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在徘徊孤单中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4860448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每一天都在徘徊孤单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每一天都在徘徊孤单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每一天都在徘徊孤单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每一天都在徘徊孤单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每一天都在徘徊孤单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一天都在徘徊孤单中 摘要:中篇小说人生使路遥蜚声文坛并引起文学界和批评界的讨论,他的成功之处在于使主人公高加林脱离了传统的“好”与“坏”来评判人物的标准,也在于他把主人公放置在“离乡”与“返乡”的二维空间里的故事模式。 关键词:故事模式人物形象二维空间 “离乡与返乡”是作家路遥在中篇小说人生中典型的故事讲述模式,对高加林这一形象的构建和丰满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农村青年高加林高考失败,回到村里当了一名民办教师,这样靠知识不靠体力吃饭的“体面”工作就与传统上在土地里“刨食”的农民有着天壤之别,但是之后不久他的工作又被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回到家里当了农民。“知识青年”、“闭塞的环境”、“自我价值

2、不能实现”这三点结合在高加林一个人身上,就为他离乡做了很好的铺垫,让故事继续展开。因为其内心深处“渐渐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习惯于城市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1。后来,高加林到县城广播站工作,被人告发后组织上查明他是“走后门”进城工作,于是取消其公职,又被重新“发配”回农村。 将人物徘徊于“离乡返乡”的模式中,突出高加林心理的感受,进而使人物的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改变,再次支配自己的行动。高加林将自我“分裂”,他时而排斥乡村的蛮俗陋习,时而感叹城市的世俗功利。他在两个迥然不同的环境里徘徊。同一个人物在不同的两个生活场景中对话。高加林在家乡时,赌气干农活,双手磨出血泡;进城卖馍躲避熟人,掏粪更怕有人看见

3、。但高加林一旦离乡进城就热血沸腾立刻变成另一个人,南马河公社抗灾报道使他在县城一举成名;作为县城记者出没于稠人广众面前;县篮球赛大显身手,所有这些使他成为县城里“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但所有这些都是在马占胜用“走后门”的形式换取的。所以随着故事的推进,作者用在高加林身上的一切赞誉都是为他返乡做的准备,这一系列事件都是“催化事件”。最后张克南的母亲揭发他“走后门”是整个故事一个转折点,预示着返乡路已经向他铺开。 离乡时雄心壮志,返乡时触景生情。“离乡”与“返乡”两条线索交替进行,高加林脱离其中的一个环境就必然进入另一个早已由作者设计好的环境里,而且这两个环境呈现出一种截然相反或对立的状态,这种相

4、反或对立,就是通过高加林内心的感受体现出来的。 离乡时的心态: “高加林现在之所以高兴得如狂似醉,是他认识到,这次进县城,再不是一个匆匆过客了;他已经成了县城的一员。当然,他一旦到了这样的境地,就不会满足一生都呆在这里。不过,他能在这个城市占据一个位置,已经完全心满意足了。”2 “他内心每时每刻都充满了一种骄傲和自豪的感觉,自尊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他有巨大的报复和想法,不能满足于在这个县城所达到的光荣。”3 返乡时的心态: “他手抚着桥栏杆,想起第一次卖馍返回的时候,巧珍就是站在这里等他的;想起在这同一个地方,他不久前又曾和她断绝了关系眼下他又在这里了,可是他现在还有什么呢?他幻想的工作和未来

5、在大城市生活的梦想破灭了,黄亚萍又退回到了他生活的远景上;亲爱的刘巧珍被他冷酷地抛弃,现在已和别人结了婚。”4 “他走在庄稼地中间的简易公路上,心里涌起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难受。他已经多少次从这条公路上走来走去。从这条路上走到城市,又从这条路走回农村。着短短的十华里土路,对他来说是多么的漫长!这也象征着他已经走过的生活道路短暂而曲折!”5 “他忍不住停下了脚,忧伤的看了一眼熟悉的家乡。一切都是原来的样子但对他来说,一切又都不一样了”6 故乡的空间和外面的空间形成比较7,加上人物内心的真实写照,使高加林的形象存在于两个空间维度之中即离开家乡的高加林与返乡后的高加林,时空的变化适合容纳故事、丰富情感

6、,进而成为主人公抒发各种复杂感受和思考的绝佳场所。作者为了丰富“离乡返乡”的故事模式,又安排了两段爱情,从侧面丰富高加林内心的微妙变化,让人物更加丰满。离乡进城时有代表新知女性的黄亚萍,返回家乡时有代表传统女性的刘巧珍。高加林与二人的感情纠葛其实就是他在“传统”与“反传统”中踟蹰挣扎。到后来二人全部离他而去,使故事性得到升华,这时不但理想在“徘徊”中不能实现,而且就连爱情在“徘徊”中也怅然若失。“离乡返乡”的故事模式使高加林处于一个“十字路口”之上,前面是离乡路,后面是返乡途,左面是新时爱,右面是旧时情。 路遥在谈到高加林的形象时说:“我要给文学界,批评界,给习惯于看好人与坏人或大团圆故事的读

7、者提供一个新的形象”8。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之所以不能用传统以“好”或“坏”来评价高加林这一具有多面性的人物。路遥将一些生活中平常的事放入一个固定的故事模式,开掘出深刻地意义。“离乡返乡”的故事模式不仅仅是文本的结构特征或是作者一个简单的叙述框架,而是让人物领着读者在二维空间自由穿梭。路遥自己也说:“我较熟悉身上既带农村味又带城市味的人,以及在有些方面和这样的人有联系的城里人和乡里人。这是我本身的生活经历和现实状况所决定的。我本人就属于这样的人。”9所以路遥将“最熟悉的人”放在“最熟悉的环境”中,用最擅长的故事讲述模式展现“二维空间”,由此可见“离乡返乡”的故事模式既有广度的空间让读者驰骋,又有

8、深度的空间让作家阐释。 注释: 1路遥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103 2路遥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104 3路遥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119 4路遥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178 5路遥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179 6路遥人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P180 7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P221 8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华夏出版社,1994年P1278P1279 9路遥路遥文集关于人生和阎纲的通信,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P401 参考文献: 1路遥.人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雷达等.路遥研究资料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4路遥.路遥文集M.北京: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 5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A.平凡的世界:第三部附录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 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