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官庄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zh****71 文档编号:223725057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6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忻州市官庄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西省忻州市官庄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官庄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忻州市官庄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忻州市官庄学校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譬如说,苏东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一个典故: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皋陶要杀犯人,但尧反对了三次,主张不杀。主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何需出处!”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还有个例子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

2、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

3、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

4、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摘编自陈鹏举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根据鲁迅的观点,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B. 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编造一

5、些典故,这属于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C. 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D. 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以苏轼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与司马迁的史记作为例证来证明观点。B. 文章从文化史与文学史两个角度论证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的观点。C. 文章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离不开诗的现实入手提出观点:诗和中华文化联系紧密。D. 文章先提出论点,然后兼用举例论证与理论论证,摆事实,讲道理,极有说服力。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6、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B. 红楼梦之所以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里写了许多诗,很有诗意。C. 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榷的。D. 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参考答案:1. A 2. C 3. D【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项,“不是真正的史书”说法不合文意,原文说的是“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

7、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故选A。【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文章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离不开诗的现实入手提出观点:诗和中华文化联系紧密”说法错误,文章是从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入手提出观点: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这才是这篇文章的论点。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

8、,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D项,“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中的“自觉选择”说法错误,晚清诗人的含蓄诗风与文字狱的政治背景有关,并非自觉的选择。故选D。【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

9、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

10、;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

11、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保护性耕作背后的环境压力有关专家指出沙尘暴的源头主要是尘源,它主要来自农田和退化的草地,而不是沙漠。传统耕作方式一般需要通过翻耕、耙蘑将土地

12、整得细碎、平整,令地表干净整洁。这种地块下雨时容易产生径流,冬春季节遇到大风时容易发生风蚀,成为沙尘暴的主要尘源。传统农业对秸秆的处理一般采取焚烧、收割或打碎秸秆后再翻地耙平等方法。焚烧秸秆不仅污染环境,也是对资源的浪费,而将秸秆收割或打碎都要使用机器,耗费大量能源。收割过后,地表失去作物的保护,进入“裸露休闲”状态。而农田土壤表面几厘米的土是最肥的,干燥的土壤很容易被风刮走,这不仅白白浪费资源,也造成环境污染。把秸秆卖给造纸厂或作为燃料,这样做从经济效益上看比堆在地里好。秸秆不还田会使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为了保证产量,就只好增加化肥使用量,导致我国农业生产中单位面积的化肥用量是世界上最多的。

13、过多地施用化肥还导致粮食品质下降。因此,从全局、长期考虑,治理沙尘暴的花费要比利用秸秆带来的效益多得多。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一种叫做保护性耕作的方法。核心是不翻耕土地,地表有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所以,保护性耕作无须做耕地、耙地、清理秸秆这些工作,节省了耕地耙地所消耗的成本。在产量方面,采用保护性耕作,平均可增加10%左右。虽然产量增长在地区之间、作物种类之间存在差异,但至少不会减产。实施保护性耕作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节约成本,按每个农户7亩地、每亩地能增产节本100元计算,一年能够增加的收入为700元。“最大的好处还是在环境效益上。实施这一技术后,水分利用率平均增加12%,农田扬

14、尘减少50%以上。”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山西省进行系统的保护性耕作试验。2002年,农业部在西召开全国第一次保护性耕作现场会,启动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目前,示范县数量已经发展到167个,面积超过了1000万亩。为改善北京市生态环境、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从2006年到2008年,北京市所有耕地都将逐步使用保护性耕作法。然而,即使在现在,让农民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仍然有难度。免耕播种后,种子已经发芽出苗,而且长得很好。可是有的农民仍然会把秸秆拣出来烧掉。问起原因,他们也答不上来,只是说“放在地里难看”。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老百姓从接触到接受并且自觉实施保护性耕作,一般需要5到7年甚至

15、更长一些的时间。我国实施保护性耕作应该有政策的引导和扶持。首先要转变农民的思想意识,而这需要较长时间的政策引导;第二,我们要解决实施保护性耕作的手段,也就是机器的问题,因为保护性耕作将大量秸秆留在地表,如果没有机器作业,最终很难被农民接受,因此,必须结合我国农村地块小、拖拉机动力小、农民经济条件差的现实,创新设计方法,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免耕播种机;第三,国家还应鼓励农机大户购买保护性耕作所需的机器。 5下面对“传统耕作方式”的缺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将土地整得细碎平整,冬春季节容易发生风蚀,成为沙尘暴的主要尘源。B. 导致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程度增加;而增加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粮食品质。C.

16、 把秸秆卖掉或作为燃料,虽然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容易造成土地贫瘠。D. 将秸秆焚烧、收割或者打碎后再翻地,都会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能源耗费。6. 面对“保护性耕作法”本质特点的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进行耕种,可以增加粮食产量10%左右,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B. 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可以节约处理秸秆、购买化肥、灌溉用水的费用,降低生产成本。C. 保护性耕作技术要求不翻耕土地,地表有秸秆覆盖,免耕播种。D. 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水分利用率增加,农田扬尘减少,有良好的环境效益。7.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 将秸秆留在地里,能很好地保护土壤,使土壤不致进入“裸露休闲”状态,并有助于保持土地的肥力。B.采用保护性耕作法耕种,可以使作物产量增加,虽然产量增长因各地情况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