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杏园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3725209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2.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杏园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山西省忻州市杏园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杏园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杏园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忻州市杏园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关于善良六六老公和我带宝宝偶得去购物广场。广场前,有一老叟盘坐于地,拉二胡。合肥的腊月分外寒冷,宝宝被包裹得像个圣诞礼物,而老爷爷却在寒风呼号中伸着老树枝丫般的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老人面前的地上扔了个破烂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说真话,他的琴声远不如瞎子阿炳那样精湛动听,简单一支小曲也完成得勉强,不提五音乐律,更不说余音绕梁。我低头看看他盆中的硬币,估计到夜也就够一碗寡面。怀中的儿子跟我闹着:“宝宝要坐摇摇晃晃(电动木马),妈妈给我money(钱)。”老公在旁边说

2、:“那叫coin(硬币)。”我灵机一动,问宝宝:“宝宝你看,爷爷拉琴很辛苦,一天没吃东西了,宝宝要不要把坐摇摇晃晃的钱送给爷爷吃饭呢?”偶得看看面前的爷爷,毫不犹豫地说:“不好。”我哭笑不得。我以为孩子秉性善良,看到如此可怜的场景,肯定痛哭流涕着就把钞票递过去了,哪里晓得,原来善良和艺术修养一样,是要从小培养的。我只好继续开导他:“宝宝有新衣服穿,有酸奶喝,有电视看,有大房子住,可爷爷什么都没有,我们把宝宝坐摇摇晃晃的钱给爷爷吧?不然爷爷肚肚饿。”偶得思量一会儿,依旧坚定地答:“不好。”旁边的老公都已经扭头笑开了。老公说:“你这是损害他的利益,他心中摇摇晃晃是很重要的,他显然不肯。你如果直接给

3、他一个硬币让他塞给爷爷,这他是肯的。”我问:“什么是善良?善良就是心底的怜惜,知道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如果无关痛痒的事情,举手之劳,那如何叫善良?”老公不同意:“这叫慈善,不叫善良。慈善就是自己吃不完用不完,分出九牛一毛来与别人买点心安或者和平的生活环境。他如果有摇摇晃晃坐,余下的钱能给别人,就可以了。如果非让人虎口拔牙,那是不行的。善良与苛捐杂税不同,要心甘情愿才可以。强迫的善良不是真善良,这叫伪善。”教育理念的偏差。拉琴的老头都住手了,开始听我们夫妻的争论。一块钱而已,这对爹妈为何如此计较?我不理老公,继续做儿子的思想工作。过程冗长,情节曲折,略去不言,总之,在儿子最终含泪答应把钱给

4、老爷爷的时候,老爷爷自己的泪都快掉下来了,估计恨不能倒给我们一块钱别难为孩子了。儿子手里捏着一块钱,递给爷爷,爷爷双手承接着说:“好孩子,谢谢啊!祝你平安健康!”偶得的难过只一会儿,不一会儿就又兴高采烈了。来到电动木马前,偶得一指说:“要坐摇摇晃晃。”老公开始掏口袋,我制止。大丈夫言既出,必信;行既出,必果。提醒偶得刚才已经把钱给老爷爷了,偶得想了想,也没闹,乖乖走了。看他在前面自己摇摇晃晃着唱歌,假装自己在颠木马的样子,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自己也很困惑:善良,究其本意,应该如何?这件事,直到现在,老公都不同意我的做法。他认为施舍别人是因为自己富有;而我认为,救济别人不在于自己能力大小。我

5、问偶得爸爸,有些捡垃圾的人在贫困线挣扎却领养许多孤儿,这是什么行为?一些支边的教师,明明有更好的选择,却将一生奉献给山里的孩子,这又是什么行为?老公说,这叫高尚。大多数人,能做到平常就已很好了,不要将伟人的心态或悲天悯人的救世主形态展现于人。能把平凡人做好,就很好了。而我则说,人求高得中,求中得低。你心中追求的理想与现实一定有差距。如果最初就放弃了高尚,那么你永远不会有高尚的可能了。(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3分)A第一段中“合肥的腊月分外寒冷”是环境描写,既实写天气寒冷,衬托老人在寒风中拉二胡的形象;又暗示人心冷漠,为下文老人只得到“稀稀落落”的几个

6、硬币作铺垫。B从偶得爸爸的语言可看出他站在理性的角度分析儿子给不给钱的问题; “我”给儿子讲道理时,偏重于情感引导,反映出“我”感性的特点;儿子的语言表明他很单纯直率。C偶得不愿将钱送给老人,让“我”意识到:小孩子并非秉性善良,他们是自私自利的,不愿损害自己的利益去照顾他人,所以善良不是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培养。D“我”之所以制止老公掏钱给儿子坐电动木马的行为,是要教会儿子遵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想做一个善良的人,就是要能够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别人。E从11段“老公不同意”、14段“我不理老公”、19段“直到现在,老公都不同意我的做法”等叙述中,反映了“我”和“老公”在教育观念上的偏差以及生

7、活中的矛盾。(2)第2段画线句对琴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3)说说文中三处标序号的词语“泪”在文中的含义。(3分)(4)文中偶得的爸爸妈妈对“善良”的理解显然有分歧,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参考答案:(1)B 、D。(2)点明老人琴技不佳,与上文“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破烂的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相照应。写出老人的可怜,为下文捐钱的情节作铺垫。(3)泪:偶得因为妈妈硬要自己把坐摇摇晃晃的钱给老爷爷,心理委屈而流泪。泪:老爷爷见我努力说服偶得捐钱,感动而流泪。泪:我被孩子纯洁的心灵所打动而流泪,眼泪中也包含着作为母亲的隐隐的心痛。(4)指出偶得爸妈对善良的不同理解,表明

8、自己的观点,阐释。【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文学类文本阅读5选2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对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情感、人物的形态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此题的选项CE就是文本内容表述不当。因为是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2)试

9、题分析:这类题目要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从内容上看,画线句子写老人拉的琴不动听,甚至连一支完整的曲子也拉得勉强,表明老人琴技不好,可以说是对上文作者初见老人时所产生感受的一个补充描写,从结构上看,这就起到了照应上文的作用,同时,正因为老人的琴技不好,收入也就不好,使后文作者动员儿子捐款成了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所以,画线句子为下文做了铺垫。【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技巧点拨】分析作用也首先概括语段所写的内容,分析作用要注意明确小说的文体特征,联系问题特征进行分析,首先从情节本身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然后分析对人物的塑造方面的作用,最后分析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方面

10、的作用。分析时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开头主要是引起下文、铺垫,中间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深化或升华主旨。如本题点明老人琴技不佳,与上文“粗糙手指在一把破琴上吱吱扭扭”“破烂的饭盆,里面稀稀落落散着几个硬币”相照应。(3)试题分析:这类题目应把所考查的字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语境来分析。“泪”是偶得的泪,偶得不想把坐电动木马的钱捐给老爷爷,在妈妈的劝说下不得不捐,他感到委屈,因而流泪;“泪”是老爷爷的泪,他看到一个母亲这样努力劝孩子捐钱,而孩子也真的捐了钱,感动得流泪了;“泪”是作者的泪,是一个母亲看到儿子没有钱坐木马,而假装自己坐木马的样子而感动、而心疼的泪。【考点定

11、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技巧点拨】句子的含义注意表层和深层之分。把语句放回原文,结合上下文。首先要注意从本句入手,看清句子在文中的位置,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其次要注意分析对本句的语法分析,了解本句的主干与枝叶成分,尤其要注意枝叶部分。第三要注意本句子与上下文的句子之间的关系。一般说来,句子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复指)、总分(分总)、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比较、呼应等。如果是复句,其一般强调的重点是后半部分,那么就应该在此处着重揣摩。如本题偶得因为妈妈硬要自己把坐摇摇晃晃的钱给老爷爷,心理委屈而流泪。泪:老爷爷见我努力说服偶得捐钱,感

12、动而流泪。(4)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文本中偶得爸爸妈妈对于善良的理解不同,考生解答时首先要结合文本概括出二人对善良分别有什么不同理解,二人的理解不同在哪里,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并阐明理由。考生可赞同偶得爸爸的观点,也可赞同偶得妈妈的观点,也可以评论二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无论选择怎么回答,都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并能联系现实证明自己的观点,注意言之成理。【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技巧点拨】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对语句内涵的挖掘,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

13、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考生可赞同偶得爸爸的观点,也可赞同偶得妈妈的观点,也可以评论二人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相见以诚郭沫若“事实胜于雄辩”,这是最有普遍性而且有永远性的格言。不根据事实,或甚至违背事实,或捏造事实的辩论,尽管怎样的花言巧语,终究骗不了人;即使能收到一时的效果,待到事实一揭穿了,那效果会成为逆效果的。到这时言语逾花巧,逆效果来得便愈大。欺骗有时似乎也有必要。所谓“兵不厌诈”,便肯定了诡诈的效力。其实,尽管你是怎样善于用兵的人,你能够出奇制胜,但总要有兵可

14、用。所以用兵的原则依然是忌“巧速”而贵“拙迟”。这一次世界大战,苏、德之间的旋乾转坤的战役,便是这一原则的最具体的说明了。当希特勒对苏联突然发动了闪击战时,他是多么“巧”,多么“速”。1942年打进了斯大林格勒,希特勒的小胡子不知道会心地微笑了好多次,然而结果怎样了呢?专门靠欺诈便能打胜仗,专门靠欺诈便可以收到任何大小事件的成功,天地间决没有那样的事情。要说靠着欺骗便可以治国平天下,那更完全是笑话。那些搞政治的人似乎都中了些苏秦、张仪的毒,说到政治就好像只有几套骗人的纵横捭阖。今天应该是大家相见以诚的时候了。自己拿出真正的责任心来,大胆地照明自己的丑态,彻底地荡垢涤污。不是骂人丑便可以掩盖得了

15、自己的丑。千层的粉饰也把污垢掩盖不了,理由很简单,因为污垢根本还是存在。有诚便能有勇,所谓“真金不怕火来烧”。这种人,他能勇于面对现实,勇于正视自己的过错,勇于接受批评,更勇于对抗外来的一切横逆、诬蔑、诱惑、冷视。要怎样才能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要全靠一个“诚”。老老实实的做人,说话,做事,不存一点损人利己的私心,这样便能产出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这样便能够大无畏。我有什么可怕?可怕的就是自己骗自己!没有诚意的人便没有勇气。这种人鬼鬼祟祟,专门损人利己,做不来一件堂堂正正的事,说不来一句堂堂正正的话。一耍装腔作势,立刻便露出了自己的尾巴。但他们也有一项外来的资本,便是靠他人也没有诚意。只要你有一毫私心,有一点软弱,他们便抓到了你这项缺点。于是威胁,利诱,千层的蜘蛛网便罩到你的身上了。这样的现象四处都是,而以黑字写在白纸上的特别明显。但今天是应该相见以诚的时候了,拿出诚意来,大家正大光明地做些对得住人民,也对得住自己的事。 (选自沫若文集第十三卷,有删节)(1)文章开篇并未直接从“相见以诚”的论题切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 (2)“相见以诚”中“诚”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