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220275403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六校联盟2020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6页,考试用时6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西安2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3据考古发现,下列原始居民中最早栽培粟的是( )A北京人B河姆渡人C半坡人D山顶洞人4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

2、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右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5 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B舜传位于禹C禹传子,家天下D启打败有扈氏6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A炎帝B黄帝C尧D舜7图1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结朿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这里的“他”是指()A黄帝B舜 C禹D启8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这一年应该是( )A.19世纪90年代 B.公元前19世纪90年代 C.公元前18世纪90年代 D.

3、18世纪90年代9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10、我国是世界上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 ) A.神话 B.史书 C. 传说 D.化石11.约公元前21世纪,我国古代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下列朝代更迭的正确顺序是( )A.夏、周、商 B.商、夏、周 C.夏、商、周 D.周、夏、商12.周幽王为博美人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该故事反映了当时我国古代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13、.左传记

4、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大意是:“将同姓子弟亲属封为地方诸侯国,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说明西周时期实行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 B.巩固周王室统治 C.保证国家兵源 D.保证国家财政收入14、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能够反映出商朝社会生活情况的是()兵马俑司母戊鼎甲骨文铁农具A B C D15.春秋时期,诸侯纷争,首先实现霸主美梦的是()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宋襄公 16、小明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桂陵之战、长平之战等战役的资料,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A商汤灭夏 B.武王伐纣 C.诸侯争霸 D.战国七雄17、春秋战国时期社会

5、发生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B百家争鸣C商鞅变法D铁器与牛耕的推广使用18.战国时期,秦国的军队特别富有战斗力,有“虎狼之师”之称。其主要原因是( )A.将领冲锋在前的表率作用 B.作战武器锋利先进C.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 D.战略战术运用得当19.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封建性质的是( )A.奖励耕战 B.承认土地私有 C.建立县制 D.任人唯贤20.李萌萌同学在模拟考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讲道理,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下列哪一位思想家的主张最

6、接近(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21.“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22.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A.老子 B墨子 C孔子 D孙子23.春秋战国时期涌现了一批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下列学派与其代表人物搭配正确的是( )A.墨家孟子 B.儒家庄子 C.道家墨子 D.法家韩非子24.郭沫若曾指出:“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

7、国的黄金时代。”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了( ) A.百家争鸣的局面 B.诸侯争霸的局面 C.竞相改革的局面 D.商业繁荣的局面25.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 )A.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修筑万里长城 C.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D.统一度量衡26.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加强对地方管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27.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是( )A.公元前589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221年 D.公元589年

8、28.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咸阳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辽东 D.西起临洮,东到辽东29、“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说出了某一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对这一水利工程有重大贡献的是()A.大禹 B.黄帝 C.商鞅 D.李冰30.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中说,他的姓和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称相同,请问他姓( )A.夏 B.唐 C.秦 D.周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2、 辨析题:(6分)31、如右图是灵渠图片,它修建于秦国,主要作用是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交通。上述文字叙述正确吗?请说明理由。三、材料解析题

9、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2分) 材料一: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原文大意:在这个时候,是商鞅辅佐他。于是秦国人毫不费力地取得了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 材料二: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三: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2分)材料一中“商君佐之”其中的“之”指的是

10、谁?(2分) (2)结合材料二,如果你是农民,你最支持商鞅的哪项措施,请说明理由。(4分)(3)结合材料二,变法措施中反映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哪一项?(2分)(4)结合材料三,说说秦国毫不费力取得黄河以西大片土地的原因。(2分)四、综合题(本大题有2小题,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8分,共22分。)32、秦兼并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华夏族为主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让我们走近秦朝,了解这个短暂又影响深远的王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政治体制示意图(如下图)图一 图二()图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2%)(2)图一中处应填写_ 。(1%)说一说,秦朝为加强统治,在中央设立了_

11、官职来管理行政?(1%)(3)请说出图二中的两项统一措施。(4%)(4)材料二: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说文解字原文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田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的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请问:为改变材料二中“田畴异亩,车涂异轨”的现象,秦始皇分别采取什么措施?(4分)(5)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谈谈秦巩固统一措施的意义。(%)33、图中人物生活在我国春秋末期,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以“仁”为核心的系统的伦理学说,开创了在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的儒家学派,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在教育方面,也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进步主张,开创了私人办学的新风,概括和总结出了一套教育经验、教学方法和求知方法,编纂六经,留下了言行录论语,为发展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和传播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万世师表”。 请回答:(1)图中人物是谁?据材料指出该人物的思想核心是什么?(2%)(2)根据上述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6%)(要求观点明确,论从史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