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创新的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实践探析 刘明?吴丽萍?多依丽【摘 要】 本文分别阐述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安全工程学科发展状况及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情况,介绍了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安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或安全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精神,适应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是,设置特种设备安全及整体评价、油气管道腐蚀与泄漏监测和石化与化工安全三个培养方向实行双导师制,学位论文须在双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同时,实施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制度关键词】 协同创新;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能够安全高效生产已成为我国企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使得企业的需求与高校人才的培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出现了安全生产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短缺现象,并且存在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需求与高校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相脱节等问题硕士研究生现已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体,尤其是近年来招生规模迅速增长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其所具有的企业实践经历,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虽然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较快,但目前行业急需的专门高层次人才仍供不应求,特别是石油化工安全方面的人才,由于行业院校相对较少,再加上个别院校培养方案存在缺陷,使得该领域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出现偏差因此,本文结合国家发展和企业需要,基于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安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注重服务石油化工产业及安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二、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安全工程学科发展状况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地处新中国石油加工工业的摇篮辽宁抚顺,同时抚顺还是石油加工过程装备和煤矿装备的制造业基地其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始建于2008年,安全工程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建于2010年,拥有辽宁省石油化工承压设备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本领域以该校与地方石化企业之间的紧密纽带为牵引,以培养符合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安全领域专业人才为己任,紧紧围绕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的重大安全问题,特别是针对易燃易爆等化学品的生产、储藏和运输等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积累了大量的科学分析数据,逐步形成了鲜明的石油化工特色,以及服务地方产业的优势,为本领域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本学位授权点多年来紧密围绕石油化工行业需求,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为己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石油化工产业及安全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
同时,依据安全工程领域知识面广且与实际联系紧密等特点,根据国家、社会、石化产业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重大关切和切实需求,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及整体评价、油气管道腐蚀与泄漏监测和石化与化工安全三个培养方向的研究工作三、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情况本学位授权点已建有辽宁省石油化工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石油化工装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辽宁省石油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省级研究教学平台同时,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八建设公司,沈阳万益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了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以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生理论-实践教学基地,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保障目前学院与本学位授权点相关的专业实验室主要有石油化工承压设备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材料力学及疲劳性能测试实验室和材料腐蚀控制实验室等5个实验室,占地1000余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期中20万以上大型设备30余台此外,学校还建有实验测试中心,有SEM、TEM、XRD等大型分析设备,能够为本学位授权点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提供有利支撑四、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扎实的工科基础知识与安全科学技术的专业知识,有较强的自我获取知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安全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实施或安全管理等工作, 具有一定创新精神,适应石化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应具有的知识和能力如下:首先,在本域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安全管理与决策、安全评价以及安全技术开发等能力其次,了解本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具有综合解决问题、实践操作的能力第三,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和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五、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本学位授权点以本校与地方石化企业之间的紧密纽带为牵引,以培养符合石油化工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需求的安全领域专业人才为己任,紧紧围绕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制定了工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安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共设置特种设备安全及整体评价、油气管道腐蚀与泄漏监测和石化与化工安全三个培养方向具体如下:1、特种设备安全及整体评价针对导致特种设备关键部件破坏的介质腐蝕、磨损、疲劳、老化、蠕变等重要因素,通过受力分析、无损检测、实际工况下关键部件的实时监测、疲劳寿命预测等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构损伤机理及其演化规律,结合企业特种设备服役条件进行故障诊断、寿命预测和整体安全性评价,避免由设备关键部件脆性断裂引起的突发性破坏,为系统整体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法。
2、油气管道腐蚀与泄漏监测针对石化行业所用的油气管道及关键部件在不同压力、温度、应力、生物等苛刻条件下和海洋、地震、电场等特殊环境的服役行为,通过实验测试和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开展多因素共存和复杂服役环境下油气管道的剩余寿命评估及可靠性评价研究,并开发适合于油气管道现场安全性能要求的防护方法和监测技术,指导企业安全生产,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避免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3、石化与化工安全以石化、化工、生物制药等工业生产安全为中心,针对石化、化工行业典型事故过程的特点,基于不断完善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HSE管理体系和油气管道实时监测等技术,结合工艺危险特性分析及安全控制技术等,从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风险分析着手,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石化和化工工艺安全、灾害事故的防治等开展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安全问题的措施本专业设置了丰富的专业选修课,为不同方向学生提供更加符合方向的专业的理论课程具体课程设置如表1:本学位授权点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应由具有较强的科研水平,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担任,校外导师应由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技术专家担任,由双导师共同参与专业硕士培养的全过程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实践和论文方向,成立联合指导小组,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选题。
学位论文须在双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提倡导师组集体指导同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进入企业实习制度,建立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有效的协调沟通机制,形成紧耦合的导师团队,提高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就业,保证就业质量参考文献】[1] 尚濤,刘建伟.基于协同创新的网络空间安全方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7(08)18-22.36.[2] 余修武,叶勇军,蒋复量,郑平卫,冯胜洋.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J].大学教育,2019(04)187-189.[3] 吴昕芸,郭照冰,任团伟,朱晓东.高校专业硕士工程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8.36(05)101-104.【作者简介】刘 明(1986—)男,博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安全工程.吴丽萍(1987—)女,硕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教师教学发展.多依丽(1985—)女,硕士,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安全工程.本文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安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2018Y13);安全工程专业硕士案例教学教改模式研究(编号:2018Y27)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