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摄影本体新趋向-摄影本体语言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4866125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摄影本体新趋向-摄影本体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摄影本体新趋向-摄影本体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摄影本体新趋向-摄影本体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摄影本体新趋向-摄影本体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摄影本体新趋向-摄影本体语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摄影本体新趋向:摄影本体语言 【摘要】本文在对摄影本体的研究中阐发摄影的定义和界限。面对时代的发展,技术的更新,思想观念的变化,原有的摄影本体彻底动摇了,当下摄影不可避免的将重新定义和重新解构,笔者把摄影的可能性趋势进行了汇总和归类。【关键词】数码相机;数码后期;电脑图形;后现代一、数码相机的出现,感光材料的革新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数码相机与普通照相机在胶卷上靠溴化银的化学变化来记录图像的原理不同,数字相机的传感器是一种光感应式的电荷耦合(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在图像传输到计算机以前,通常会先储存在数码存储设备中。感光材料的替

2、换,对后续以及拍摄都出现了大大的影响。首先拍照之后可以立即看到图片,从而提供了对不满意的作品立刻重拍的可能性,减少了遗憾的发生。其次,只需为那些想冲洗的照片付费,其它不需要的照片可以删除。再次,色彩还原和色彩范围不再依赖胶卷的质量,白平衡易于控制。最后,感光度也不再因胶卷而固定,光电转换芯片能提供多种感光度选择,方便快捷。二、新的后期处理工艺当数码相成为主流摄影工具后,传统暗房的工作也被数码化的电脑修图所传承。利用电脑修图有几大优势,最明显一点,不用暗房中抹黑揣测,而是直观的看到效果,并且有历史可以反复调整。其他优势具体如下:(1)图像编辑,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

3、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也可进行复制、去除斑点、修补、修饰图像的残损等。(2)图像合成,则是将几幅图像通过图层操作、工具应用合成完整的、传达明确意义的图像,这是美术设计的必经之路;该软件提供的绘图工具让外来图像与创意很好地融合,成为可能使图像的合成天衣无缝。(3)校色调色,可方便快捷地对图像的颜色进行明暗、色偏的调整和校正,也可在不同颜色进行切换以满足图像在不同领域如网页设计、印刷、多媒体等方面应用。(4)特效制作,主要由滤镜、通道及工具综合应用完成。包括图像的特效创意和特效字的制作,如油画、浮雕、石膏画、素描等常用的传统美术技巧都可藉由该软件特效完成。三、新的影像制作软件如果说数码相机尽管

4、替换感光材料,但仍然是对现实生活的扫描;新的后期处理工艺,可以天马行空的为所欲为,但仍然是对已有的照片素材进行加工合成。那么,新的影像制作软件则是更加随意,更加自由,脱离本体的摹写,不需要任何素材,可以凭空制作,并且比本体的真实还要真实,以假乱真。随着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形成,国际上习惯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视觉设计和生产的领域通称为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Graphics)。计算机图形学,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简单地说,计算机图形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表示图形、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形的计算、

5、处理和显示的相关原理与算法。图形通常由点、线、面、体等几何元素和灰度、色彩、线型、线宽等非几何属性组成。计算机图形学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利用计算机产生令人赏心悦目的真实感图形。为此,必须建立图形所描述的场景的几何表示,再用某种光照模型,计算在假想的光源、纹理、材质属性下的光照明效果所有制作都在电脑中完成,模拟真实环境,输出逼真的画面。当下,许多摄影作品都是在拍摄的基础上再融入一些电脑图形,可以更好的弥补现实中的不足。四、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70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必须意识到思想和行动

6、需超越启蒙时代的思想。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在艺术方面,是一种对现代表达方式甚至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颠覆和反叛。所谓现代表达方式甚至思维方式,是指以有核心思绪,或者有既定论述规格,表述事物的真理性,可是,随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测不准定理及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出现,人类渐渐明白到科学也有其不确定性,且认为科学并非可以用以解决任何问题。当代的一些摄影照片,放弃了原有的构图、色彩、光线甚至是决定性的瞬间,他在任意的拼接重构的照片中的价值,打破以往的范式和行为。有人说过的一句精辟的语言:摄影家的能力是把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面对新媒介产生、新的操作工艺和处理流程,以及后现代思想的洗刷,新的摄影表现形式不可避免,摄影作品的本体概念也在不断发展。 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