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夯实运球上篮基础的四种策略 杨宏萍【摘 要】本文针对高中学生篮球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提出需要夯实基础,从控球、转身、速度和心理四个方面例析指导学生运球上篮的基础技术动作关键词】高中体育 运球上篮 篮球基础G A0450-9889(2017)05B-0160-02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项目的运球上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项,也是体育考核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球上篮说到底是一个“技术活”,它不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只需要做出正确、规范的动作,将球稳稳投入篮中即可正因为如此,练习运球上篮需要步步为营,从基础练起,打好基础一、高低拍击,提升控球能力运球是篮球中的一个基本动作,在外行人看来,运球就是“拍球走”诚然,运球实际上就是拍着篮球移动,但是其中的目的不是“拍球”,而是移动因此,运球的核心含义是持球移动,其中控球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运球是球随人动,而不是人追着球跑,因此控球技术要稳扎稳打高速运球时,拍球的高度要提升,这样才能大步前进;精准运球时,拍球高度需要降下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球的路线笔者在运球的教学课上,重点教学控制球的方法,提高运球熟练度下面讲解一个高低拍击的训练方法首先,采取徒手模仿训练的方法,脱离篮球在手的限制。
学生在课上都有很强的好动性,虽然学生对学习篮球具有极大的热情,但是他们拿到篮球之后对于动作的领会却减少了,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玩”而通过无球的徒手练习,学生进入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下,对动作的领会也更加细致拍球时手掌的弧度要贴合篮球的弧度,这样才能缓冲球的反弹,有效地将球控制在手中相反,将手掌伸直,像一个乒乓球拍一样的动作是不正确的,这样导致球被拍打后方向不稳定,手对球的控制就弱化了在拿球之前,笔者先对手型做了一个细致讲解,引导学生模仿练习,形成篮球在手的感觉尤其在低拍球时,由于篮球反弹比较迅速,因此弧度手型尤其关键当通过徒手模仿熟悉手型后,再结合持球练习,学生对篮球的控制会进一步精确练习拍球从低拍开始,重点熟悉触球感觉,然后逐渐升高,最后在快速运球的高度进行拍击训练拍球不只是将弹起的球拍下去那么简单,而是要完成接球的同时,控制好拍球的方向,从而控制球前进的路线,才可以称之为运球不管是高拍球还是低拍球,控球的稳定性都是重中之重二、由近到远,加强转身练习在篮球实战中,运球的目的是为了绕开防守队员,组织战术进攻因此,运球不存在直线运球的情况,不能“一条路走到黑”,而是需要不断地变向、转身。
其中,转身动作是运球球上篮专项考核的项目之一,因此要重点教学,加强练习转身练习是上篮中的一项高级动作,如果要达到实战效果是比较困难的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水平,课堂上的转身动作要求规范即可,不要求像实战中那样的对抗强度课堂训练采取由近到远的方式,逐步练习转身动作近”指的是靠近篮筐,可以说是原地的转身练习转身时重点要注意单手持球的稳定,千万不能脱手再有一点就是转轴脚不能离地,如果离开地面就会造成走步,这个动作也就失去价值了笔者采取的教学策略就是从近处开始练习,首先熟悉原地转身的动作当学生逐渐领会运球加转身的动作之后,再将转身动作安排在运动中进行,由远离篮筐处开始运球,在运球过程中完成转身动作与近处的原地转身不同,运球时的转身更容易将球脱手或者走步在运动过程中,转身时不能速度太快,因此这就涉及制动,在跑动时将脚步与手中的拍球节奏进行协调,达到快速制动、转身的要求由于距离篮筐较远,因此进行转身的准备时间也比较充裕,完成转身动作的时机也在可控的范围内远距离的运球、转身动作是比较注重节奏的,在几组练习之后,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转身动作也逐渐规范学生通过由近及远的转身练习,对于运动协调性的提高非常有效。
三、对症下药,强化速度耐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一个人的篮球技巧再多,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是不行的体育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针对学生速度、耐力不达标的情况,需要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耐力的训练笔者放在健身房中,健身器械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在篮球中所需的各项要求篮球比赛的节奏很快,需要充沛的体力,因而笔者将训练计划定位成“多次数,低组数”的耐力训练多次数的训练可以不断冲击学生力量的极限,延长刺激的时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体能篮球中经常运用到的是弹跳力,尤其是上篮动作,特别需要小腿的爆发力弹跳力的训练不是一日之功,要求学生逐步积累小腿的耐久性,以充足的体力支持频繁的跳起动作笔者安排的训练是负重提踵,即肩扛杠铃,一下一下有节奏地做踮脚动作提踵时前脚掌垫一个下垫片,以提高刺激配重的设置为 30 公斤,每组做 20个,做 3 组速度训练笔者则引用短跑中的训练方法,采取快速的高抬腿动作,来加快学生的步频,从而提高速度上篮过程是一个快速跑动的过程,因此学生要适应在短时间的快速跑动速度、耐力不能表现为花哨的动作或者精准的投篮上,但却是一个好的篮球运动者的必备条件速度与耐力的训练是属于素质训练,所以需要对症下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四、实战模拟,克服心理障碍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技术动作,那么是不足以应付实战赛场的比赛节奏快,给人的心理压力也比较大,因此实战中心理障碍是比较显著的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实战模拟,促进学生形成适应能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运球上篮属于一个考试的专项,学生最终需要面临考核,这就无形之中给学生施加了压力在考试之前,笔者多次模拟了考试的环节,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适应考试的节奏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模拟第一个模拟的要素是“达标压力”所有的考试考核都有一定的评分标准,这也是考核的目的,让学生的体育水平达到某一特定的标准因此,模拟实战需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从而塑造考试时紧张的氛围可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让不达标的学生对“失误”付出代价当然,这些惩罚的措施就是在课堂上做一些体育游戏,比如绕着篮球场地蛙跳一周,背着达标的同学从端线跑到底线等第二个模拟要素是“恶劣环境”考试的日期是固定的,不论晴天阴天,刮风下雨,因此学生需要适应各种天气下的考核在一些天气不好的条件下,笔者也组织学生积极练球,从而适应各种天气条件下的运球上篮动作第三个要素是“反败为胜”有时候我们考试时会出师不利,但是考试时的尝试机会在两次或者以上,一次失误没关系,能否翻盘才是关键。
因此,筆者在平时的模拟中,让学生养成背水一战的习惯,争取一次就出好成绩,面对压力也能出色发挥其实考试的时候技术要求并不太高,如果想要发挥稳定,心态是关键在平时的训练当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总而言之,运球上篮是一项比较基础的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积累扎扎实实练技术,稳稳当当拉体能,大大方方上考场,一般来说学生都能收获一个好的成绩参考文献】[1]韩 军.高考篮球专项运球上篮“四步骤”教学初探[J].健康教育,2011(10)[2]谢央丹.身体素质练习对提高运球上篮成绩的实验研究[J].运动,2014(22)[3]黄章继.高中篮球训练教学的有效方法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责编 刘 影)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