供给链知识管理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一般认为供给链中的知识管理是供给链企业间的知识管理过程,是供给链节点企业运用集体智慧,通过获取、共享和运用存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使其产生协同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知识创新与运用的效率,增强供给链整体竞争力的过程。 smimov认为供给链知识管理的目的是在供给链结构中推动知识转移和共享,使核心企业、供给商和客户成为一体,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使供给链成员间的知识水平到达协调与优化。shaw提出在供给链中,知识管理是相关的,各节点企业只知道各自节点过程的知识,只有把各个过程作为一个
9、整体来看才能创造整个供给链过程的知识。lin从价值链的角度把供给链中的知识管理过程分为设计和开发、售前、销售、制造、分销、效劳和技术支持7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各节点企业关注不同的知识种类,如在设计和开发阶段,核心企业对客户满意方面的知识非常在意;在售前和销售阶段,分销商对循环时间、效劳水平和承诺响应质量等很关注。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企业所关注知识的种类对不同知识进行管理。总的来说,供给链中的知识管理可以描述为供给链各节点企业知识创造、知识共享与传播、知识学习与吸收和知识运用的过程。对知识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供给链上各节点企业的竞争力。 2供给链中知识管理的热点问题 21供给链中的知识学习 随着当今管
10、理学界对组织学习研究领域的关注,供给链中的知识学习问题逐渐成为国外学 者比拟关注的问题之一。供给链中的知识学习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供给链节点企业组织共同参与的知识学习活动,是企业间的学习。love把组织学习理论运用到供给链知识管理中,提出组织间的学习促进供给链合作伙伴关系的开展,同时供给链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组织间学习的开展,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高供给链整体的知识容量和竞争力。他还研究了怎样在供给链成员间创造共同学习的环境,并且认为基于合作的联盟能使双方产生信任和承诺,有利于供给链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spekman认为供给链企业的学习能力将最终决定企业的成败,提出了“学习链这一概
11、念。他指出“学习链是由供给链各节点企业组成的非线性学习网络,网络中各企业进行的是合作性学习,通过向伙伴学习和同伙伴一起学习的方式获得知识。“学习链具有与学习型组织相同的特征,在学习链中供给链企业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共享知识以使其产生协同价值,产生于学习链这种非线性关系网中的竞争优势是很难被模仿的。他通过实证研究分析说明,知识学习对与客户满意度有关的供给链绩效有正的影响,但是知识学习同与本钱有关的供给链绩效无明显联系。collins研究了供给链企业间的知识学习行为,认为供给链中的知识流与物流和资金流不同,不仅仅在相邻节点企业间流动,企业间通过联合学习可以创造出比单个企业分别学习所创造价值之和还要多的
12、价值他还指出当供给链中企业通过共同学习创造价值时,存在一个价值点,这个价值点就是供给链企业共同学习的特点。 huh选取了财富500强中一个物流运输企业所处的供给链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个供给链中组织学习的模型,假设有四种因素影响供给链中知识学习,分别是团队、系统、学习和记忆定位。四个指标下面分别又有4、5个指标。研究结果说明组织学习对于供给链的管理绩效有正的影响。bessant通过调查英国6个不同行业中进行供给链学习的不同现状,提出组织间学习是共享知识和传播实践经验的有效机制。 22供给链中的知识共享与转移 企业学习和掌握外部知识的前提是企业间的知识共享与转移知识在供给链企业间顺畅和快速地流动
13、就可实现组织间高水平的知识共享,反之那么成为组织间知识共享的障碍。 供给链中的知识共享与转移就是各节点企业传播和交换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相互转化和反复提炼,以增强各企业知识的相容性。国外学者对供给链中知识共享和转移的概念没有特别关注,而更侧重于对供给链知识共享和转移的实际案例进行研究。ki-chan kim认为供给链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是企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的根底,并且通过对一个汽车制造企业的调查研究,提出电子供给链设计是实现供给链企业间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指出各节点企业的知识共享态度和行为是把供给链网络从单纯的数据交换根底设施转换为知识共享网络的重要因素。shaw把一个汽车制造企业作为分析
14、对象,提出供给链中知识共享的内容应该以显性知识为主,包括显性技术和程序的扩充、协作方案和预测等,同时含有少量的隐性知识,如对内部政策的理解和员工技巧等。wagner收集了182个企业知识共享活动的各项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随后得出:供给链企业间的沟通频率影响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水平,知识的隐性化程度影响企业同相邻伙伴企业知识共享的满意度。 供给链企业由于其业务流程上存在的联系,其拥有的知识具有很大的互补性,这成为影响企业间知识共享水平的重要因素。roper通过对北爱尔兰18个跨国公司生产工厂和其本地供给商之间的知识共享进行研究,指出知识互补性对于供给链中知识共享的重要性,得出:跨国工厂与其供给
15、商存在很大的知识互补性;在正常商业关系中附带的知识协作活动关系与有意识的知识协作活动关系存在明显区别;无明显证据证明知识互补性同知识协作水平的联系。由此可见,在供给链中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的积极性比企业进行知识共享的能力更重要。 23供给链中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 知识的共享和转移是供给链中知识管理的核心,而供给链企业的吸收能力是实现知识在供给链中快速、顺畅传播的保证。1990年,cohen提出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并把其定义为“评价、吸收和运用企业外部知识以到达商业目的能力。组织的吸收能力不仅包括企业员工的吸收能力,还包括其知识在不同部门间传播和转移的能力,不单是个人吸收能力的总和。随着外部知识和信息对企业重要性的日益增加,供给链企业需要更高的吸收能力从其供给链合作伙伴处鉴别、提取和运用知识。chanvarasuth认为一个企业从其供给链合作伙伴那里利用和吸收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叫作吸收能力。吸收能力同企业先前的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有关,是组织创新能力的预报器,知识接受者吸收能力的缺乏是知识粘滞性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影响供给链内知识转移水平的重要因素。企业的吸收能力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吸收,更强调对知识的利用。只要标准的组织文化支持企业对吸收能力的培养,加上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