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848038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刘燕多元智能理论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成果之一.从多元智能理论出发,如何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作用,如何以物理教学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首先要了解其概念,其次要了解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要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智能是特定文化背景下,个体进行产品制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该理论的创立者加德纳指出,人的智能并不对应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这些能力并非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组合的形式存在着.人类所拥有的相对对立的智能可以分为:言语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动觉智能、人际沟通智能、内

2、省智能以及自然观察智能.上述智能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和程度在个体身上进行组合,进而使个体的智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这一定义,有以下三层含义:(1)智能不能脱离实际的生活情境.离开了环境,抽象而孤立地讨论智能是没有意义的.(2)智能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智能既不是抽象而虚无缥缈的存在,也不是存储于脑海里的内容,它只有个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得以体现.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谁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谁就是世界上最富智能的人.(3)智能是个体创新的根基.人能为自己所属的文化体系提供创新和变化,这是智能最高层次的表现.比如,各类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艺术作品都属于此类表现,是人智能活动的重要结晶.此外,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或

3、创造新作品,都需要不同的智能组合发挥作用.正是这些智能不同形式和程度的搭配,才展现出个体能力的多元化.二、多元智能与高中物理教学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于,智能由多种成分建构而成,而且在能力表现时各种智能发挥作用是以多维度的方式、相对独立地进行表现的,而不是以整合的形式表现出来.该理论强调要多维度地看待问题,并强调每一种智能的发展存在快慢之分,而没有高低之别.此外,每一个体之间的智能结构组合各有不同.这一事实,导致学生在兴趣取向和问题处理能力上多有差别,即使我们以往认识上的学困生,他们也存在优秀的智能类型.因此,在分析学情时,教师要客观、全面地分析学生的智能结构.用多元智能理论分析当前的物理教

4、学,教学模式往往以一两种类型的智能为基础(主要是数理逻辑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忽视了其他类型智能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以至于教学效率偏低,学生的发展较为片面.因此,要匹配学生的智能构成特点,高中物理教学就要突出教学的多元化和个别化,让不同类型的智能发挥自己的作用,设计适合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有些教师侧重于知识的传承,而忽视学生的智能发展,过分追求课堂的知识容量,导致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的学法单一僵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发散思维以及实践能力无法得到培养.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追求对学生发展需求的满足.因此,高中物理课堂可以将智能提升为目标,即为学生

5、的多元智能发展需要而教.三、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分析在“自由落体运动”教学中,笔者以师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获知的过程,感受获知的快乐,从而发展学生的多元化智能.活动1:笔者采用改进过的牛顿管进行实验,让学生拍摄小球进行自由落体时的照片,并通过传感器等装置精确地采集有关数据,引导学生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反思:这一实验的创新和处理是本课的亮点.要提升学生的智能和动手能力,就必须让学生动起来,提供足够多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尝试着不同于常规实验器材的操作手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尝试创新.活动2:在课堂导入时,笔者先让学生玩了一个游戏,让班上反应敏捷的两个学生走上讲台,分立笔者两侧,笔者则

6、两手各持一根长木条,竖直放置,学生则将手放在木条的下端,当看到笔者松手之际,马上用手去夹木条,随后笔者让学生自己测量各自手上木条的长短,并提出问题:谁的反应更加迅速?反思:设计巧妙的游戏,点燃了課堂氛围,使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讨论,最后给出结论:谁抓住的木条短,则谁的反应就迅速.笔者顺势再问:你能算出他们具体的反应时间吗?学生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作为支撑,因此这个问题有些困难.这时笔者揭示本课的探究问题:探究木条下落位移与运动时间之间存在怎样的规律.随后学生开始探究性学习.在课堂结束前的几分钟,笔者让学生重新回顾课堂之初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很快就结合规律找到解决对策,他们流露出学有所用的喜悦之情.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