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分享

上传人:W**** 文档编号:224825262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分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分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分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分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分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分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工程概论复习题及答案分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交通工程概论一名词解释3交通流特性:交通流的定性与定量的特征及其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的一般规律。4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和行人数,5第30小时交通量(30HV):一年中所有小时交通量按大小顺序排列,其第30位小时交通量称之为第30小时交通量(一年=36524=8760小时)。6小时设计交通量:在进行道路的改建或新路的设计中,既能满足交通量的需要,又能达到经济有效的目的的小时交通量。7交通量的方向分布:一条道路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长时间内,可能接近相等,但在某段时间

2、内(例如,一年中的某个季节,一月中的某天,一天中的某几个小时)则会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称为交通量的方向分布。8交通量的时间分布:指的是在不同时间段内道路上交通量的变化。9地点车速或点速度:指车辆通过某一地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际工作中常用很短的距离和时间内求得的车速。10行驶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11行程车速:是以车辆行驶于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和此区间的距离所求得的车速。12运行车速或营运车速:是指具有中等水平的驾驶员在道路的实际交通和环境条件下所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大车速。它是估计道路通行能力的依据。13临界车速。指道

3、路交通量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车速。14设计车速。指按道路条件决定的最高车速。它是道路线型几何设计的标准。15车流密度是指在一条道路上车辆的密集程度。即某一时刻在单位长度内(一车道或全车道)的车辆数。16车头间距也叫车头空距或车头间隙,是指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的间隔距离。若用空间距离米来表示,则称为车头距,若用时间秒来表示,则称车头时距。17占有度是指形成交通流的每台车辆对道路的占有情况。具体表示占有度的参数有时间占有度和空间占有度。18延误是指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19固定延误:由交通控制装置所引起的延误,与道路交通量

4、多少及其他车辆干扰无关的延误。20运行延误:由于各种交通组成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延误。一般它含纵向、横向、外部和内部的干扰,如停车等待横穿、交通拥挤、连续停车以及由于行人和转弯车辆影响而损失的时间。21停车延误:由于某些原因使车辆停止不动而引起的时间延误。22排队延误:排队时间与以畅行车速驶过排队路段的时间之差。排队时间是指车辆第一次停车到越过停车线的时间。23引道延误:引道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越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之差。24引道延误段:在入口引道上,从车辆因前方信号或已有排队车辆而开始减速行驶之断面至停车线的距离。25引道时间:车辆受阻排队通过引道延误段的时间。26道路通行能力或称交通容量:是指车辆

5、在可以接受的运行速度和行车无阻碍的条件下,道路上某一断面处在单位时间内能通过的最大车辆数。27道路条件:指道路的几何组成状况(如车道宽度、侧向净空路面状态、道路线形、视距及坡度等)和沿途条件(如沿途的街道化程度)。28交通条件:指交通流中的车辆组成、车道分布、交通量的变动、交通管理、交通控制以及由交通信号引起的交通中断等。29基本通行能力:指在理想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假定由统一类型的标准车辆以适时速度的最小的车头间隔作连续行驶在单位时间内所通过道路某端面的最大车辆数。30可能通行能力:一种以基本通行能力为基础加以各种因素修正而得出的通行能力。这种通行能力实际上是道路所能承担的最大交通量。31实

6、用通行能力:指道路能保证车流畅通无阻的通行能力,以作为道路规划和设计的标准。32服务水平:就是指道路使用者(即车辆驾驶员)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从速度、舒适、方便、经济和安全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从行车速度和行驶时间,车辆自由行驶的自由程度(如能否保证要求的行车速度),交通受限制的程度(如车辆的延误时间和每公里的停车次数等),行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畅通性、经济性等方面能体现出道路服务水平的高低33饱和流量:绿灯时间内车辆在持续排队情况下通过交叉口的最大车流量。3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用图案、符号、文字传递交通管理信息,用以管制及引导交通的一种安全管理设施。35交通管理:是按照既定的交通法规的规

7、定和要求,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和工具合理地限制和科学地组织、指挥交通。36信号相位:交叉口各进口道不同方向所显示的不同灯色的组合称为一个信号相位。37信号周期:是红、黄、绿信号显示一个循环所用的时间,单位为秒。38最佳周期时间:是通车效益指标最佳的交通信号周期时间。39最短周期时:是到达车辆刚好能全部通过交叉口的周期时间的最小值。40绿信比:是在一个周期时间内,有效绿灯时间与周期时间之比。41绿灯间隔时间:从失去通行权的上一个相位绿灯结束到得到通行权的下一个相位另一方向绿灯开始的时间。42最短信号周期:在一个周期内到达交叉口的车辆恰好全部被放行,既无滞留车辆,信号周期也无富余43最佳周期:在指定

8、的条件下,使车辆总延误最小的配时方案即为最优方案。44绿信比为一个周期的绿灯显示时长同周期时长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亦即一个周期内可用于车辆通行的时间比例。45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46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47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48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2人,或者重伤3人

9、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49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50可听阀:在寂静的环境中,勉强能听到最小的声音强度。51痛阈:使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强度。52声压: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常用单位为帕(Pa)。53声压级:是声音强度相对大小的指标,其定义为2倍待测声压与用作比较的标准声压的比值的常用对数。54声波的频率:每秒钟媒介质点振动的次数,单位为Hz。55声的频谱:声音成分与能量分布的关系。56响度:是指声音“响”的程度。单位为Sone(来)

10、。57响度级:是以频率为1000 Hz的纯音的声压级为其响度级。三简单题2道路情况对车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道路情况对车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道路的类型;(2)道路的平面线型;(3)纵断面线型;(4)车道数及车道位置;(5)视距;(6)侧向净空;(7)路面。3交通流调查有哪些作用答:交通流调查是交通工程学的基础工作,对制定道路交通规划、道路网合理布置、道路线形设计,以及现有道路的综合治理,将提供起决定性作用的数据。具体说来,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道路设施的规模。(2)确定交通控制的方法。(3)道路管理的依据。(4)预测交通量发展趋势。(5)用于运输经济分析。(6

11、)评价道路安全程度。4远景交通量基础资料的收集及调查有哪些?答:(1)绘制拟建道路可能吸引的交通量区域的平面图,并画出该范围内的现有道路、铁路及主要通航航道。(2)收集平面图范围内现有道路上的交通量观测资料,并在平面图上标出各观测点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如发现原有观测点的交通量观测数字不能反映出拟建路线主要段的交通量,则应加设观测点。(3)收集在路线吸引区范围内的历年工农业总产值、人口、公路汽车货运量的资料。汽车货运量要包括社会车辆的货运量(根据需要也可包括非机动车辆的货运量)。如吸引区范围这些资料收集有困难,则可收集包括吸引区范围的工农业总产值占扩大区域资料(扩大到能收集的程度),但要估算吸引区

12、范围的工农业总产值占扩大区域的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比。(4)选择适当路线进行车辆起讫点调查(简称OD调查),对于老路改建选择在拟建路线上。对于新建路线则选择在邻近拟建路线的公路上。调查目的是了解、分析拟建路线上现在各主要段的交通量、流向以及车辆组成与装载情况。(5)调查区域内现有铁路、水运的运量、运输能力、发展规划以及各类货物的运价。装卸费用。这是确定转移交通量的主要依据,必须充分重视。(6)调查区域内现有公路的路况、正常情况下各类车辆的平均车速、运输成本和养护管理费用等。5交通量调查资料的用途有哪些?答:交通量的调查资料是交通工程最基本的资料,其用途有如下方面:(1)交道规划。(2)交通设施设

13、计(3)交通控制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可以确定交叉口控制方式和信号配时等。(4)经济分析要新建一条道路,必须先通过经济分析来论证它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比较新旧路线的效益以及新路线究竟吸引多少交通量等。(5)交通事故评价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有了交通量数据,才能评价不同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发生率,以衡量道路的服务质量。(6)交通管理根据交通量的大小,采取相应的交通管理措施,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13常用的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有哪几种方式?答:(1)交通信号控制按控制的范围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点控制。是指个别独立交叉口的信号灯控制,此法又可分为单点定时信号控制和感

14、应式控制两种,感应式控制又可分为全感应式和半感应式。线控制。是指对一条主干道相邻交叉口的信号实行协调自动控制,亦称绿波通行带或绿波控制。面控制。是指对城市中某区域的所有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用计算机实行统一协调的自动控制。(2)停车控制车流进入或通过交叉路口时,必须先停车,观察到达路口的车流情况而后进人或通过,一般又分为:多路停车法是在交叉口所有引导入口的右方设立停车标志,让所有到达交叉口的车辆必须先停车而后等待出现空档再通过,此法又称为全向停车或四路停车,多为临时措施。二路停车是在次要道路进入交叉口的引道上设上停车标志,使次要道路的来车必须先停车,等候间隙出现再通过,此法亦称单向停车或两路停车

15、。(3)让路法在次要路口或车辆较少的引道入口处没让路标志,使司机放慢车速,看清相交道路有无来车,估计有适当间隙可以通过再加速驶去。(4)自行调节法即采用中央岛,让各路进入车辆按反时针方问统一,连续行驶通过的环形交叉。(5)不设管制交通量很小的交叉口一般均不设管制,如居民区内部的交叉口等。14平面交叉口的交通管制按控制的范围可分为哪几种类型?(1)点控制。是指个别独立交叉口的信号灯控制,此法又可分为单点定时信号控制和感应式控制两种,感应式控制又可分为全感应式和半感应式。(2)线控制。是指对一条主干道相邻交叉口的信号实行协调自动控制,亦称绿波通行带或绿波控制。(3)面控制。是指对城市中某区域的所有交叉路口的交通信号,用计算机实行统一协调的自动控制。15单点信号控制的几种方式:答:(1)定时控制(2)按钮式信号控制(3)感应式信号控制16感应式信号控制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答:(1)半感应式信号控制(2)全感应式信号控制(3)公共汽车感应式信号控制(4)列车感应式信号控制18地区公路网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