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20513715 上传时间:2021-12-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关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汇总8篇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能根据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进行一些直观的判断与思考。2. 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 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逐步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胶带、标签纸等。学生按小组准备:米尺、卷尺、剪刀、绸带、标签纸等。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谈话: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测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的身高是多少?(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个字“米”。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米(板书

2、课题)。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二、 初步认识1米1. 估计1米的实际长度。谈话:老师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计一下,从地面到老师身上的哪儿大约是1米高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估计)谈话:大家都想估计,那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两个同学把这卷绸带慢慢地拉开,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拉开的绸带,如果你觉得拉开的绸带的长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学生活动)启发:(指拉开的绸带)这段绸带的长正好是1米吗?怎样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长?(可以用尺量一量)说明:对于“米”,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从身高谈起,再让学生大胆地进行估计,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为下面的

3、学习做好准备。2. 认识1米。出示米尺。谈话: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长。提问:看一看、数一数米尺上的刻度,你能发现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米=100厘米。3. 用米尺量。谈话:怎样用米尺量出刚才绸带的长度是不是1米呢?谁来试一试?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绸带,再让每个小组照样子量出1米长的绸带。提问:张老师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高,谁来帮老师量一量?(学生测量后,在1米的位置贴上标签)谈话: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儿离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讨论:标签离地面都是1米,为什么贴的位置各不一样呢?说明:学生的年龄小,合作学习的

4、经验不足,适时进行合作的指导和示范,可以使合作更有秩序,更富实效。同时,又兼顾并重视了合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个体体验与思考。谈话:现在同学们知道1米有多长了吗?请大家张开双臂,估计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长一些,还是短一些?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提问:你能用两手比画出1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用手比画1米的实际长度。谈话:请每个小组在教室里任意选一样东西,量一量,看从哪儿到哪儿的长正好是1米。小组活动后,交流汇报。说明:让学生先用自己的一庹和1米比一比,再伸出两手比画1米有多长,学生的比画有了参照,就会比画得更准确。这些活动使学生充分感悟了1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了1米的长度表象。三、 深化对1米的认

5、识(1)提问:你能估计出1米长的队伍大约能有几人吗?(学生可能想到:竖着排,大约有5人;横着排,大约有3人)提问:想一想,同样是1米长的队伍,为什么有的大约有5人,有的大约有3人呢?(2)要求:估计一下,用我们平时的步子走1米长的路,大约要走几步?(请几个同学上来走一走)提问:同样走1米,为什么走的步数不一样?谈话:同学们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约要几步吗?小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离,每个同学都来走一走。小组活动后,组织交流。(3)谈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长。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比画一下1米的长度。(4)提问:知道1米有多长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长的绸带吗?学生活

6、动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绸带是不是1米长。说明:通过排1米长的队伍需要几人,走1米长的路需要几步这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1米的认识。在充分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静静的思考,通过闭眼想和再次比画,力求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1米的表象。进而,再次让学生根据表象剪出1米长的绸带,并借助测量加以调整,学生头脑中1米的表象将逐步精确。(5)谈话: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6)完成“试一试”。先分别估计黑板的长和宽、教室门的宽和高,再小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7)谈话:老师站在这里,谁能上来找到一个位置,使你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个

7、离老师1米的位置吗?还能再找到这样的位置吗?学生纷纷站在老师身边,最后围成一个半径是1米的圆形。四、 课堂总结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2 一、班级情况分析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2)班,学生人数是36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习,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习任务。二、教材分析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

8、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

9、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三、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

10、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

11、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

12、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加、减法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五、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

13、情。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3 一、班级情况分析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5)的数学。全班79人,其中有4人是刚转学

14、来的。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课堂纪律不大理想,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

15、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三、教学内容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口算部分是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