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语文版.doc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224350410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语文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答谢中书书导学案 语文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背诵并默写本文。2.理解文章内容;积累文中写景的优美句子;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3.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重点:品味、积累写景的优美语言。了解以声衬静、动静结合、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难点:理解亲近自然归隐山林的志趣,体会文中蕴含的热爱自然思想感情。【课前积累】1. 作者常识:陶弘景(456536),字 ,自号 。南朝 时 教 家 、 家,又被称为“ ”,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弘景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齐高帝曾经召他进宫陪伴太子读

2、书。后来,陶弘景远离尘世,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他精通阴阳五行、山川地理、天文气象。梁武帝继位后,他“礼聘不出”。因此,每逢有凶吉、祭祀、征讨大事,朝廷都要派人进山向他请教,故称他为“山中宰相”。陶一生好松,每当轻风吹拂松枝,发出“沙沙”的声响时,他就象听到仙乐一样如痴如狂。有时,他竟一人进山,专去听山野松涛之声,人又称之“仙人”。答谢中书书,描绘的就是他隐居地的景色,山川秀美,清新简淡,为历代写景名作。谢中书, 即谢征,字元度,陈郡阳夏人,曾作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谢中书。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为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康乐, 即谢灵运(385433

3、)东晋时代的诗人,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车骑将军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又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客儿”。是南北朝时代与陆机齐名的诗人,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著有谢康乐集(系明人辑本)。2. 写作背景: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画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本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3.本

4、文体裁: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日“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讲究谋篇布局,文质俱佳,可以抒情,如林觉民的与妻书;也可以写景,如吴均的与朱元思书。【课上突破】一、预习反馈1.读准下列加点字字音: 陶弘景( ) 夕日欲颓( ) 沉鳞( ) 竞跃( ) 欲界之仙都( ) 晓雾将歇(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2. 解释重点词语: 答谢中书 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 俱 备。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 ,沉鳞 竞跃 。 实是欲界 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 其奇 者。3. 文言词汇现象: 古今异义:歇 词类活用:辉二、一句一译山川之美,古

5、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三、文本解读1.理清文章结构,请将本文划分三个层次,并在文中标注出来。2.山川之美,在诗人陶弘景的笔下是怎样的情景?(引原句) 3. 作者是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引原句) 4.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绘自己隐居地的秀美景色? 5.陶弘景是怎样赞赏谢灵运山水石的成就?(引原句) 6. 作者是怎样进行动静结合的景物摹写的? 7.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8.本文表达了作

6、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课后提高】选出下列句中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两项( ) A.答谢中书书一开始,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的感慨作为总领全文,从古至 今,以“美”概说人人皆爱,以“共谈”点明全文中心。 B.以“高峰入云,清流见底”寥寥八字描写山之高、水之净,从仰视和俯视两个角度 勾勒出白云、高山、流水三种大自然的美景。 C.“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 衬,众彩纷呈,熠熠耀光,加之又有青林翠竹间杂其中,就如五彩锦缎上缀以碧玉 翡翠,顿成奇观;两岸犹如悬着两幅锦帛长画,上以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 倒影入清流,呈现一

7、派绚烂辉煌的气象。 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作者观 察极细,猿猴鸟雀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回荡在山间;夕阳的余晖 中,鱼儿在水中欢快嬉戏。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晨景 热烈欢跃,暮象清静幽寂,给人以不同的美的感受,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体现 生命的气息。 E.最后,文章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感慨收尾。作 者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陶情怡乐于这美妙的山水之中,抒发了积极入仕积极入仕 积极入仕积极入仕的终身志趣,也期望与谢灵运等古往今来的隐逸高士神交之意溢 于言表。同时,这句也起着首尾呼应,议论

8、、记叙和说明相结合,使文章主体部分 更为鲜明突出。 【课后反思】 答谢中书书第1课时【课前积累】1. 通明 华阳隐居 齐梁 道 思想 医学 山中宰相【课上突破】一、略二、略三、1.略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4.从形态、色彩、声音三个方面描摹其美景的。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6.一是形体的动与静:高峰为静,流水为动。二是光色的动与静:林青竹翠为静, 五色交辉为动。三是声响的动与静:日出雾歇为静,猿鸟乱鸣为动,日落山暝为 静,游鱼跃水为动。 7.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 两种视角来写。 8.表达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山川之美,古 来共谈。【课后提高】 A、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