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产品对幼儿发展的危害分析 贾楠摘要:电子产品的使用,对幼儿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危害如紧盯屏幕,幼儿的视力发育受损;接受信息,幼儿缺乏主动思考;缺少交流,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机会减少;快速浏览,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缺少互动,不利于幼儿的人际交往电子产品对幼儿发展的危害不容小觑,应引起警觉和防范关键词:电子产品 幼儿 危害随着智能、iPad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幼儿开始走入“低头族”大军,“屏奴”日益呈低龄化趋势电子产品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诸多危害也逐渐暴露出来,这不仅让家长陷入困恼之中,也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一、紧盯屏幕,幼儿的视力发育受损无论在公共场所,还是在家中,都能看到许多孩子像大人一样在玩,眼睛紧盯着屏幕,进行着熟练地滑动和点击,而且玩起来就不愿放下玩对眼睛的伤害非常大,尤其对于处在视觉发育关键期的幼儿来说,自身发育的不完全,使得幼儿受到的危害比成人更大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中心主任周跃华解释说,人的视觉神经通路在出生的时候就已经铺设好了,但是还要逐渐发育成熟和健全0~6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在这一期间,幼儿的视力会逐渐发育,直至达到成人的水平这一期间玩的时间过长,使用不当,就会错过视觉发展的关键期,错过了就难以弥补,甚至出现近视问题。
对于幼儿而言,用眼都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保持在30厘米左右;玩时间也不宜太久,每次玩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之内,玩后应至少休息10~15分钟,并用眼远眺,适当的放松眼部肌肉事实上,玩对幼儿的危害除了视力发育受损,还可能诱发颈椎、睡眠、头痛等疾病二、接受信息,幼儿缺乏主动思考电子产品中的益智游戏或是动画片,都是许多个情景和图片快速切换的过程,大脑还没反应过来这个画面,就会马上迎来下一个画面,所以幼儿总是处于一个快速的被动接受的过程如果幼儿长期沉迷于电子产品,儿童容易过分注重画面的切换,从而忽略了问题的产生,放弃了思考和追问,那么大脑就会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自发的思维积极性也会受到抑制这种被动的信息接受和观察树叶、搭建积木和阅读连环画的信息接受是有根本区别的后者是幼儿主动思考的过程,虽然树叶和图书都是静止的,但仍需要幼儿的主动探索和操作,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去思考事物本质电子产品中的世界是虚拟的首先,电子产品所提供的经验多是间接性的,儿童无法从中得到直接性经验,无法领略到真实的景色、触摸到真实的物体、感受到真实的气息,更无法体验到真实的成功与失败其次,电子产品是一种单项传输的媒体,即使是一些学习软件,要求幼儿参与之中并做出回应,也难以做出即时的判断,无法实现良性的互动。
所以,电子式的学习是一种不全面的学习方式儿童对世界的感知、对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依靠实践和练习三、缺少交流,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机会减少长期沉溺于智能、iPad等电子产品的儿童,面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丰富有趣的屏幕画面,已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无心理睬周围发生的事情,只是十分被动地呆坐着那里,专注地玩着他们忙于接受信息和发现乐趣,却没有时间张嘴说话,不能利用语言这一工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变化和真实感受,而只是通过眼睛和耳朵来看画面、听声音,幼儿的语言能力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这种消极被动的接受方式使得幼兒的语言发展机会减少,丧失了语言发展的主体性,也势必影响到儿童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四、快速浏览,幼儿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幼儿在玩的过程中,会觉得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甚至会有些许兴奋幼儿玩时,以游戏为主要功能,电子游戏以其鲜明的色彩、逼真的造型、丰富的情景和频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着幼儿,包括图片、视频、歌曲等幼儿的兴趣点总是处在不断的转移中,会迫不及待地刷下一张图片、看下一段视频、玩下一个游戏、听下一首儿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太多的感官刺激会不断改变正常的感知反应能力在熟练的滑屏和点击中,图像的快速切入和色彩的鲜明变化使得幼儿在每一个兴趣点上停留的时间都很短,但每一次兴趣点的转移都让大脑不得不调整思考方式去适应画面的不停变化,这就会导致儿童组织反应能力和选择性注意力有所下降,使得幼儿的注意力长时间处于分散状态,难以集中,更难以做出系统连贯的思考。
五、缺少互动,不利于幼儿的人际交往许多父母因忙着自己的事情无法陪伴幼儿,会把、iPad等产品当作“电子保姆”,让它们代替自己来陪孩子玩耍、给孩子讲故事父母随手把递给幼儿,孩子拿过,自己坐在一旁打发无聊时间慢慢地,孩子就对产生了依赖,玩时就会安静下来,不哭不闹,不喊不叫,甚至可以一直玩着不吃不喝,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谁都不理睬此外,幼儿喜欢与屏幕中的人物和情景说话聊天,有可能让幼儿不会再去和父母讲真心话,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父母与孩子的交往和互动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儿童早期亲子关系好,就比较容易跟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缺少互动,不仅影响亲子关系,还会影响幼儿与同伴、教师和其他社会成员的交往,幼儿的人际关系不良,不利于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儿童迷恋、iPad等电子产品,分不清虚拟和现实,容易淡化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导致幼儿不懂得判断他人的情绪、动作及表情,长此以往会使得幼儿丧失社交技能,社会交往能力退化,有的孩子甚至不愿意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交往,从而导致自闭症状不管新技术营造的虚拟世界多么有趣,对于真实世界而言,都是有限的一小部分,都不能代替真实世界的接触和感知。
在幼儿教育中,人与人的互动应在人机互动之前,真实世界应在虚拟世界之前参考文献:[1]李颖.“低头族”低龄化该如何防范[N].科技日报,2016-02-16(4).[2]杨悦.电视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04,(01):88-90.[3]遆红.警惕电子数码产品对幼儿教育的危害[N].辽宁日报,2015-10-21(10).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