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分析预估能力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20752953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升分析预估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提升分析预估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提升分析预估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提升分析预估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升分析预估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升分析预估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提升“分析预估”能力 (江南大学法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摘要:社会工作介入实务服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前期的“分析预估”。文章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跨学科的分析研究,提出要从整体观、参与调查和比较研究中对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期展开全面深入地调查,以此才能把握案主的问题症结和需求所在。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对如何提升“分析预估”能力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性提供借鉴和启发。关键词:社会工作;分析预估;人类学;田野调查:G646 文献标志码:A :1674-9324(2017)13-0013-02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

2、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这是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战略部署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工作推进。但由于社会工作舶来于国外,该专业的理论与方法皆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吸收,因此社会工作在我国似乎还有些“水土不服”,导致一些理论在中国的应用效果不佳。1一些社会工作的方法在对案主介入的过程中也面临操作误差的问题,引起案主的不适,以至于中断了后续实务服务。从宏观方面讲,这是社会工作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果我们从微观来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也常常面临问题,譬如,介入的效果不佳、采取的方式不合理、对案主的需求了解不多等,不一而足,所产生的问题令案主产

3、生“走过场”的形式主义的错觉,常常难以收获比较好的效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导致这些问题呢?职是之故,笔者跟进众多社会工作介入项目,发现其中介入环节的问题。通常意义上,社会工作实务的介入由背景介绍、分析预估、服务计划、服务计划实施过程、总结评估、专业反思等六个部分组成。我们认为,在这六个部分中,前期对案主问题的掌握程度是最为关键的,不仅仅涉及到后续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效果,更重要的它影响甚至决定了社工服务的成败。因此,本文将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对这一问题进行跨学科分析研究,以期为社会工作介入效果的提升提供一种借鉴和启发。二、“分析预估”的跨学科分析诚然,在整个服务的计划安排中,背景介绍和分析预

4、估两个阶段是开展服务的重中之重。在介入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案主的问题症结所在,切不可草草地预判评估,单纯地走程式化的过程,敷衍了事。事实上,案主所处的社会环境和长期的心理问题,常常使问题的展现曲折,令社会工作人员产生迷惑和误判。因此,要把握案主的真实需求并非那么容易。以目前社会工作教科书上提供的方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对案主的背景、需求做深入全面的掌控。在文化人类学中,研究者一直秉承整体观,即将社会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把握其中某个文化现象和人物行为,常常结合所在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文化体系等去分析定位。2因为人类学强调任何的人和事都是在一定的文化

5、整体下展演的,任何一个文化现象都不能从整个系统中割裂开来,孤立地加以理解。同样,在社会工作实务当中,若不能对案主的情况有所理解,而匆匆对其进行开展服务介入实施方案,是一种草率和渎职的表现。因此,在社会工作介入之前,必须对案主的生活背景、人际交往、生活习惯、教育程度、经济收入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理解案主当下的问题症结和未来的需求。当然,要把握问题和理解需求,社会工作需要依赖于科学的调查方法。就目前而言,在社会工作学科教育中,对调研方法的强调还处在初级阶段,以至于学生在了解案主需求的时候,想当然地认为案主的症结在哪里,需求是什么。因此,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方面而言,这种做法应该加以纠正。人类

6、学的调查方法,即马林诺夫斯基创导的“田野调查”,强调调查者必须跟被调查的对象有长时间的接触,深入访谈,并且提倡在所处的环境中长期生活,以此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社会,对当地人的所思所想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和把握。3同样,在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期,我们不应该急于实施计划方案,而应该对案主及其社会关系、生活环境进行全面细致地访谈调查,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达到真正为案主服务的目的。然而,社会工作者常常面对的案主来自不同的社会背景,经历过异样的生活经历,具有多样的文化逻辑,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还需要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才能在社会工作领域游刃有余。事实上,人类的文化行为有其特殊性,但更多的又具备一定的普

7、遍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结合。在人类学中,比较研究亦是其重要的方法之一。人类学强调在两种或多种不同文化之间进行比较,发掘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共同性和差异性,最终总结出某种规律或通则。4由此可见,人类学中的比较研究亦是社会工作需要借鉴的,某种规律或通则常常能指导社会工作者在面对同一类问题时采取一贯的介入手段,能够形成事半功倍的作用。三、“分析预估”能力提升的实现途径以上提及的整体性、深入性和比较研究,是从文化人类学中获得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创新应该大有裨益。那么,如何才能提升社会工作人才的“分析预估”能力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进行:1.加强社会工作介入的调查方法的培养

8、。目前学科所开设的社会调查方法一般是针对社会学的调查,没有专门有针对性地为社会工作专业实施的,由此产生的社会工作可接入与实际的调查方法脱节,造成对案主的问题症结和实际需求理解不够,最终导致社会工作的介入服务中断或失败。因此,在教学安排上,学科组在安排調查方法课程时,应尽量将方法课程与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强调调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在学习期间理解调查与接入服务的相辅相成关系。2.强调实施介入项目的可行性。在社会工作介入之前,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应该严格分析学生所制定出来的介入实施方案,对其可行性、实用性和预期效果进行推演分析。对于单纯照搬照抄的实施方案应予以否决,对确实可行的介入方案进行

9、总结和经验推广。因此,只有达到要求的计划方案才能进入下一步的实施阶段,在此基础上,对实施的方案还需进行收效的评估和专业反思,总结成败的经验,以便为以后项目的实施提供启发。3.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在平时的教育培养中,作为教师而言,应该对学生的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予以灌输和教育。社会科学跟人文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社会科学强调科学地调查方法和与之相配合的实证精神,而实证精神的特点之一是对调查的重视和运用。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教育培养为契机,努力培养学生们的实证精神,认真指导学生以敬业、勤勉、实用的工匠态度对待每一个实施项目。四、小结社会工作介入的实务服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前期的“

10、分析预估”。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知识,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跨学科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要充分运用人类学中的整体观、参与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思路与方法,对社会工作介入的前期情况展开全面深入地调查,以此才能把握服务对象的问题症结和需求所在。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角度,对如何提升“分析预估”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即加强社会工作介入的调查方法的培养、强调实施介入项目的可行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科学的实证精神。事实上,这些方法的运用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教育培养阶段教习、领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参考文献:1卫小将.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之阐述J.学习与实践,2012,(5).2张佩国.作为整体社会科学的历史人类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3中根千枝,麻国庆.田野工作的意义J.思想战线,2001,(1).4何勇,王海龙.文化发生终极原因溯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基金项目:本文获得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社会工作服务体系与社区治理秩序协同构建研究”(编号:14YJA840007);江南大学2015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G201500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