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4826251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实践研究 廖易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数学教学引进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其中预设与生成就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教学理念。在这一理念中,预设与生成二者密不可分,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实施精彩的预设,并且有不断生成的课堂教学,才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堂教学,预设和生成两方面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果过分强调预设,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化和程式化,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缺乏开放性,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致使教学氛围沉闷,缺乏生机和活力;如果只依靠开放式这种随意的生成,缺乏精心准备的预设,则会导致课堂教学秩序失控,教学目标和计划无法有

2、效实施,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下滑。因此,把握好预设、开放与生成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是有效完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任务的关键。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为初中数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和依据。精心准备好预设,为生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准备预设问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预设问题的类型、性质会对预设与生成的实施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预设问题时,教师必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思维发展情况以及认知水平等等,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预设问题,以免预设问题坡度过大,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导致学生对

3、问题难以理解,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同时,还要避免预设问题坡度过小、难度低,使学生对问题失去兴趣,进而导致教学氛围过于乏味枯燥,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提问环节的预设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技巧调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避免自问自答而导致提问教学变得形式化。例如,在学习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在讲解前,可以让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答。在学生无法解答出答案时,教师可以先用配方法解系数为常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作为铺垫,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更简捷、更一般的解答方式,进而引出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预设问题必须要具有启发引导性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

4、中,很多教师往往是在学生充分掌握了数学概念的基础上才让学生练习解答相应问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能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方法,但这种按部就班的学习方法并没有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地模仿课本中的解题方法,却难以进行创新,更难以发散思维,进行举一反三。而应用预设与生成理念进行数学教学,可以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跨越式思维的生成。如果教师在学生还没有牢固掌握分式方程概念的情况下让学生尝试解答分式方程,由于学生已有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答基础,同时还没有被课本中的固定解题思路固化了思维,因此学生会进行更多的思考甚至是创新,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秀”出自己的风采。这样一来

5、,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由教材、教师灌输的知识,而是主动进行丢盔弃甲式的构建,充分发挥逻辑思维,形成独立的思考方式,构建适合自身的解题思维,继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率和质量。预设问题要环环相扣,揭示知识发生的过程教师在预设问题时需要注意问题之间的衔接性和关联性,一个问题要能够顺理成章地引出下一个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要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流畅地进行,而不是上一个问题与下一个问题毫无关联,使整个教学过程被强制分割成若干个部分,变得碎片化,甚至导致学生思维混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例如,在进行圆的定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学

6、生都会回答是圆形的,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进一步提出:车轮为什么要造成圆形,而不是其他的形状,比如正方形、三角形等等。在学生给出车轮不能造成正方形、三角形的原因后,教师可以继续深入地提问题,如:“鸭蛋也是圆形的,为什么车轮不能造成鸭蛋形呢?”通过类似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对比圆形与正方形、三角形之间的显著差别后,再对比圆形与椭圆形之间的差别,进而引出圆的定义,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圆的定义。通过这种逐步引导推进的提问方式,不仅能够使教师走进学生们的世界,学会从学生们的眼光看世界,分享学生们的喜怒哀乐,欣赏学生们的“闪光”之处,从学生们的单纯中获得满足和快乐,更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7、趣,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质量。教师要积极发挥出引导作用,将预设变为生成预设是生成的重要基础,而生成则是预设的结果。教师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设,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预设。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学生是千变万化的,具有很多易变因素,教师无法对每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进行准确的估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预设时往往会存在很多变化。当教学无法按照预设来实施时,教师就必须要冷静思考,充分发挥教学引导者的重要作用,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随机应变,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从而顺利地展开教学,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例如,在讲解圆与直线的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假想、研析等活动,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圆与直线之

8、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引出相交、相切、相离等知识内容。对预设要进行及时调整,为生成提供充足的空间要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预设教学,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布卢姆曾说过:“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能成为一种艺术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教学任务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通过理性思考来合理安排预设的实施。在进行预设时,教师必须要注意留白,使预设具有弹性。若在实施预设教学的过程中发生意外,如预设超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时,教师要能够灵活地重新构建预设,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为生成留出充足的空间。例如,在进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预留一定的

9、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先自行思考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讨论,最终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而两边之差则小于第三边”的结论。结语总之,预设使教学走向有序,生成使教学充满灵气。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师生的一个闪念、一个举动、一个误会、一个忘形都可能会增加教学中的非预期因素,这些“即兴创造”的随机事件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教学进程,如果处理得当,则会弥补或推进教学,让“麻烦”不再“麻烦”,反而成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而教师预设与生成的目标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是否在单位时间里得到了最佳的发展,教与学投入的精力与产生的效果之比高不高;在预设时是用接受式还是创造式,这些都需要教师合理地把握。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进行选择,并加以整合、取長补短,以此来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的。基金项目:福建省“十三五”第一批中学数学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科研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TRSX2017013)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