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224866236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 注 知 识 发 生 和 形 成 的 过 程“求平均数”教学案例【主 题 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把独立发现的道路让学生自己去走,要把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学生脑力劳动的基本形式,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新知识,指导学生在知识的“交集点”上去寻找“可疑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让智力的积极性“起飞”。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复杂因素的制约,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与之背道而驰的现象:多数以知识为中心,以分数为标准,以升学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个人积累,忽视合作交流。课堂上,教师为了能将教案按照预期的情况得以完成,于是摈弃所谓的“不应该”的时间和

2、空间,从而教师讲得开心,学生听的“醉醺醺” 。学生很快地掌握了知识的结论。教师将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展开代替了学生自己思维的活动。这种人的思维与他人思维的代替过程说到底就是一种灌输,学生根本没有或极少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当中来,仅仅是知识的“知其然” 。这种“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开发和利用,甚至会受到抑制而倒退,使不同的学生最终会走上同一个平台。因此,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我们,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创设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及形成过程,让学生“知其然”还不够,还得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其所以然” 。【情 景 描 述】师:四年级 1 班班级周常规统计表,下表是三个小组代表

3、在三周内得情况。如果要比较谁表现最好,根据表中的信息和数据,你可以进行怎样的比较?组别姓名性别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阳光组洪丹丹女98 87 94 学问组周斌斌女95 93 91 洪磊男病假96 90 叶呈鹏男88 87 95 神才组叶小雪女93 92 91 叶小龙男89 95 86 (全班一阵扰动,议论纷纷,跃跃欲试)生 1:我可以从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比较;生 2:这样比较不公平,因为各小组的代表人数不一样。生 3:我可以将同学和同学之间每周得分情况进行比较。生 4:这样也是不行的,因为每个同学每周的得分不一样,有时候高,有时候低。生 5: 我可以将每个同学的总分加起来,算出总分再进行比较。生

4、6:那样更是不行,因为有同学有一周病假,这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不好呀。(此时,教室里少了刚才的高温状态)师: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进行比较了吗?(稍等片刻)同学们可以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将自己的意见进行交流、讨论,看看哪一组同学的方法最好、最妙!(教师巡视、倾听点拨)生:我们小组想根据以前学过的“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比较。(有同学随之应和着,赞同了这种方法)师:能具体举几个例子吗?生 1:生 2:这样太麻烦了,要是数据少或数据小那还差不多呢!我们这个方法不但简便,而且符合实际。 (自信的)师:是吗?(师故意装疑问)生 3:先算出每个同学的总分,再求出每个同学的平均分。生 4:老师,我们也是这样

5、想的。师:能具体举例说说吗?生 1:洪丹丹: (98+87+94)3= 周彬彬: (95+93+91 )3= 洪磊: (98+90)2= 师:为什么有的除以2,有的除以 3 呢?生 13:因为师:那所有男生的平均分呢?所有女生呢?生:独立试一试,小组交流。生 1:直接求女生的平均分:(98+87+94+95+93+91+93+92+91 )9= 生 2:利用已有的 3 个女生的平均分来求( 93+94+92 )3= 师:这儿的 9 和 3 各表示什么意思呢?生:9 表示3 表示师:能用这两种方法求男生的平均分吗?生:直接求男生的平均分: (98+90+92+87+97+89+95+88 )8=

6、 利用已有的 3 个男生的平均分来求:(94+90+90 )3= 师: 每种方法各表示什么意思?生:师:揭示数量关系:总数份数=平均数【思 考 诠 释】一、 在真实情境中发现,是知识形成的原动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的,并体现数学的价值。由此,创设的情境要真正为教学服务。如果只是为了响应新课标中所提到的“数学知识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这一教学理念的话,那就是一种空的、假的教学情境。很多教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时,设立了一个类似下面的生

7、活情境。第一组 10 人,第二组 14 人,第三组 13 人,第四组 14 组。接着让学生根据所给予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哪一组人数最多?哪一组人数最少?怎样使各组的人数同样多?于是教师就抓住了最后一个问题,从而顺利地导出了“平均数”的课题。这看似学生主动,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实际是教师在“钓鱼” ,忽视了揭示“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真实的实际意义。这就是典型的“数学问题+生活情境”的加法的思维方式。本案例中,同样也设立了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教师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引出课题,更主要是立足于让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学习的需要。在教师提出“谁表现最好”的问题后,学生仔细观察了数据,提出了学生脑海中原有的比

8、较方法,组与组、周与周等等的比较措施,但他们发现:由于每个同学每周所得的成绩不同,所以不能直接从每周的成绩上进行比较;此外由于洪磊同学有一个星期因病请假,这已成为了事实,所以有不能从总数上上进行比较,只好又放弃了。这时,学生感受到了思维上的冲突、知识上的不足,所以不得不寻找一种新的比较方法来解决学生之间的比较问题,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需要。在知识的不断冲突中之时,他们想到了要使能让“每一位同学每周所得的成绩一样高”那就好了。就这样,学生了解了知识发生过程的阶段,真正体验了学习“平均数”的真正意义所在。有了这样的强烈动机,成功还会远吗?二、 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是知识形成的保障。数学课程标准

9、指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就有了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不仅展现自我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使探索中对问题的认识得到了畅所欲言的表达。更为关键的是,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同一个问题不同意见和见解得以相互的“碰撞”和“启迪” ,利于学生在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上进行批判和发思中,建构起对问题的新的更深层的理解,最终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的目的。教师决不是充当知识的搬运工,而应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本来面目,使学生在习得某中知识的同时,也习得知识背后蕴含着的更有价值的

10、东西,并达到对这一知识的本质建构。众所周知,“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是“总数份数=平均数”。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总数和份数”的内涵。教师没有急于给出数量关系,而是让学生在大量的感性认识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等方式,从而提炼和抽象出数量关系。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的基础上,有小组得出要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解决,当他们进行解决是,很快地便发现这种方法太繁琐,不可取,它是有条件限制的,只适合与数据比较小、个数比较少的情况。这样,就迫使他们不得不改变方法,利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求平均数。在这里,必须让学生理解“总数”和“份数”。通过多次对“总数”和“份数”的辨析,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总数”和“份数”的内涵,在学生大量的表象感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平均数的数量关系:总数份数=平均数。学生一这样的方式获得了平均数的数量关系,知道了平均数的来的来龙去脉,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过程,学生真正理解了平均数的知识。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讲清楚,讲正确”,我们不能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一个个孤立分离的文学结论,而应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生的过程,在 真实情境中品尝数学的意义,在合作交流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不仅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更要让学生“发现其所以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