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设计5篇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4865263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设计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设计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设计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设计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设计5篇(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设计5篇教学设计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内容的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是老师上课的思路和过程,所以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好课的规划,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语文教学设计,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设计1 课文内容分析:中国石拱桥选取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我国石拱桥的杰出代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详尽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历史及特点,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学情分析:中国石拱桥作为八年级学生初中阶段系统学习说明文的首篇文章,这体现了它的重要性。从纵向看,学生小学已经接触过说明文,掌握了关于说

2、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说明顺序等基本的知识,从横向看,学生学习的课文绝大多数是记叙文,平时写作都以记叙文为主,对说明文的学习和运用还是比较陌生的,并且觉得说明文比较枯燥,那么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会有一定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教师以学定教,创设情境、灵活采用学习方法激发积极性并锻炼思维。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筛选关键信息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习通过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结构层次更有条理地来介绍说明对象。 2.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顺序,通过仿写、点评、修改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运用说明文相关知识。 3.通过对比阅读感受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民族自豪

3、感。 教学重点: 学习概括、筛选信息及如何抓住事物特征进行介绍和说明,理解文章通过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及结构层次更有条理地来介绍说明对象的写作要点。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顺序,通过仿写、点评、修改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并学会运用说明文相关知识。 教学创意:中国石拱桥是统编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一篇,也是初中阶段第一篇说明文。本课的设计思路是:1.通过小组探究、模拟导游等方式在把握本文内容的基础上,以问答互动的形式了解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理解。2.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到本文的人文情怀。3.通过补写现代石拱桥的典型例子的方式,考察学生对说明文知识的运用。由课内到课外,由古代到现代,由知识

4、到人文,由学习到实践,希望能以文本阅读为支撑,以口头表达与写作训练为落脚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赏桥,了解桥之义 学生活动:(展示各种各样桥的照片)这些桥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能结合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用一句话说说“桥”是什么吗?(生交流) 明确:架在河上、陆地上、峡谷上的连接两岸可供人们通行的建筑物,就是桥。 二、说桥,领悟桥之理 学生活动:本文约1700多字,请大家用三分钟快速默读全文,边读边勾画关键语句,再组合文章的关键句为大家介绍本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

5、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它们几乎到处都有,且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不少石拱桥。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6、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角度讨论:这篇文章为什么会放在初中阶段第一个说明文单元的第一篇? 提供以下四个思考角度: 从说明方法的角度思考:通过组合关键句已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那其他内容是不是可以删除?为什么? 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思考:本文的说明语言准确严谨,但是一些不确定表述,如“大约”“可能”“几乎”等词多次出现,你如何看?请结合具体语句作简要分析。 从说明顺序的角度思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能调换先后顺序吗?为什么?文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从说明结构的角度思考:文章的题目是中国石拱桥,那么开头两段讲石拱桥的特点是否多余?最后一段又有什么作用? 三、游桥,欣赏桥之美 学生活动:这么多例

7、子里面,作者将赵州桥和卢沟桥重点介绍,那么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怎样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请大家按照自己的兴趣分成两个导游小组,组员进行如下分工: 说明图绘制:根据课文内容,画出赵州桥或卢沟桥的示意图,在相应的位置上标出数据。 导游词整理:根据课文内容,大体按照以下格式有条理地梳理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导游词,可在书中相应位置批注。 如:历史悠久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赵州桥(卢沟桥)介绍:根据课文内容、导游词以及自己的合理发挥,有条理、有重点、有详略、有趣味地为大家介绍一座桥。 (两个组分别派代表上来在黑板上边画图边介绍这座桥) 四、布置作业 请在积累本

8、上完成本课重要字词字音词义的积累。 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考探究】第一题的表格。 文中还有哪些没说全的说明方法?请课下批注,并交流。 第二课时 一、比桥,体会桥之情 学生活动:看【积累拓展】五的材料(一),与文中第68自然段对比阅读,看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明确:中国桥梁史料选段集中介绍卢沟桥本身的情况,分桥拱、桥墩、桥面、桥栏等几个部位,列举大量数据与事实,一一介绍。课文则重点介绍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桥栏上的石狮子,也介绍卢沟桥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意义。因为中国桥梁史料是部桥梁学的专业著作,所以主要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介绍卢沟桥作为一座重要建筑物的技术细节;课文是一篇科普文章,要让普通

9、读者在有限篇幅内比较全面地了解卢沟桥,自然不能过多聚焦技术细节,但又要让读者对卢沟桥的建筑特点有所了解,所以选择结构特点和最的石狮子作为说明重点。 二、写桥,领略桥之韵 世界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贵州省罗甸县大小井特大桥即将在今年建成,当地人民都非常开心,其中有个同学想把这座桥补写到说明文中国石拱桥里,以此告慰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爷爷的在天之灵。在准备写作的过程中,这个同学产生了疑问,你们能帮他解决吗? 学生活动:看链接资料,想想大小井特大桥适合补写到中国石拱桥里吗?为什么? 补充资料:大小井特大桥资料及图片 【资料一】:大小井特大桥的简介 大小井特大桥始建于2021年6月29日,工期38个月

10、,全长1.5公里,主桥主跨为450米,2021年6月30日横跨在贵州省罗甸县大井河上的大小井特大桥顺利合拢,大小井特大桥是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关键性工程,是世界跨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 全桥共58个吊装节段,节段净吊重达160吨。桥台所在山坡峰顶与河底相对高差约250米。上百吨重的节段被一节一节吊到200多米的高空后再精确移动到位拼结起来合龙。 【资料二】:大小井特大桥的施工环境 作为我国典型的高山峡谷大跨度钢管拱桥和世界同类型桥梁之最,大小井特大桥结构、技术复杂,质量要求高,施工难度大。 大桥拱座施工现场地形陡峭,边坡开挖高度高,开挖方量大,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难度大,拱脚预埋件安装精度

11、要求高。缆索吊机安装施工主塔拼装高度高,主索安装跨度大,施工安全风险高。主拱安装施工拱肋纵向运输距离长,吊装重量大,主拱对接精度、线形及高程控制要求高,主拱悬拼施工时间长,斜拉扣挂施工难度高。山区机制砂C60自密实混凝土技术难度高,混凝土顶升高度高。 同时,大桥本身也将成为当地景区的一道风景线。大小井特大桥建在布依族居住的大小井风景区。景区河水碧绿清澈,两岸古榕参天蔽日,翠竹亭亭玉立,农田阡陌纵横。还有鬼斧神工的溶洞,神秘莫测的天坑。已合龙的大小井特大桥,与景区相互衬托,遥相呼应,成为景区又一道风景线。远处观望大桥,整个大桥犹如一座天桥。桥梁建设者们在空中修起了天路,在天路上建起天桥。 【资料

12、三】:大小井特大桥的修建意义 该桥是贵州本地企业完全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桥。大桥预计2021年8月全部竣工,年底实现通车,通车后从平塘县到罗甸县只需1个小时,比走省道快2个小时,对打通贵州的断头路,加快黔南地区横向连接运输大通道的形成,加快贵州建设交通强国西部示范省,助推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有着重要意义。 明确:材料选择符合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可以补充进去。 学生活动:试着将大小井特大桥补写进课文里。之后选一篇代表习作集体修改、点评。 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取舍链接资料,运用所学的说明文知识进行片段写作,综合提高语文素养。 三、寻桥,领略桥之新 勤劳智慧的中国古代人民创造了石拱桥

13、建设的无数奇迹。以茅以升为代表的现代桥梁专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设的新局面。今天,有“基建狂魔”之称的中国当代桥梁建设者们,不断开创新的造桥技术、刷新桥梁建设的世界记录,大小井特大桥只是其中的一个代表,还有更多创新的桥梁工程等着我们去了解、介绍和赞颂。 四、布置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观看纪录片超级工程2第二集中国桥,搜集2021年中国新建大桥的相关资料,试着再给其中的一类或一座桥写一段说明文字。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查字典掌握生字、生词。 掌握作家作品的简单情况。 掌握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时间、空间为顺序记事写人的结构特点。 2、能力目标: 反复诵读课文,深入理

14、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品鉴文章平实质朴的文风,写实细腻的笔触。 注意详略结合、突出重点的写法。 3、情感目标: 理解本文所表现的真挚、深沉父子之情,从一个家庭的不幸了解当时社会阴冷、灰暗的世态。 【教学重点】 “背影”既是全文线索也是全文主旨的所在,抓住这一点,理清文章的线索和感情脉络。 【教学难点】 车站送别场面前的文字,即课文第二、三、四节在全文中的地位与对表达父子之情所起的作用。 【教学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由学生自主阅读、讨论、研究,同时由教师作必要的引导、点拨。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的推进要注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及各个步骤间的有机联系。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该课,给与必要的启发、提示,对学生的讨论及时总结。 【教学媒体】 建议使用音、视频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介绍作家生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背景知识 朱自清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江苏的扬州、浙江的温州、宁波和上虞当中学教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