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评估&amp#183;仿真模拟(2)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220214893 上传时间:2021-12-08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2.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阶段评估&amp#183;仿真模拟(2)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阶段评估&amp#183;仿真模拟(2)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阶段评估&amp#183;仿真模拟(2)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阶段评估&amp#183;仿真模拟(2)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阶段评估&amp#183;仿真模拟(2)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阶段评估&amp#183;仿真模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阶段评估&amp#183;仿真模拟(2)(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90分钟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本题题包括18小题题,每小题题1.5分,共27分,每小题题只有一个选项选项 符合题题意)1.(2010广东东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蛋白质质合成的直接模板B.每种氨基酸仅仅由一种密码码子编码编码C.DNA 复制就是基因表达的过过程D.DNA是主要的遗传遗传 物质质【解析】选D。逐项分析如下:2.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间的间间期可能发发生的是( )A.DNA聚合酶大量增加B.进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C.存在等位基因D.DNA数目和体细细胞相同【解析】选D。整个减数分裂的过程,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

2、色体复制,即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在此阶段,DNA聚合酶大量增加,所以A、B错误;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所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的间期没有等位基因,C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的间期,DNA数目和体细胞的相同,都是2n。3.(2010中山模拟拟)下列有关DNA、RNA和性状遗传遗传 的四种说说法,正确的是( )A.信使RNA上所含有的密码码子均能在转转运RNA上找到相对应对应 的反密码码子B.信使RNA上的每一个密码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C.如果用尿嘧啶嘧啶 将DNA非模板链链上的所有胸腺嘧啶嘧啶 替换换下来,那么这这条

3、链链在化学组组成上与RNA就一致了D.子代之所以相似于亲亲代,是由于亲亲代个体能够够将其性状直接传递给传递给 子代【解析】选B。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故A错误,一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B正确;C项五碳糖不同,故错误;D项亲子代传递的是基因,性状不能直接传递给子代。4.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选A。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其遗传物质是DNA,由于不能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5.(2010海南高考)下列叙述符合现现代生物进进化理论论的是( )A.物种是神创创的

4、B.物种是不变变的C.种群是生物进进化的基本单单位D.用进废进废 退是生物进进化的原因【解析】选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C正确;物种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是荒谬的观点,用进废退是拉马克的学说的内容,A、B、D错。6.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细菌的实验实验 ”时时,对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标记 ,让让其中一个已标记标记 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标记 的细细菌,最后释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则下列说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细菌的实验实验 可

5、以证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遗传 物质质B.最后释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C.标记标记 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D.标记标记 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细菌,再用此细细菌培养噬菌体【解析】选D。用32P标记噬菌体需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一个噬菌体被标记,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2个噬菌体的DNA含32P。7.在动动物的睾丸细细胞中,由A、C、T三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X种;DNA分子结结构稳稳定性最低的时时期是Y期;DNA分

6、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发生在Z期。下列分别针对别针对 X、Y、Z的答案正确的是( )A.5、分裂间间期、有丝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5、分裂间间期、有丝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3、分裂前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6、分裂间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选A。A、C、T可形成三种脱氧核苷酸,A、C又可形成两种核糖核苷酸,所以共形成5种核苷酸。间期DNA复制时需要解旋,分子解旋时以单链形式存在最不稳定。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彼此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8.(2010丹阳模拟拟)已知玉米高秆(D)

7、对对矮秆(d)为显为显 性,抗病(R)对对易感病(r)为显为显 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现用两个纯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杂交得F1,再用F1与玉米丙杂杂交(图图1),结结果如图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为( )A.DdRr B.ddRR C.ddRr D.Ddrr【解析】选C。F1基因型为DdRr,F1与玉米丙杂交子代中高秆矮秆=11,所以丙控制茎的高度的基因型是dd;F1与玉米丙杂交子代中抗病易感病=31,所以丙控制是否感病的基因型是Rr。综合起来,丙的基因型是ddRr。9.(2010东东莞模拟拟)在某作物育种时时,将、两个植株杂杂交,得到

8、,将再作如图图所示处处理。下列分析错误错误 的是( )A.由到过程一定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在到的育种过程中,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若的基因型为AaBbdd,则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1/4D.由到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解析】选A。由到过程的原理是基因突变,不存在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由到,染色体数目加倍,依据的主要原理为染色体变异。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比例为 1= 。由到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可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10.幸福的家庭都不希望降生一个有缺陷的后代,因此有必要采取优

9、优生措施,下列选项选项 正确的是( )A.通过产过产 前诊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综合征B.通过检测过检测 致病基因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综合征C.通过遗传过遗传 咨询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综合征D.通过过禁止近亲结亲结 婚可以杜绝绝先天性疾病患儿的降生【解析】选A。A项中, 产前诊断是通过一些检查手段,在妊娠早期将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胎儿及时检查出来,A正确。B项中,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变异引起的,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检测致病基因不能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C项中,遗传咨询需要医生了解家庭病史,但21三体综合征患者一般不能结婚,家庭往往没有病史,不能

10、通过遗传咨询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D项中,禁止近亲结婚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患儿的出生率,但不能杜绝,因为导致遗传病发生的方式多种多样,故D错。11.(2010江苏苏高考)根据现现代生物进进化理论论,下列观观点正确的是(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环境中B.生物进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临时 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冻害D.受农药处农药处 理后,种群中抗药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传递给 后代【解析】选D。A项,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可以生活在人工环境中,也可以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由此判断A项错误;B项,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11、,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由此判断B项错误;C项,冬季来临时植物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这属于植物的生理现象,不属于生物进化理论的一部分,由此判断C项错误;D项,受农药处理后(经过了人工选择),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由此判断D项正确。12.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键。下列关于人类类探索遗传遗传 奥秘历历程中的科学实验实验 方法及技术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杂交实验时实验时 ,运用了假说说演绎绎法B.萨顿萨顿 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为存在平行关系,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格里菲思利用

12、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遗传 物质时质时 ,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标记 法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结构时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解析】选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没有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13.(2010安徽高考)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A.050 min,细细胞内无-半乳糖苷酶基因B.50 min100 mi

13、n,细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时存在时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解析】选D。根据图示曲线,在050 min,细胞数目不断增加,表明此时大肠杆菌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50 min 100 min,细胞数目最初保持不变,表明葡萄糖已经用尽,随后-半乳糖苷酶活性增加,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供大肠杆菌利用。-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细胞中一直存在,只是050 min有葡萄糖存在的时候,-半乳糖苷酶基因未表达,当培养基中缺乏葡萄糖时,-半乳糖苷酶基因才开始表达。14.(2010全国卷)已知某环环境条件下某种动动物的AA和Aa个

14、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现有该动该动 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为12。假设设每对亲对亲 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为单 胎,在上述环环境条件下,理论论上该该群体随机交配产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个体比例是( )A.11 B.12 C.21 D.31【解析】选A。由题意知,在该群体中基因型AA占1/3,Aa占2/3,所以该群体自由交配的组合方式及子代基因型有如下几种情况: AA(1/3)AA(1/3)AA(1/9); AA(1/3)Aa(2/3) AA(1/9)、Aa(1/9); Aa(2/3)AA(1/3) AA(1/9)、Aa(1/9); A

15、a(2/3)Aa(2/3) AA(1/9)、Aa(2/9)自由交配一次后群体中的AA占4/9,Aa占4/9,两者比例为11,选项A正确。另外也可以用基因频率和棋盘法来解题A= ,a= ;如表:15.(2010安庆庆模拟拟)2009年诺贝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们“发现发现 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护染色体的”。端粒是真核细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细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就缩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缩短时时,细细胞就无法继续继续 分裂了。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质组 成的复合物,它能以自身的核酸为为模板,在其蛋白质质组组分的催化下,合成端粒DNA

16、重复序列。下列有关说说法错误错误的是( )A.染色体端粒的变短属于染色体变异B.细胞的衰老与端粒的长度有关C.可以设想用端粒酶抑制剂来治疗癌症D.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特殊的酶【解析】选A。A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就缩短一次,这属于正常的细胞分裂的调节,不属于变异;B中,端粒变短,细胞分裂能力下降,走向衰老;C中,抑制端粒酶活性,癌细胞由于分裂,端粒不断缩短,最终停止分裂,所以可以设想用端粒酶抑制剂来治疗癌症;D中,端粒酶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所以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16.(2010福建高考)下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 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甘氨酸:GGG赖赖氨酸:AAA AAG谷氨酰酰胺:CAG CAA谷氨酸:GAA GAG丝丝氨酸:AGC丙氨酸:GCA天冬氨酸:AAUA.处处插入碱基对对G-C B.处处碱基对对A-T替换为换为 G-CC.处处缺失碱基对对A-T D.处处碱基对对G-C替换为换为 A-T【解析】选B。据题知赖氨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