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4条易错点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224167035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4条易错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4条易错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4条易错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4条易错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4条易错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4条易错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54条易错点(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常错点 1*错误地认为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辨析:金刚石与石墨混在一起只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混合物。常错点 2*错误地认为结晶水属于混合物。*辨析:结晶水中的“H2O”并不是与盐混合,而是与盐结合成一种新“分子”,属于纯净物。常错点 3*错误地认为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辨析: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式,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CrO3、Mn2O7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和NO2等。碱性氧化物一

2、定是金属氧化物,而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Al2O3是两性氧化物,而 CrO3是酸性氧化物。常错点 4*错误地认为纳米材料一定属于胶体。*辨析:胶体是分散系,是由分散剂和分散质组成的。纳米材料如纳米碳,直径虽然介于 1100 nm,但它不是由分散剂与分散质组成的,所以不是胶体。常错点 5*错误地认为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丁达尔效应。*辨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介于 1100 nm,丁达尔效应只是胶体的一种光学性质。常错点 620三教上人(A+版-Applicable Achives)*错误地认为胶体 一定呈液态。*辨析:根据分散剂的状态不同可将胶体分

3、为气溶胶、液溶胶和固溶胶,因此,胶体可能呈固态、液态或气态。常错点 7*错误地认为胶体带有电荷。*辨析:胶体是电中性的,只有胶体粒子即胶粒带有电荷,而且并不是所有胶体粒子都带有电荷。如淀粉胶体粒子不带电荷。常错点 8*错误地认为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过程就是化学变化。*辨析: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从微观角度看就是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只有化学键断裂或只有化学键的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破坏了其中的离子键,离子晶体和金属晶体的熔化或破碎过程破坏了其中的化学键,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过程形成了化学键,这些均是物理变化。常错点 9*错误地认为同种元素的单质间的

4、转化是物理变化。*辨析: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如O2和 O3、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物质,相互之间的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常错点 10*错误地认为气体摩尔体积就是 22.4 Lmol-1。*辨析:两者是不同的,气体摩尔体积就是 1 mol 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 22.4 L,在非标准状况下可能是 22.4 L,也可能不是 22.4 L。常错点 11*在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伽德罗定律时忽视物质的状态或使用条件。*辨析:气体摩尔体积或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于气体体系,既可以是纯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对于固体或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在应用于气体计算时,要注意

5、在标准状况下才能用 22.4 Lmol-1。常错点 12*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错误地应用溶剂的体积。*辨析:物质的量浓度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衡量标准是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因此在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时应用溶液的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常错点 13*在进行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忽视溶液体积的单位。*辨析: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时,要用到溶液的密度,通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是molL-1,溶液密度的单位是gcm-3,在进行换算时,易忽视体积单位的不一致。常错点 14*由于 SO2、CO2、NH3、Cl2等溶于水时,所得溶液能够导电,因此错误地认为

6、SO2、CO2、NH3、Cl2等属于电解质。*辨析:(1)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范畴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2) 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本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否则不能用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作为判断其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如 SO2、CO2、NH3等溶于水时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的缘故。常错点 15*错误地认为其溶液导电能力强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辨析:电解质的强弱与溶液的导电性强弱没有必然的联系,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电解质的强弱与其电离程度的大小有关。常错点 16*错误地认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越多,氧化剂

7、的氧化能力越强;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越多,还原剂的还原能力越强。*辨析:氧化性的强弱是指得电子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得电子即氧化性越强,与得电子的数目无关。同样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与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常错点 17*错误认为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一定不发生反应。*辨析: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如Na2SO3+H2SO4=Na2SO4+SO2+H2O,此反应中H2SO4表现强酸性。常错点 18*错误地认为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电子和中子构成的。*辨析:所有的原子中都含有质子和电子,但是不一定含有中子,如H 原子中就不含有中子。常错点 19*错误地认

8、为元素的种类数与原子的种类数相等。*辨析:(1)同一种元素可能由于质量数的不同会有不同的核素(原子),因此原子的种类数要大于元素的种类数。(2)但是也有的元素只有一种核素,如 Na、F 等。常错点 20*错误地认为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2 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辨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 2 的主族元素有H,属于非金属元素。常错点 21*错误地认为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辨析: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两种作用,离子键是这两种作用综合的(平衡)结果。常错点 22*错误地认为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辨析:(1)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能称为共

9、价化合物;(2) 离子化合物中也可以含有共价键,如Na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NaOH中含有极性共价键。常错点 23*错误地认为钠与少量O2反应生成Na2O,钠与足量氧气生成Na2O2。*辨析: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受反应条件的影响,而不受氧气量多少的影响。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 Na2O, 在点燃或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常错点 24*错误地认为两份等量的钠与足量量 O2反应分别生成Na2O 和 Na2O2,生成 Na2O2 时转移的电子多。*辨析:钠与 O2 反应分别生成Na2O 和 Na2O2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都是由零价的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1 价的钠离子,即转移的电

10、子数由钠的量决定,故钠的量相等时,无论生成 Na2O 还是 Na2O2, 转移的电子数都相等。常错点 25*错误地认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一定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辨析:对于Na、K 等活泼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考虑它们与水的反应,在考虑与水反应的产物与盐的反应。常错点 26*错误地认为铁和氯气的反应产物为二氯化亚铁或三氯化铁。*辨析:铁和氯气反应的产物是三氯化铁,和氯气的多少无关。常错点 27*错误地认为铁和酸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辨析:铁和非氧化性酸的反应是置换反应,生成盐和 H2,与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不能生成H2。常错点 28

11、*错误地认为增大压强一定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辨析:(1) 对于只有固体或纯液体参加的反应体系,增大压强反应速率不变。(2) 对于恒温恒容条件的气态物质之间的反应,若向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压强增大,但是由于各物质的浓度没有改变,故反应速率不变。(3) 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是引起气态物质的浓度的改变才能影响反应速率。常错点 29*错误地认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就会增大。*辨析:平衡常数K 只与温度有关,只有改变温度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才会增大,改变浓度和压强使平衡正向移动时,平衡常数不变。常错点 30*错误地认为放热反应或熵增反应就一定能自发进行。*辨析: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据

12、是 G=H-TS,仅从焓变或熵变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是不准确的。常错点 31*错误认为任何情况下,c(H+)和 c(OH-)都可以通过 KW=110-14进行换算。*辨析:KW与温度有关,25 时 KW=110-14,但温度变化时KW变化,进行换算。常错点 32*错误认为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时,水电离出的 *辨析:由水的电离方程式H2O=(可逆)OH-+H+可知,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常错点 33*酸、碱、盐溶液中, 的来源混淆。*辨析:(1) 酸溶液中,(2) 盐溶液中,若为强酸弱碱盐,常错点 34*错误认为只要Ksp越大,其溶解度就会越大。*辨析:Ksp和溶解度都能用来描

13、述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但是只有同种类型的难溶电解质才能直接用 Ksp的大小来判断其溶解度的大小;若是不同的类型,需要计算其具体的溶解度才能比较。常错点 35*错误地认为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相对较活泼的金属一定作负极。*辨析:判断原电池的电极要根据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的具体反应分析,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如在 MgAl稀 H2SO4组成的原电池中,Mg 为负极,而在 MgAlNaOH 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Al 作负极,因为Al 可与NaOH 溶液反应,Mg 不与NaOH 溶液反应。常错点 36*在电解食盐水的装置中,错误地认为阳极区显碱性。*辨析:电解食盐水时,阴极H+放

14、电生成 H2,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OH-浓度增大,阴极区显碱性。常错点 37*错误地认为钝化就是不发生化学变化,铝、铁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发生反应。*辨析:钝化是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铝、铁等金属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而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如果加热氧化膜会被破坏,反应就会剧烈进行。所以钝化是因发生化学变化所致;铝、铁等金属只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加热时会剧烈反应。常错点 38*错误地认为,金属的还原性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辨析:在化学反应中,金属的还原性强弱与金属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失去电子的数目无关,即与化合价无关。常错点 39*错误地认为可用酸性高锰

15、酸钾溶液去除甲烷中的乙烯。*辨析: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后产生二氧化碳,故不能达到除杂目的,必须再用碱石灰处理。常错点 40*错误地认为苯和溴水不反应,故两者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辨析:虽然两者不反应,但苯能萃取水中的溴,故看到水层颜色变浅或褪去,而苯层变为橙红色。常错点 41*错误地认为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除去苯中的甲苯。*辨析: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而苯甲酸易溶于苯,仍难分离。应再用氢氧化钠溶液使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然后分液。常错点 42*错误地认为苯酚酸性比碳酸弱,故苯酚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辨析:苯酚的酸性介于碳酸的一级电离和二级电离之间。也就是说,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但比碳酸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