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训练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4865353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训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中的阅读训练 “学语文应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其功至伟。”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出的精辟评价。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可见,读书是最基本、最直接的学习语文的方法。在长期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对学生学习的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殊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

2、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前的教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 1.激发学生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面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着的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涎三尺,美美的享受一番。老师要引导好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小学生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不仅在课内阅读,更重要的是保证孩子们回到家里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这个阶段家长要配合老师,发挥家庭成员中的重要作用,亲切、认真、稳重,绝不是把孩子送

3、到学校把学习的责任就交给老师了,家长要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不可浮躁。鲁迅先生告诫。“读书如蜜蜂采蜜,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了。老师和家长要引导好孩子读书,且读他们感兴趣的书,曾记得有位儿童文学家说过:”很少会有儿童自己爱上书,一定要有人诱导他们进入文字的巧妙世界,给他们指导阅读的途径。 2.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

4、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便应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的理解断句,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高年级更应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悟,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 3.精讲多读,读出感情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最反对的是教师无休止的讲授、讲授再讲授,就像一个妈妈,反复唠叨孩子,孩子必起逆反心理,

5、一般达不到预期效果。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小学低年级儿童,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处于优势,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小学知识大多从兴趣出发,因而在识字学句教学的实践中,可以运用挂图、投影、头饰、实物、卡片、多媒体等灵活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创设情趣,老师在讲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只当导演,不当演员,只传授孩子理解课文之方法,不包办代替孩子的主观意识。讲读课文要引到孩子们理解难懂的重点句、重点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充分让孩子们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渗透其含义。阅读课文应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读,自疑,自己解决问题,遇到较难的

6、先让他们互议,教师再做适当点拨。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升华。 4.创设意境,提高阅读效果 朱嘉曾指出: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多读书的重要性。但适当的给学生创设意境,给他们提供阅读的背景,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学生很好的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教师在上每篇课文前,都要充分准备与之相适应的意境。如优美的散文、古诗配以乐器、图画。记叙文配以课本剧,说明文设制电动课件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中反复读课文,既是一种欣赏,又自然而然的悟出了课文的情感,理解了意思。陶冶了情操,阅读训练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这就需

7、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才能找到最为理想的途径。常言道:“育人无小事”把许多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许多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5.鼓励质疑、调动情感 质疑问难释疑解难,不仅是学生深沉学习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师高效施教的一种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启发引导学生质疑,是深沉阅读的起步,也是创新能力的关键,模式强调教师则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常养成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是真正通过自己的探究性的、自主的学习来获取知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启发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有的问题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来解决,进一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小学高年级阅读的重头戏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语文教学阅读中更是举足轻重。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色彩斑斓、情感丰富的世界。在阅读教学中,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游历知识乐园,让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真情对课文进行理解,才能准确与作者及文中主人翁的思想感情达成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 总之语言文学是人类交流思想感情,获取知识的工具,帮助孩子们学会独立阅读,就等于给了他们打开知识大们的钥匙。“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不是给了孩子一个最好的礼物吗? 第 5 页 共 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