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苗族服饰图案滋养黑白木刻探讨

ji****8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04KB
约4页
文档ID:222088245
苗族服饰图案滋养黑白木刻探讨_第1页
1/4

苗族服饰图案滋养黑白木刻探讨 夏在希摘 要:苗族服饰纹样内容和形式源于苗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其生存的环境造就其服饰纹样的内容,这些纹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历史沉淀这种造型方式的平面性、共生法以及时间的平面表达,对一直以来受西方写实素描影响很深的黑白木刻造型而言,是一种从本源出发的启示关键词:苗族服饰图案;黑白木刻;造型;启示1 我国黑白木刻的历史与现状我国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黑白木刻版画,既有中国古代的复制木刻的基因也有西方美术的影响和改造40年代后期,中西文化进一步的融合,在黑白木刻上表现为刀法、黑白分割组织、凹凸刻法等,将其推到一个新的艺术层面如黄新波的《卖血后》这幅作品构图饱满新颖,将人物形象故意放大,并缩小周围环境以此来表现卖血者因痛苦而所产生的虚幻感觉,作者用刀强劲有力以及整个画面的黑白灰的对比突出卖血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反抗50年代中期以后城市景观和乡村题材黑白木刻材涌现如李桦《山区生产》,作者以精炼的刀法,表现出山区的地貌,以黑白的强烈对比和简单的人物造型表现版画独有的形式语言,看似简单的场景却让人感受到了宁静与祥和的意境例如,彦涵的《老羊倌》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一个陕北老牧民身抱小羊羔,深情地望着远方,强烈的明暗对比,用刀粗放,灵活多变的刀法,精雕细刻,其中羊羔用平口刀雕刻,很好地表现出绵羊毛的质感,给人一种粗犷、豪迈、奔放的气势。

李焕民的《攻读》表现的是草原汉子对知识的渴望,只用了三种刀法,即圆口刀、平口刀、两头尖的刀,刀法灵活多变,其实井然有序,节奏感十足文革时期”因为政治原因,人们自由、个性被压抑,价值难以实现这期间作品只重宣传而忽视审美和创造,如《大摆战场》《一次较量》《车间摆战场》,其作品特征构图造型“大、空、虚”,艺术手法模式化、公式化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版画在题材和内容选择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单一向多维;由民族向现代、国际;由现生活向社会关怀、个人情感转向这个转型期更侧重从版画本体角度探究,或阐述其媒体转换的间接性特征,或把‘复数与‘印痕作为版画的两大关键特点进行探讨[1]老版画家李桦也认为:“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这种提法是片面的、狭隘的,它会使文艺创作只满足于反 映生活,显得干瘪乏味生活只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之一,还应有一个文艺家思想感情的源泉可以说,前者是外源泉,后者是内源泉[2]这种观点的提出表明个人意志增强,注重个人的感受和个体心理体验,有意与大众审美心理拉开距离如阿鸽、徐匡合作的《主人》作品传达西藏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作品语言简洁,为了突出主体人物形象以金字塔构图的,给人感觉其对象乐观、自豪、可亲可近。

90年代的黑白木刻也被用于当代艺术创作,注重空间和物性产生的新观念如徐冰《析世鉴》这个作品作者花了2年时间,刻了近2000个假字,通过活版印刷做成卷本书他认为这书是“对人世间的分析与鉴戒”,“反映出作者非常极端、偏激的情绪”,“要骂倒一切,否定历史”[3]这种解释不被多数人接受,但是不管从表现技法还是布展方式看,它在版画史上都有不可磨灭的痕迹进入21世纪后,黑白木刻创作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主要有观念、主题、造型、构图、黑白处理、刀法组织等等构成每个艺术家更自由地在形式语言上通过刀法组织来表现个性如王华祥《和冬青树一样高的秘密》,这幅作品采用平面视觉构图,刀法随意多变,黑白灰处理恰到好处,人物形象采用夸张手法,有趣生动,有一种虚幻的感觉这是对传统艺术语言的直接挑战,打破了版画创造性局限的一面,画面更多地是表达内在精神世界,给人一种新鲜和别具一格的感觉2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手法用于黑白木刻造型中苗族服饰纹样是苗族妇女们在平时生活中,通过观察和提炼所总结出来的,它代表着一种生活传统,其服饰纹样的内容和形式都来自她们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因为他们所生存的环境造就其服饰纹样的内容各种各样的纹样都充满着想象力和历史沉淀。

龙的原型都不是单一的某一物类在苗族服饰纹样中有水牛龙、鱼龙、鸭龙、船龙、蛇龙、羊龙、人龙、鸡龙、虎龙、蜘蛛龙、椅子龙等等苗龙的造型方式主要表现是:与兽类、虫类、鱼类的结合或变形;与鸟类、禽类的结合或变形;与花、草、植物的结合和变形;与各种劳动用具或工具的结合和变形比如水牛龙的造型是:头长得像牛头,头上长着一对雄伟的犄角;身体则是蛇躯,满身的花纹蝴蝶与树图案的生殖意向又如,“苗绣与剪纸中的枫木——蝴蝶纹样,所表现出来的就多是一派浓厚的生殖的氛围;那横断面的枫树心内,不是绣着象征阴阳交媾的太极图,就是绣着小人胚胎或者绣着多子的石榴[4]在这样的心理认识基础上,枫树和枫叶就被苗族妇女运用到了服装上在画面构成中,枫树和枫叶的外形几乎都是以完整的造型出现,比如,把枫树变成花环的样子,然后把其他动物纹样包围在它里面,以此来象征枫树的母体地位像这样有着丰富寓意和充满想象力的纹样举不胜举,我们可以学习和利用把它转换到我们的木刻版画语言笔者的黑白木刻《十二生肖系列》并尝试了这种造型方法:十二生肖的概念来自古时候人们对动物的原始图腾崇拜,人们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在最初创意这一系列的图案时,借鉴了苗族服饰纹样的创造思路如将“喜猪”拟人化,穿上人的西装、打上领结、穿上皮鞋,彬彬有礼却满脑子里想着吃的,嘴巴里还吃着鸡腿寓意着属猪的人生活舒适快乐,同样也不乏童趣。

又如“威兔”,兔子本来是比较腼腆和胆小的,但是作者在创作时恰恰把它设计成了威武而又机智勇敢的“威兔”大哥,像超人一样可以为弱小者树立榜样清除障碍而这一形象的最初来源于笔者的先生他就是一个勇敢、机智、威武的超人这一象征手法和苗族服饰纹样里的形象造型来源一样苗族服饰纹样里的几何图案也是相当丰富多彩,它们有图案的单独意义也有组合图案的整體象征意义苗族服饰纹样的这种追求,如黑格尔说:“外在的现象符合心灵,并成为心灵的表现”她们不是对物象自然形体的单纯模仿,常把特定的情感与观念同视觉形象真实感结合起来塑造物象常用方法有:第一,联想与幻象,比如牛变龙、龙变仙女、鱼变龙等等,其图式夸张怪异、充满想象力第二,异质同构,将两个不同事物取其部分联系在一起,其造型出来的形象有趣而生动第三,幻化空间,苗族服饰纹样里所营造的空间非西方美术史里可以量度的三维空间,它是一种不可度量的幻化空间,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和遨游在其中第四,全方位空间及面面俱到,利用平面构图营造空间体积如“蝴蝶妈妈”纹样,常常是蝴蝶妈妈的形象处于中心位置,在其周围有鸟、人、龙、枫树、花草等作向心或放射构成第五,利用曲线表现运动感和流动感喜欢用曲线,比如飞跃的马,马是由许多的圆形组合而成。

这五点如果我们巧妙地应用在我们的木刻版画里面,比如将它常见的几何纹样转化为我们的刀法组织,笔者认为刀法组织是木刻独有的、无可取代的,也是木刻的最本质、最核心要素,它必将为我们的黑白木刻版画添光添彩3 苗族服饰图案造型法对黑白木刻造型的启示今天,我们的思想、文化结构、审美格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当今艺坛中西文化艺术融合,艺术更加国际化是势不可挡的历史潮流所以要学习和借鉴苗族服饰纹样的造型方式、丰富的想象力、语言表达方式以丰富黑白木刻,这也是笔者对苗族服饰纹样研究所得的启示概括起来主要有:第一,将人与广阔的自然联系在一起,人、动物、植物均处在一个层次上,不受物种、时间、空间的局限,在超时空中互相融合和联系,通过想象、夸张创造出新的形象第二,好的艺术源于生活而又回到生活,苗族服饰纹样里的一切构思都来源于生活,在生活的基础上加工创造,我们的木刻版画也应该如此第三,构图方面的平面性、装饰性、意象性很具有国际性和现代美感,我们得吸取其精华以上是笔者个人的粗浅认识,苗族服饰纹样带黑白木刻的价值远远不止这些,在以后的时间里将对此主题更加深入的研究参考文献:[1] 梁越.困境中的尴尬——对中国当代版画的断想[J].美术观察,1996(12).[2] 陈琦.李小山答问录[A].美术文献-中国版画专辑[M].湖北美术出版社,1996:22.[3] 我对“天书”的看法[J].美术,1990(12).[4] 杨国.鱼盘瓠枫木—蝴蝶——苗族生殖崇拜文化研究三题[J].贵州社会科学,1993(3).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