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工业大学附属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不属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的药物是 A.从大肠杆菌体内制取白细胞介素 B.在酵母菌体内获得的干扰素C.在青霉菌体内提取青霉素 D.在大肠杆菌体内获得胰岛素参考答案:C2. 质蓝素是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被转运到叶绿体类囊体腔中实行电子传递功能的在细质中合成的质蓝素前体含有_转运肽: A.1 个 B.2 个 C.3 个 D.0 个参考答案:B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和腔中的许多蛋白质都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而这些前体蛋白质都含有多个导向序列即转运肽质体蓝素前体含有两个导向序列,基质输入序列和类囊体导向序列,分别介导质体蓝素进入基质和类囊体腔3. 由碱基A、C和T可以组成的核苷酸种类是( )A.8 B.5 C.6 D.3参考答案:B4.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非生物界的元素在生物界都能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 C在各种有机物中都存在,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C. 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是元素的含量D. 微量元素既参与细胞结构的组成,也参与细胞代谢的调节参考答案:A【分析】生物界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生物界的元素含量与非生物界差别较大,体现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按照细胞内各种元素的含量比例,把组成细胞的元素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其中C、H、O、N四种元素含量最多,是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而生物体中有机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形成的,所以C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详解】生物界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够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A错误;C存在于各种有机物中,生物体中有机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形成的,所以C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B正确;划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标准是元素的含量,各元素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不同,两者不可替代,C正确;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少,但它们既参与细胞结构组成也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如铁元素参与血红蛋白组成,D正确点睛】易错选项A,容易看错选项内容的描述,因为组成生物界的元素种类要少于非生物界中含有的元素种类5. 组成动物细胞膜的脂质主要是 A.磷脂、蛋白质 B.磷脂、胆固醇 C.脂质、蛋白质、无机盐 D.磷脂、蛋白质、核酸参考答案:B6. 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对应有误的是( )A.细胞膜:脂质、蛋白质、糖类 B.细胞壁:淀粉,果胶C.核糖体:蛋白质、核糖核酸 D.细胞骨架:蛋白质参考答案:B7. 烟草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是: ( )A.1种 B.4种 C.5种 D.8种参考答案:C8. 在白菜与萝卜的DNA分子中,碱基比值不同的是( )A. (A+C)/(T+G) B. C / G C. (A+T)/(G+C) D. A / T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在双链DNA中A=T,C=G,所以在白菜与萝卜的DNA分子中(A+C)/(T+G)=" C" / G=" A" / T=1,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高等植物和动物细胞中共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线粒体 ④叶绿体⑤内质网 ⑥核糖体 ⑦中心体A.①②⑥⑦ B.②③⑥⑦ C.②④⑤⑥ D.②③⑤⑥参考答案:D10. 与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实验材料及外界溶液有关的正确叙述分别是( ) ①实验材料必须是成熟的植物活组织细胞 ②细胞液最好有颜色,便于观察和判断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程度 ③细胞液必须有颜色,否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④外界溶液的浓度应适中,不能过低或过高⑤外界溶液必须对细胞无毒害⑥外界溶液的浓度无特殊要求,任何浓度均可以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③⑤⑥参考答案:A11. 下列属于细胞内的无膜结构是( )①中心体 ②高尔基体 ③核糖体 ④内质网 ⑤染色体 ⑥叶绿体A.①③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参考答案:A12. 关于人体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变主要是因为人体细胞的原癌基因和抑制基因发生突变B.癌细胞比所有正常细胞分裂周期长、生长快C.有些病毒能将其基因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人的细胞癌变D.癌细胞的形态和表面的物质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参考答案:B13. 某环肽内部有侧链形成的肽键和二硫键,形状类似于“8”,如图所示。
现已知该环肽由m个氨基酸组成,那么该环肽中的肽键个数是( )A. m﹣1 B. m+2 C. m D. m+1参考答案:B【分析】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过程中,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形成环状肽过程中: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详解】由题意知,该环肽含有m个氨基酸,根据图可知,该环肽内部侧链形成2个肽键和1个二硫键,因此形成该环肽过程中形成的肽键数=m+2,故选B点睛】该题考查环状肽的形成,注意在环状肽内部还有2个肽键14. 人体组织液中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氧化分解有机物,这些氧化分子需要通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膜( )A.4 B.2 C.6 D.3参考答案:D15. 有氧呼吸从葡萄糖开始,到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氧气用于 ( )A.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 B.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C.与[H]结合生成水 D.氧化有机物参考答案:C16. 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B.内质网、核糖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D.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参考答案:C【分析】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解答】解:唾液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对合成的肽链进行加工;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并以分泌小泡的形成将蛋白质分泌出去.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若是相关的膜结构就为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等.17. 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 )A.都含有20种氨基酸 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参考答案:C【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的不同分为20种.2、蛋白质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根本原因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的多样性.3、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①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②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③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④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⑤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 体等.【解答】解:A、每种蛋白质最多含有20种氨基酸,A错误;B、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酶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如呼吸酶),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如消化酶),B错误;C、蛋白质都是由氨基酸先进行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多肽逐渐形成肽链,再由一条或多条肽链通过盘曲、折叠,才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C正确;D、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淀粉酶,有些蛋白质没有催化作用,如肌肉蛋白,D错误.故选:C.18. 关于选择透过性膜和半透膜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①具有半透性一定具有选择透过性②具有选择透过性一定具有半透性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参考答案:A19.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鉴定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参考答案:答案:B20. 以下是生物体内四种有机物的组成与功能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物质D的基本元素组成是 ;SARS病毒体内物质H初步水解后,产生的物质是 。
2)物质E约 种,区别在于 ;现有E共n个,在合成含有三条肽链的F过程中,共产生水分子 个3)相同质量的B和D彻底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较多的是 4)小分子物质G是 ,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 和 构成的参考答案:(1) C H O ; 核糖核苷酸 2) 20 , R基不同 ; n-3 3) D 4) 核苷酸 , 一分子五碳糖 和 一分子磷酸 21.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操作步骤是( )A.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B.漂洗—染色—解离—制片C.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参考答案:C略2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D.DNA连接酶与DNA聚合酶作用一致参考答案:C23. 小麦粒色受不连锁的三对基因A/a、B/b、C/c控制A、B和C决定红色,每个基因对粒色增加效应相同且具叠加性,a、b和c决定白色将粒色最浅和最深的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自交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