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听障儿童声调学习个案研究

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16KB
约4页
文档ID:220289959
听障儿童声调学习个案研究_第1页
1/4

听障儿童声调学习个案研究 朱晓琴【摘 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听障儿童个案实施声调训练,旨在探讨听障儿童声调学习的适用方法方法:对一名听障儿童进行声调训练,通过“有意义练习法”、儿歌练习法来学习声调结果:个案从研究初期不能识别声调到训练后能够识别并运用声调,基本达到了阶段性康复目标结论:听障儿童对声调的识别较困难,在康复训练中要充分利用其听能,按照音、词、句的顺序来学习声调,以提高康复效果关键词】听障儿童;声调;个案研究1.概述声调是汉语语音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声调虽为非音质音位,但跟音质音位一样,具有区别意义的功能正因为这样,声调教学历来是汉语语音教学的重点之一而对于听障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讲,由于他们的听觉通道受损,只能通过植入人工耳蜗或者佩戴助听器来补偿听觉能力,因此,为使听障儿童重返有声世界,得到全面发展,声调的学习在漫长的康复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自2015年3月接受了一名听障儿童,先后运用“有意义练习法”、儿歌练习法,历经一年的康复,分析并总结出了用“有意义练习法”与儿歌练习法相结合的康复方法,对听障儿童的早期听力语言康复有了较好的康复效果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及症状朱某,男,两岁时确诊为极重度先天性耳聋,双耳听力损失达110dB。

3岁时双耳佩戴助听器,3岁半时,右耳植入人工耳蜗,手术成功,一月后开机,左耳继续佩戴助听器,听力重建效果良好依据听障儿童听觉语言康复评估题库的内容进行初评,该儿童声调识别能力为0,说明该儿童还不能感知声调的不同2.2康复训练措施针对个案情况,笔者遵循音、词、句的声调学习顺序,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地进行了康复训练2.2.1“有意义练习法”训练策略“有意义练习法”是将声调(形式)教学与词汇(意义)教学从语音阶段就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2015年9月起对该听障儿童通过“有意义练习法”进行声调教学,并就个案的现状进行了相关评估,结果为:声调识别能力为10%助听效果为最适针对此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按照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句子的发展顺序,通过“有意义练习法”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指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运用“有意义练习法”进行声调的学习康复半年后,该听障儿童的康复效果呈现了较好的发展趋势从表中可以看出:康复半年后,声调识别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但幼儿在多音节及句子中的声调识别能力仍较弱2.2.2儿歌练习法与“有意义练习法”的同步实施针对儿童在多音节及句子中的聲调识别能力较弱的问题,2016年3月,调整教学计划,决定在坚持“有意义练习法”的基础上,探索儿歌练习法与“有意义练习法”相结合的康复训练。

儿歌是适合幼儿听赏念唱的歌谣,极其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在声调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儿歌具有和谐的声调和响亮的音韵,使孩子们在赏中学,在悟中学同样对于听障儿童而言,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儿歌在声调方面的重要功能,全方位的利用儿歌来提高听障儿童的声调识别能力儿歌练习法就是利用儿歌来练习听障儿童对声调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四个月后对该听障儿童实施评估,对比评估结果见表2由表2可以看出:孩子介入儿歌练习法之后,声调识别能力有显著提高2.3结果讨论(1)与传统声调教学方法相比较,“有意义练习法”中所有用来练习声调的音节都需要给出意义(包括汉字和翻译或图画示意)我们不能勉强为每个音节都配上四个声调,而只能选合适的音节来练习声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目的和手段的统一2)儿歌练习法则是选择了更加符合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特征,幼儿更加感兴趣的方式来提高听障儿童的声调识别能力目前,听障儿童在多音节及句子中的声调识别能力明显较弱,因此,有必要通过儿歌练习法来提高其声调识别能力3.结论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声调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有意义练习法”与儿歌练习法相结合的康复方法,这对听障儿童的声调学习会起到显著作用这项工作我还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但从听障儿童取得的成绩中,我坚信它的方向是正确的,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听障儿童康复“听得明白,说得清楚”这一现实目标。

参考文献】[1]陆茜娜.让儿歌在幼儿语言教育中发挥作用.语言研究,2011年12期[2]刘青兰.人工耳蜗术后听障儿童语言康复个案研究,甘肃科技纵横,2014年04期[3]王汉卫.基础阶段声调教学四题,华文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03期[4]董玉国.如何进行声调训练[J].汉语学习,1996(2):1[5]关键.声调教学改革初探[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4):1[6]盛炎.语言教学原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全文完-。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