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4865134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学科。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然而,传统的教学改革忽略了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必须研究学生的学习,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当代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教学;激发兴趣;培养能力 中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行为规范的活动。但是,过去进行的教学改革忽略了教与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学”的问题,因而改革的成效不大。 兴趣是指一个人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

2、彩的心理倾向。凡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往往也是他们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科.这是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它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导致学习成功的重要原因。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能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 二、精心设问,以问激趣 新课程标准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信心的培养,提倡“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好数学”,“不同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允许学生以不同速度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等。在

3、教学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主动提出数学问题、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这些并非是学生很成熟的问题,但一定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把教学过程演变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长期的工作中深入探索,反复思考,才能将中学教学改革落在实处。 三、采用多种手法,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手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一)利用数学内在的美激发兴趣。 数学中本身客观蕴藏着大量美的因素,靠我们去挖掘、去发挥。有人对数学线条、图形进行过很好的描绘:直线表示力量、生气、刚强;曲线表示优美、柔和、运动;折线表示转折、升降、前进

4、;垂线给人以均衡、庄重感。还有三角形的稳定性、圆的均衡性与周期性等,这些都充分说明数学美的真正内涵。0.618在数学上称为黄金分割数,这是最优美、最巧妙的数。教师在讲授比例时可将这些实例介绍给学生,并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配上一些图形,让学生观赏,学生立即就会感到黄金分割数在美学中的神奇作用,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运用故事法激发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不能照本宣科,对学生灌输数学知识,而应积极创设数学情景,启迪学生数学思维。学生都喜爱听故事、猜谜语、作遐想。教师应适时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以引起学生心理矛盾冲突。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些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

5、心,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点多,与一些知识相关的故事也不少,尤其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如:讲授“反证法”时引用“道旁李苦”的推理故事,讲授对数应用时引用印度赏给国际象棋发明家锡塔麦粒的故事,充分利用故事具有非凡的吸引力来增强课堂情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一大法宝。 (三)诱发求知欲激发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高中数学课堂应多采用设疑的方法,利用高中生的好胜心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从中不断挖掘他们的潜能。经常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并且不断增设重重障碍,为了抢先解决问题,碰到障碍

6、学生往往会对新知识有所渴求,这样就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有了求知欲,对学习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想对未知事物的了解,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个切入点。 (四)用一题多解激发兴趣。 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往往建立在对事物认识或对未知世界探索的渴望心理上。高中数学题中的解法甚多,恰当地使用一题多解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有好处,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进而启迪思维,开发智力,激发学习兴趣。一题多解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联想思维和多向思维的能力。要想一题多解,必须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涉及到的数学概念,采用的推理、论证方法等方面去思考。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各

7、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机盎然。通过一题多解,不仅优化了解题思路,而且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了点拨诱导,钻研不已的目的。 (五)适当开展竞赛激发兴趣。 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但竞赛也得适量。过于频繁的竞赛不但会失去激励的作用,反而会制造紧张的气氛,加重学习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因竞赛失败而丧失学习信心。因此,为使竞赛能对大多数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必须应注意竞赛要适量,选择适当的竞赛方式,使不同学生在竞赛中都有获胜的机会。可以按能力分组竞赛,也可鼓励

8、学生自己和自己竞赛,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尝试成功,巩固兴趣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和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进来,进而巩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知道各行各业中的广泛应用和重要作用,可以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保持下去,从而获得成功。 总之,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多从学生角度去想想,着力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情感气氛,精心设问,注重鼓励,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从而产生愉快的体验,得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海山.浅谈如何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通报,2005(9). 2张绍英.培养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若干基本原则J.中学数学杂志,2008(3).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